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警察执法资格考试大纲-(初级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59737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名警察执法资格考试大纲-(初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人名警察执法资格考试大纲-(初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人名警察执法资格考试大纲-(初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人名警察执法资格考试大纲-(初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人名警察执法资格考试大纲-(初级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名警察执法资格考试大纲-(初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名警察执法资格考试大纲-(初级版).doc(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公共科目(一)法学基础理论(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宪法基本知识(四)人民警察法(五)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六)刑法(含司法解释)(七)刑事诉讼法(含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八)行政法1、行政处罚法(含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行政许可法3、治安管理处罚法4、行政复议法5、行政诉讼法6、国家赔偿法所有在编在职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均须参加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资格。公共科目,包括法学基础理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宪法基本知识、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刑法基本知识、刑事诉讼法基本知识(含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基本程序)、与公安工作密切相关的行政法

2、(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行政许可法、公安机关行政许可工作规定、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省级公安机关组织的中级以下执法资格等级考试由省级公安机关统一命题、统一评判。基本级、中级、高级执法资格考试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试卷试卷由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法律文书题组成。其中,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案例分析题3题,每题10分;法律文书题2题,每题10分。六、题型与示例(一)判断题答题要求:应试人员对每题的正误作出判断,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3、”,错误的在题后括号内打“”,不填或者错判均不得分。示例: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都应当立即接受。( )(二)单项选择题答题要求:每题设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应试人员应将该选项选择出来,并将代表该选项的ABCD填写在该题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示例: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 )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A、法定程序鉴定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C、侦查人员D、医生检查(三)多项选择题答题要求:每题设四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应试人员应将该选项选择出来,并将代表该选项的ABCD填写在该题题

4、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示例:2006 年5 月10 日,Y 市发生了一起凶杀案,犯罪嫌疑人黄某被当场抓获。侦查人员发现了以下证据,属于物证的有()。A、黄某与被害人搏斗过程中脑袋被桌角撞破,在现场留下的血迹 B、被害人邻居称,一个小时前看见黄某进入被害人家C、现场有一把沾有血迹的菜刀,黄某承认系作案工具D、侦查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验,制作了 现场勘验笔录(四)不定项选择题答题要求:每题设四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应试人员应将该选项选择出来,并将代表该选项的ABCD填写在该题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示例:某县公安局刑警队民警(着制式警服)

5、驾驶警车追捕一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途中车辆故障无法启动。民警即拦截了一辆路过的机动车,告知车主要使用其车辆追捕犯罪嫌疑人,遭到拒绝。民警强行将车开走,当日即抓获犯罪嫌疑人。该公安局在该案犯刑事拘留期满后,又对其适用继续盘问。一个月后,该县公安局将征用车辆归还车主,未向车主支付任何费用。该案存在以下执法问题( ) 。 A、该县公安局对己刑事立案的犯罪嫌疑人适用了继续盘问措施B、该县公安局没有及时将征用车辆归还车主,并支付适当费用C、该县公安局征用了个人的交通工具用于追捕犯罪嫌疑人D、该县公安局征用个人交通工具追捕犯罪嫌疑人,未依法征得车主同意 (六)案例分析题答题要求:应试人员应仔细审阅试题,

6、根据有关法律知识、原理及规定作出全面分析,结合试题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答题中涉及的法律依据只需答出法律名称即可。示例:2006 年7 月4 日下午2 时,S 市无业人员张某(男,30 岁)看见本地居民王某(男,50 岁,独居)像往常一样准时离开家后(经多次踩点,张某知道王某每天下午2 时出门,晚6 时才回来),便迅速撬窗潜入王某家行窃,窃得现金2200 元、金手镯1 只(经鉴定,价值3000 元)。正在继续翻找时,不料被回家取东西的王某发现,王某一边大喊“抓小偷”,一边猛扑过去,死死抱住张某。张某一时难以挣脱,又怕被邻居听到,便掏出撬窗用的改锥乱扎王某头部、背部,王某惨叫倒地。问题1:张某的

7、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犯罪?案情续一:王某的邻居陈某外出回来,走到王某门前,见王某倒在地上,脑袋周围都是血。突然,有一人慌慌张张从王某家夺门而出,跳上停在路边的一辆车号为SK 1215 的面包车驾车飞速离去。陈某立即打电话报警称有人杀人后驾车逃跑。S 市公安局110 接警后,迅速指派各路口拦截车号为SK1215 的面包车,并指派侦查员持刑事犯罪现场勘查证 到王某家勘查现场,通知120 。侦查员到达现场,发现王某已死亡,并在现场找到一把带血的改锥,上有几枚指纹。 问题2:如果你是侦查员,到现场后,你认为应当收集哪些证据?开展哪些侦查活动?案情续二;接到110 指令,正在附近值勤的s 市公安局

