职业教育和实用型人才培养.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960020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和实用型人才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职业教育和实用型人才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职业教育和实用型人才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职业教育和实用型人才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职业教育和实用型人才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和实用型人才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和实用型人才培养.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强力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我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实用型人才中共连云港市委教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 王淮龙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与地方经济关系最密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特点、体现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我市现有高中等职业学校28所,其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22所、高等院校办中专部2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业院校10所,省级重点职业院校4所,省高水平示范性项目学校5所。目前,全市职业院校在校生8.4万人,2000年以来共培养了13.6万名高中职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为力保强劲增势、提升跨越后劲、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我市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一)主动服务于全市产业发展和特色经济发展。近年来,围绕全市产业发展的重点,各职业院校抢抓机遇,加大了对医药、机械、港口物流、旅游、报关、汽修等急需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目前全市开设医药、机械、物流、旅游、港口等专业或相关专业的院校有15所,近3年招生30722人,毕业生28319人,占高、中职毕业生总数的33.85。如我市现有旅游类专业学校1所,另有6所院校开设旅游类专业,近3年毕业生1440人,为把我市建设成为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培养了一批服务型、管理型实用人才。医药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化学工业是新兴产业,职业技术学院

3、、中医药高职校、市职教中心等院校对应产业簇群发展,开设了药物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技术、医药化工、化学工艺、工业分析与检验等专业。随着灌南、灌云等县区加快船舶工业园区的建设,一些大型船舶制造企业落户,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切,职业技术学院、工贸高职校等院校主动对接,目前这些院校的化工、船舶制造等专业在校生达4150人。(二)有效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各职业院校特别是县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开设涉农专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市开设涉农类专业的学校有5所,近3年培养涉农类专业毕业生1444人。赣榆县金山职业高级中学围绕种植、农艺、园艺、养殖等涉农专业建设,创办金山高科技

4、农业示范园、有机茶叶生产教学实习基地、现代农业实训基地、肉牛饲养实习实训农场等产学研一体化的实习实训基地,直接向农民示范和传授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各职业院校在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还充分利用人才、场地、设备等优势,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和企业职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了他们的就业和创业能力。2008年全市职业院校共开展各种短期培训累计4.2万人次。如赣榆县职教中心依托优质职教资源,积极面向社会开展车工、钳工、电工、焊工、建筑工等职业技术培训,每年培训都达万人以上,为提高下岗职工和农民的技术技能,实现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三)积极探索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近年来

5、,全市各职业院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主动走进企业,了解需求,服务经济,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如连云港工贸高职校根据专业发展需要,紧盯市场需求态势,及时转变办学模式,积极寻求校企合作伙伴,2006年与连云港市天明机械厂联合办学,在厂区创办天明校区。该校不仅开创了我市校企联合投资办学、以企业为主体培养实用型人才模式的先河,而且成为我省第一家紧密型、契约式的校企合股技术学校。目前全市各职业院校积极采取校企结合的办学方法,在企业建立了180多个科研创新实习实训基地。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市职教中心等院校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先后创办了连云港金麦特现代制造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金通网络工程有限公司、格兰特化工有

6、限公司、科创机床有限公司、树人科创化工有限公司、瑞奇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等六家校办产业,成为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的“播种器”,实现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能型实用人才。(四)全力服务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提高退役士兵职业技能,促进退役士兵顺利就业的一项重大决策。市民政、教育、劳动、财政部门紧密配合,精选了一批重点职业学校和重点专业,将最好的教育资源提供出来,为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在已开学的8所职业学校中,有国家级重点学校7所,省级重点学校1所;在下达培训计划的21个专业中,有

7、省级示范专业11个,市级省级示范专业6个,学校骨干专业4个;目前有1735人参加培训,其中参加中高级技能培训955名,参加短期技能培训765名,参加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或复学的15名,应训率达93.68%。同时,充分发挥好县职教中心和农村职业学校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培训,今年以来,组织了短期职业技能培训2600多人,参加双证教育2300人。职业培训提高了农民工的技术技能和就业能力,为促进社会稳定、提高农民素质做出了贡献。二、实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近几年,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实用型人才保障,但是,从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

