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往哪里传》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597802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往哪里传》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热往哪里传》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热往哪里传》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热往哪里传》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热往哪里传》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往哪里传》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往哪里传》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往哪里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的课题热与温度。【教材分析】热往哪里传是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热的第三课的内容。是在冷与热、温度计两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本课的驱动页中,利用卡通主题人物引出了一个话题这么热的水怎么喝呀?怎样使水凉得快一些?从而引出“热可以往哪里传”的探究任务。围绕这个探究的任务,本课设计了三个活动。分别是水温的变化,哪颗豆子先掉下来,保温与材料三个活动组成。因此,我用三个课时完成这一课的教学。第一课时是通过“水温的变化”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热传导的规律;第二课时是通过“哪颗豆子先掉下来”的活动,让学生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导热性能不同;

2、第三课时是探究不同材料的保温性能。下面,我重点分析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时,我主要让学生在任务驱动的过程中,经历猜想验证分析结论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总结出热传导的规律。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流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思维。【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也积累了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此时的学生已经对热有了一个很深的认识,也知道了热水的感觉以及温度计的使用。本课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热传导的规律。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水温的变化研究的强烈兴趣,为后面进一步研究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奠定基础。本设计充分利用好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究活动,更好

3、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设计理念】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我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引导他们理解、认识、探索、发现,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增长能力。体现着让学生经历“创设情境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实践应用”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的探究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整个课堂活动以驱动任务导入,从“水温的变化”开始探究,接着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热传导的规律。然后通过演示给水加热的实验的拓展活动,加深热传导规律的巩固和运用。为后面进一步研究,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奠

4、定基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热水变冷水,冷水变热的过程,热传导的规律。2、通过制作曲线图,培养学生对信息筛选、整理、分析和综合应用的能力。二、过程和方法1、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冷,冷水变热的温度变化规律。2、通过“猜测验证分析结论”的教学设计流程,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良好的科学学习思维习惯。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科学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2、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学会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热传导的规律,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导热性能不同。【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活动,体会实验记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学会尊重事实,

5、尊重科学。【教学准备】1、学生的实验材料:烧杯、热水、冷水、水槽、温度计、实验记录单等。2、教师演示材料:课件、方形铁架、蜡烛、铁棒、牙签、火柴、凡士林。【学习方式】实验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情景引入播放动画:琪琪、妍妍、波波和彬彬他们运动回来,现在都很口渴,很想喝水。可水却很烫。怎么办?你能想出方法让他们尽快喝到水吗?提问:你能想出方法让琪琪、妍妍、波波和彬彬他们尽快喝到水吗?2、揭示课题同学们想的方法很好,可是你们知不知道,热水的温度为什么会降低呢?其中的热量跑到哪里去了呢?(揭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出示动画中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并能在前两

6、课学习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研究课题。这样能够更好地为下面提出的探究任务作了铺垫。二、讲授新课,了解热传导的规律活动一:水温的变化1、猜想聪明的彬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把装有热水的杯子放进了有冷水的水槽里。为什么彬彬要把热水杯放进有冷水的水槽里?请大家大胆猜测一下,当将装热水的杯子放进装有冷水的水槽以后,它们的温度会有什么变化呢?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热水会变冷 冷水会变热【设计意图】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世界上很多科学发明和发现都是根据现象进行猜想的,只有敢于猜想,才有发明创造的机会。适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是为了激发学生科学探究欲望和潜能。2、验证(1)实验设计:提出

7、问题:刚才只是大家的猜想,如何用具体数据来科学地证明呢?(实验)学生讨论: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你打算如何操作这个实验?如何记录实验数据?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你们小组实验过程中如何分工合作完成?请小组汇报实验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提出一些注意事项:(课件出示)为了使实验更加科学和规范,统一用500毫升的冷水和150毫升的热水做实验。先用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中热水和冷水的温度。然后,把盛有热水的烧杯放到水槽里,分别观察他们的水温变化。每隔3分钟记录一次水温,并将结果填写在表格上。实验记录表组别组长成员操作记录监督收集项目0369121518烧杯中的水温()水槽里的水温()(2)实验操作教师

8、示范实验的操作过程。学生分组实验。【设计意图】实验设计环节,主要引导学生从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分工等方面来进行引导。实验的合作分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的需要,同时也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3)分析分析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并将数据画出曲线图。将每次测得的烧杯中水的温度用红色点标在温度记上,在把红线连起来;同样,将水槽中水的温度用蓝点标在温度记上,在把各点用蓝线连接起来。(参照书上第16页的表格)教师示范画曲线图,提问:这两条线会合在一起吗?学生完成实验记录曲线图。【设计意图】实验数据的收集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绘制曲线图是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且可以直观的看到烧杯

9、里的热水和水槽里的冷水温度变化的全过程,学生也容易得出结论。 (4)结论透过这个曲线图,你发现了什么呢?(尽量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说:热水变冷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冷水变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和我们的预测一样吗?)小组出示曲线图进行汇报得出结论:热可以从温度较高的地方传到温度较低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热可以从温度较高的地方传到温度较低的地方教师总结:大家真了不起,其实科学家也是和大家一样做实验的,从猜想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我们以后遇到一些自己没有把握的问题的时候可以这样去操作,从实验中求得真理!看来,彬彬的方法真管用,琪琪、妍妍、波波他们都可以很快地喝上水了。【设

10、计意图】本活动按照“猜想验证分析结论”的流程进行设计。让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获得知识,又掌握探究的方法,形成探究的能力。三、交流讨论,拓展延伸教师出示一个给水加热的实验装置。问题:1、在使用酒精灯加热的过程中,酒精灯的火焰会使周围的哪些物体变热?2、酒精灯的火焰上的热是如何传递给烧杯里的水的呢?教师进行给水加热的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师小结【设计意图】该环节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根据已经知道的知识进行推理了解热传递的方式。运用推理也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一些现象进行的推导,更好地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11、。引申问题:热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热在不同材料的物体中传导的快慢一样吗?【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在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拓宽学生有关热传导的知识,为接下来的了解不同材料的物体导热性能作了很好的铺垫。板书设计 热往哪里传热水变冷 冷水变热热可以从温度较高的地方传到温度较低的地方教学反思教学热往哪里传这一课,我先让学生预测一杯热水如何变冷,温度是怎样变化的?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纷纷说出自己的方法,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的科学现象,渗透科学现象来自生活,紧密的联系生活的辨证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结合学生提出的方法着重选取把热水放进冷水里进行热传递的研究。首先要求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的学习习惯,让他们知道猜测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接着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进行实验操作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对他们的科学探究进行指引,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态度和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步骤的良好学习习惯。活动围绕水温变化的规律,我利用课件出示一些做实验时的注意事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样为“绘制温度变化曲线”提供数据,又为判断、推测冷水与热水的温度最后趋向一致提供依据。通过此实验活动,让学生体会实验记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学会尊重事实,尊重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