8、刑警队民警刘庄、周红即在卡口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不久即发现车号为sK1215 的面包车,便令其停车,张某加大马力强行闯关。刘庄开枪击中张某左肩,张某驾车失控,撞上隔离墩。人赃俱获。问题3:民警刘庄开枪击中张某后,应当怎么做?案情续三:刘庄、周红将张某带回刑警队,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张某立案侦查,后经刑警队负责人批准,认为其罪行严重,于2006 年7 月4 日晚10 时决定对张某刑事拘留30 日,并口头告知张某已被刑事拘留。因周红另有任务,刘庄即将张某关押在刑警队办公室,拟待周红回来后再讯问。7 月6 日8 时,刘庄、周红将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了张某的家属,并第一次讯问张某,张某对所犯罪行供

9、认不讳,还供述,从王某家逃跑后,怕王某向公安机关指认他,便又回去用改锥朝王某头部猛扎了十几下。7 月7 日,张某问看守民警:“听别人讲,可以请律师,我可以请律师吗? 民替答:“可以,但必须经过公安机关批准。”问题4:在上述办案过程中,刑警队及其民警的做法存在哪些错误?案情续四:侦查终结后,S 市公安局以张某涉嫌故意杀人罪移送检察院提起公诉。 问题5:S 市公安局对张某行为的定性是否正确?你认为应当如何定性?(七)法律文书题答题要求:应试人员应对试题所提供的事实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并按规范格式和内容制作相应的法律文书,或者要求应试人员对试题所提供的法律文书进行分析,指出其不规范或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10、。法律文书题还应文字通顺、标点正确、无语法错误。答题中涉及的法律依据只需答出法律名称即可。如题目要求制作法律文书的,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l、格式正确,应具备的事项齐全;2、请求合法有据,定性准确;3、文字通顺简练,无语法错误和错别字;4、题中未涉及的当事人自然情况及公安机关的名称、文号等可自行编撰,但不得署应试人员姓名。示例:肖某(2O 岁)和杨某(15 岁)预谋抢夺,2010年5月6日上午,二人骑乘两轮125型五羊摩托车,在北京市王府井大街与长安街交叉口处,趁正在等人的郭某不备将其提包枪走(内有人民币500 元、5000 元活期存折一张)。第二天,二人在街上寻找作案目标时被巡逻民警抓获。问题

11、:现假定你为本案的办案人。请根据上述案情撰写一份呈请刑事拘留报告。第二部分 公共科目(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一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四次重大创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特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提出。 理解:法治,法治理念,“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重大意义。 熟悉并能够运用:“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精神实质及其内在关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

12、建设的指导思想,分析和评价有关案例、实例。考试内容:基本级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法治 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征(政治性 人民性 科学性 开放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作用 第二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 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执法为民的基本内涵,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服务大局的基本内涵,党的领导的基本内涵。 理解: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熟悉并能够运用:“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内在一致性,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分析和评价有关案例、实例。考试内容:基本级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第三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要求的内容。 理解:健全完善立法的基本要求 依法行政的基本含义 严格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 加强监督制约的基本要求 自觉诚信守法的基本要求。 熟悉并能够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立法和制度建设、日常执法工作,分析和评价有关案例、实例。考试内容:基本级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一)法学基础理论第一章法的本体基本要求: 了解:法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法的概

14、念的争议,法的价值的含义法律规则的含义、逻辑结构,法律原则的概念与种类法律权利与义务的概念法的渊源的含义,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的含义,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法的效力的含义法律关系的含义,法律关系的主体的含义与种类,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法律事实的含义法律责任的含义,法律责任的免除条件,法律制裁的含义理解:法的特征,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法的局限性,法的价值的种类(秩序、自由、正义),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区别,法律规则的种类,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适用权利与义务的分类及相互关系正式的法的渊源与非正式的

15、法的渊源,正式的法的渊源的效力原则(不同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同一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位阶出现交叉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公法、社会法与私法的含义与区别研究法律体系的意义法的效力根据,法的对人效力原则,法的空间效力,法的生效时间与失效时间及溯及力法律关系的特征与种类,法律关系的客体种类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法律责任的特点法律责任与权力、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法律责任的竞合,归责原则。 熟悉并能够运用:法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分析和评价有关的案例、事例或者法条。考试内容:基本级掌握:法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法的特征(规范性 国家意志性普遍性 强制性 程序性 可诉性) 法的作用(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 法的局限性) 法律规则(法律规则的含义逻辑结构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区别 法律规则的分类) 权利与义务(权利、义务的含义、分类及相互关系) 法的渊源的概念(法的渊源的含义) 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宪法法律 行政法规 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法的效力的含义法的效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