8、发展角度分析,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还不够适应地方经济和现代化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各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设的专业和培训项目与我市经济发展要求的关联性还不够密切,缺乏前瞻性,培养服务于我市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的层次还不高。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主要集中在通用性强和设备投入要求相对较少的一些专业,还没有充分与我市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化工、医药、航运、建设行业技能人才培训资源较为短缺。(二)经费投入仍显不足,职业学校的实验实训设施缺乏。目前,职业教育的投入还跟不上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职业院校招生人数和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学校的教学场所、住宿条件比较紧张,特别是教学和实训设备

9、在数量、种类、档次等各方面都难以满足学生进行技能实践的基本需要,直接影响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由于资金紧张等因素的影响,个别职业院校迁建和实训基地建设进展缓慢。(三)专业教师队伍的实践技能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市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与省专业建设标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仍数量不足,而且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专业实践技术技能掌握的还不够高。由于事业与企业编制性质的限制,职业院校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和一线实习指导老师很难从企业直接引进。(四)校企合作对接不够,缺乏相互融合的有效机制。对于校企合作

10、来说,部分企业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因而使校企合作成为许多职业学校的一厢情愿。有的企业对于工学结合不热心,担心接受学生顶岗生产或实习影响他们的正常生产。同时,校企合作目前仍停留在职业学校与企业双方自愿结合的层面上,大部分属于自发、短期、不规范的,没有上升到有组织的政府指导行为,没有形成一定的机制和规范。三、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是推进我市跨越发展、崛起腾飞的人力保障。全市职业教育发展必须立足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强化职教直接服务经济建设的功能,为“全面奔小康,重振连云港”作出积极贡献。(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长期以

11、来,由于人们对职业教育认识存在偏颇,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其实,在一定意义上讲地方经济建设的劳动力大军主要依赖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大力发展以培养实用型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战略任务。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和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实现连云港的跨越发展、崛起腾飞更需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因此,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

12、能型、实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贡献,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高度认识,形成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浓厚氛围。(二)加大政府统筹力度,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树立“抓好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理念,增强各级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市和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职业教育目前的弱势地位,真正确保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育发展;加大对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和增加教学设备设施;敦促企业按照职业教育法规定,按职工工资

13、总额的2足额提取教育经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和企业的职工培训;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完善扶贫助学的政策体系,确保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权益。三是整合职业院校资源,优化专业结构。针对目前部分学校规模小、专业设置重复、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等状况,遵循统筹规划、结构优化、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原则,引导职业院校采取扩、并、撤、异地重建等措施进行办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强化办学特色,提高办学的水平和效益,把全市的职业教育做大、做优、做强。(三)加强职业院校与本地企业的对接和合作。首先是职业院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要与全市经济发展相适应,主动并适当超前于经济的发展要求。职业院校建设一个骨干

14、专业需要3-5时间,培养一个合格的高中等人才需要2-3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推进实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要进行人才需求预测,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近、远期职教发展规划,确定适度的职教发展规模与速度,设置相应的专业。其次是要建立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紧密联系的渠道。计划经济部门要成立行业协调组织,建立信息沟通平台,促进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的沟通,解决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脱节的问题,使“双元制”、“订单式培养”、“企业集团办学”、“校企结合”等模式能真正得到实施。第三是要建立职业院校与企业、企业与毕业生对接的平台。定期举办全市职业院校毕业生与企业的供需见面会。由劳动、人事、

15、教育等部门每年举办一些技能型人才招聘专场会,为用人单位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搭建信息交流的平台,吸引更多的高素质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四)推进职业教育全方位发展,提高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一是转变办学理念。职业院校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在研究市场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着力点。要结合我市经济结构特点设置和调整好专业,加速建设与我市主导产业相衔接的特色专业,完善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专业体系。二是创新办学模式。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订单式” 的培养模式、“大专业、活模块”的课程模式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大胆进行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充分发挥学校和

16、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互动作用,职业院校应主动探索联合办学的新形式,组建以重点职业院校为龙头、由主导产业企业加盟的职业教育集团,以扭转当前校企联合比较薄弱的局面。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类型与企业需求相衔接,增强毕业生对本地企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采取多种渠道加大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力度,重点解决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研发和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的问题,鼓励现有在职教师到公司、企业去挂职锻炼,吸引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工人技师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四是加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彰显学校特色的关键,要千方百计增加设施设备投入,加强专业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实训环节在教学中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要以重点职业院校为支撑,充分发挥市场在实训基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调动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