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技能的学和教lgs.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9597989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技能的学和教lgs.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理技能的学和教lgs.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理技能的学和教lgs.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理技能的学和教lgs.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理技能的学和教lgs.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技能的学和教lgs.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技能的学和教lgs.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技能的学和教石门实验学校 李桂生技能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练习而形成的执行某种活动的活动方式与能力倾向。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习地理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地理技能的掌握需要有一定的地理知识为基础,例如,根据气温降水量 分配示意图判别气候类型要以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特征知识作为基础。而地理技能的掌握又大大促进地理知识的掌握学习,例如,学生能够熟练地根据气温降水量分配示意图判别气候类型,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各种气候类型特征的进一步掌握,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效进行。 按地理技能的性质,可以分为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类。智力技能是头脑中对事物比较、分析、综合等智力活动方式,其活动是借助于头脑内

2、部的语言来实现的,如在阅读地图过程中,头脑对地图上的图例、等值线等均通过语言的形式赋于意义,从而开展认识活动。操作技能 是通过机体运动来实现的,例如,学生对岩石和矿物的鉴别,主要通过观察、动手触摸和硬度比较等机体活动 来实现的,这可视为操作技能。 一、地理技能的主要构成 地理技能大多属于智力技能,具体表现为: 1.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技能。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了解某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地理分布 ,探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原因,而这一切,一般都需要学生能够阅读和 运用地图、图表。 2.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技能。学习区域特征常常需要通过运用比较方法;掌握地理成

3、因则又常常需要进行分析和综合。 3.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做出正确评价的技能。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自然和自然资源做出正确的评价是地理学科经常涉及的教学内容。 二、学习地理技能的个性差异 不少中学地理教师发现,有些中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较高,而有些则相反。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中学生学习地理技能存在着个性差异,具体表现为: 1、解决问题熟练程度的差异。例如,学习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各种地形,有些中学生能很快判断出山脊或山谷,而另一些中学生则需花费很多时间才能作出判断。他们先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再作此垂线, 接下去是比较垂线中央与两侧的高低,最后才

4、能做出判断。可见,前一部分中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他们能够“跳跃”过某些步骤而直接找出答案。而后一部分中学生只会一步一步地按教师告诉的步骤去做,而缺乏在较高层次上把握问题实质的能力。 2、解决问题准确、全面程度的差异。例如,学习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有些中学生从数量(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结构、地区分布、开发利用等方面把知识进行整理,纳入头脑中已形成的“框架”之内,在答题时,回答一般比较准确和全面。而另一些中学生则花费较多时间背记各种自然资源的特点,他们不善于发现这 些知识在组成上的共同特征,结果回答问题时,时常错答或漏答。 三、学生经验在地理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一般认为,学生地理技能的学

5、习是一个学生按教师安排的步骤进行练习的过程。其实,这样认识尚不够全面。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还经常相对独立地探索简便有效的学习方法,并按此进行练习,从而对技能形成产生影响。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下述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自己相对独立地发现一种快速有效的学习方法,并被以后的学习证明,这种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例如,有的学生认为课本提供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比较抽象,计算也有些复杂,故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定义,利用平面几何知识,用图解法来求正午太阳高度角。 另一种是学生相对独立地发现一种学习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此方法,但实际上此方法是有问题的,即在某些情况下此方法不

6、适用。例如,有学生认为,凡是在分层设色图上,绿色的地区为平原,并据此作 为地形类型判断的一种方法。实际上,这样判断会出问题的,例如,某些盆地在分层设色图上也呈绿色。 可见,学生经验在地理技能学习中可能起到促进学习的良好作用,也可能起到形成错误判断的不良作用。 这应引起地理教师的重视。 四、地理技能的教学 根据不少地理教师的教学经验,地理技能的教学应着重注意下列问题: 1、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例如,为使学生掌握在南极洲地图上判别任意两地间方位的技能,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经线上两地的方位,再使学生学会判别同一纬线上两地的方法,最 后让学生学会判别任意两地之间的方位。

7、2、善于发现难点,突破难点。一些比较复杂的地理技能,一般涉及若干步骤,其中某一步骤可能是整个技能学习的难点。例如,关于地球上任意两个时区的区时换算,学生一般都知道“相隔几个时区,时间相差几小时”,但不少学生搞不清从一个时区的区时换算为另一个时区的区时,到底是加上时区差还是减去时区差。 可见,这一步骤成为整个区时换算中的难点。有教师给学生总结出一个计算口诀,即在时区分布图上,不过日界线,“自西向东算,加上时区差;自东向西算,减去时区差”。学生熟记此口诀并据此进行计算,结果,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区时换算的技能。 3、教师要提倡学生相对独立地“发现”学习的规律,鼓励学生相对独立地学习地理技能。对于学生

8、“发现 ”的一些可靠、有效的方法,教师要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推广,在学生中营造一种创造性学习的良好气氛。对于其中一些不尽合理的方法,教师可帮助学生对其改进和完善。对于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方法,教师应予以指出,并帮助学生纠正。五、阅读地理图象技能的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新编初中地理(人教版)教科书是由文字系统、图象系统、作业系统三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图象形式多样,数量大,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据统计,新教材中有各种地理图象800多幅。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分 布,配以各类地图;为了反映地理事物的面目,配以素描图;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配以示意图;为了增 强直观感受,每册课文前配有大量彩色图片;为了拓宽学

9、生视野,每册课本封面配以卫星图片;为了增强德育 功能,配以幽默漫画。这些图象,直观、形象、生动,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 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图象教学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图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1、认识规律原则 图像中的内容,多是学生没有接触的远域的地理事物及其有关的理性知识,图像教学须从形象的、感性的具体事物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作铺垫,采用启发式,通过教师讲图,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活动,完成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过程,获

10、取新的知识。例如,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特征, 如果学生只读课文,或只凭教师讲述,是很难形成各自然带的景观特征和空间分布概念的。只有阅读了世界自 然带的分布图以及各带的自然景观彩色图(尤其是典型植被和代表性的动物图)后,学生对自然带的景观和分 布特征便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2、实际性原则 图像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社会和知识水平的实际,注意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切不可要求过高,否则会适得其反。例如讲地图投影,鉴于学生的数学知识,只能深入浅出地用切开桔子皮,把它摊平变形的例子,来说明球面地图画成平面图的变形,而不能按照地图学的要求去讲地图投影。 3、思想性原则 新教材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是

11、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国情和国策教育的好材料。这一 特点从图像上得以充分显示。教学中要强化图像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 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建设现代化祖国的雄心壮志。例如,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种种社会问题,教 材中选用漫画苦难的母亲来加以说明。漫画中把人类生活的地球比作母亲。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地球母 亲拖儿带女,疲惫不堪,无力承受子女过多的压力,呼唤人类要控制自己,实行计划生育。这幅漫画主题明确 ,寓意深刻,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 4、读图训练方法 读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建立空间概念的重要一环。在学习地图基础知识之后

12、,要将读图训练贯穿在图象教学的始终,长期坚持,逐步提高。读图问题的设计,应紧扣主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最后 提示规律和成因。读图一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识别图象类型,明确读图目的;(2)认别图例,了解方向和比例;(3)认真读图,弄清问题;(4)自我检查,相互交流读图结果;(5)师生讨论得出结论。例如,讲我国降水 分布特征,应以地图为骨架,通过读图-分析-归纳的教学过程,找到答案。首先,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根据教材提出的读图要求,找出1600mm、800mm、400mm、200mm几条等降水量线,用蓝色笔描出后三条等降水量线。仔细观察上述每一条线所在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对它们的特

13、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明 确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及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通过读图活动,学生不仅对我国降水量 的分布规律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会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这样的效果是文字叙述所不能比拟的。 5、填图、绘图训练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地理技能的培养。因此,新大纲要 求学生正确填注地图、绘制示意图和地理图表。填图练习,要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文字的大小、书写要规范 ,间距、位置要准确,不能随心所欲,张冠李戴。要使他们明白:图上相差毫厘,实地失之千里。绘图训练应 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课堂训练。学生要准备纸笔,根据学习内容动手动笔。学习区域地理

14、,先画出区域轮廓 ,例如,非洲、南北美洲都略呈倒三角形,中国形似雄鸡。然后,根据教师讲授的内容,再分别把山脉、河流 、矿产、铁路等地理事物画在轮廓图上。讲地理事物的运动和成因,则要求学生画出示意图。分析资料,则要 求学生绘制地理图表。若能长期坚持,必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增长地理技能,取 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活动课训练。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地理调查,收集地理素材,在教师的指导下 ,编绘学校平面图、家乡交通图、工农业生产增长(曲线或柱状)图等。 6、用图训练通过地理图象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动用地图、地理图表的能力;能从地图上查找在课外阅读、听广播、看电视接触到的地名和国家并熟悉它们,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 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用图训练可采取拼图、游戏、知识竞赛、讨论会等多种形式 进行。2007年9月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