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笔记选修2.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9589168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笔记选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笔记选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笔记选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笔记选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笔记选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笔记选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笔记选修2.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修2第1课 走向民主政治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它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治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解决私人问题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其它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有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回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伯里克利是雅典卓越的民主政治家,这一段演说热情洋溢地赞颂了雅典的民主政治。那么雅典人为什么选择民主制度?是谁开辟了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一、梭伦改革的背景梭伦其人:梭伦出身贵族,为人正直,充满智慧。他主张社会公正与阶级

2、调和,厌恶富人贪婪无厌。在当选执政官前,他就对国家命运忧心如焚,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请回答: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前为何忧心如焚?贵族制取代君主制,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之间的矛盾。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政府,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二、梭伦改革的措施、作用和评价措施作用颁布解负令,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保护了债务人平民的财产和利益。鼓励发展工商业有利于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按财产资格划分公民为四个等级维护了富裕工商业者的利益。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公民大会、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

3、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评价:为雅典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但他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的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他以财产资格确定政治权力。三、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1、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1)背景:梭伦改革未能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愿望。(2)措施:地域组织取代氏族组织。改造国家政治机构。(五百人议事会比例代表制选举法、选举用抽签方式、任期)陶片放逐法。(3)意义:雅典牢固地确立了民主体制。阅读课本6页中的“刻有人名的陶片”和“一种民主表决的方式”两图。思考:“陶片放逐法”是由谁确立的?其实质是什么?第二幅图涉及实行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什么?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作出的决定?2、进一步完善伯

4、里克利改革(1)完善的表现:取消了高级职官的财产限制;发放津贴;抽签或举手表决方式;进一步改革国家政权机构。(2)意义:进一步完善雅典的民主制度。3、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局限性) 雅典走向民主政治的历程贵族与平民矛盾的激化梭伦改革走上民主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民主体制确立伯里克利改革民主政治完善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经历的四步:从君主制到贵族制,为向民主制的演化准备了条件梭伦改革将国家引向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制伯里克利改革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雅典民主制的内容和特征:(1)雅典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公民大会,公民大会的根本在于它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是雅典城邦民意普遍表达和集

5、中的最高形式。 (2)官吏产生的途径。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官职,这种选举可通过抽签方式进行;任职资格没有财产的限制,一切职位个人不得连任,任期时间比较短。 (3)监督官吏制度。陶片放逐法,是全体雅典公民高级官吏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最严重的手段。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1、政治:(1)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2)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2、经济:(1)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2)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3、军事:日益激烈的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称霸天下的欲望是改革变法的直接动力。二、春秋时期的改革管仲改革1、背景:周

6、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私田大增。2、目的:壮大自身,称霸诸侯。3、内容:改革赋税制度:“相地而衰征”。4、影响:A. 增加了财政收入,使齐国在争霸中率先成为中原霸主。B. 客观上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特点:主要针对在经济基础方面,没有触及上层建筑。三、战国时期最早的改革魏文侯变法1、内容:魏文侯变法:李悝政治: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强调法治,制定法经。 经济:“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吴起军事:创建军队“武卒”。2、影响:(1)对魏国:有效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使魏国迅速崛起;(2)对其他诸侯国:开启了战国大变法运动的序幕;(3)对历史进程:促进了社会的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思考:如何看待战

7、国变法?A是中国古代规模.B改革由经济基础逐渐转移到上层建筑,瓦解.强化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地位,为日后秦帝国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探究这些改革家们分别是哪些思想派别的代表?体现了他们的什么思想主张?管仲、李悝法家的代表。体现了他们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吴起法家、兵家的代表。体现了他们强调国家和军队内部协调统一;军队必须严格执行命令;重视军队的素质和作战技能。自我测评:1、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土地私有制确立,新

8、的阶级关系产生。政治上,王室衰微,大国争霸,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士大夫开始争夺政权,并且掌握了政权。他们变法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3、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有效地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使国家迅速崛起,在当时的争霸战争中处于优势。与春秋时期相比,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奴隶制国家转变成了封建性质国家。2、比较管仲改革与李悝变法的异同管仲改革李悝变法时间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内容经济上涉及对井田制的变革“相地而衰征”改变世卿世禄制;“尽地力”;“肺沟洫”;强调法治。成效增强了国力,使国家迅速崛起,成为当时比较强大的国家。未改变社会性质,仍然是奴隶制国家使魏国走进封建社会 分封

9、制宗法制破坏的表现:礼乐征伐出自诸侯;礼乐征伐出自大夫。井田国有产品要向周王进贡私田奴隶主私人占有不用进贡私田越来越多井田制的瓦解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之上的,两者都是奴隶制存在的重要条件。两者的瓦解预示着奴隶制的消亡。第4课 商鞅变法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遭到坏。以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相继发生。经济: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军事:诸侯争霸。文化: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

10、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1、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2、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3、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重要条件:商鞅来秦。从这个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二、改革的内容、军事方面(1)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增加士兵勇气,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地主阶级优势。(2)严肃军纪提高军队战斗力。(3)严格户籍制度,实行什伍制度兵源得到可靠保证。、经济方面:(1)废除井田提高生产积极性,增强国家实力;推动地主经济的发展。(2)奖励

11、耕织稳定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提高生产积极性。探究你认为商鞅的经济改革中哪一措施对后来封建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为什么?重农抑商其深远影响有:积极:1、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政权消极:1、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导致经济结构单一,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3、政治方面:(1)建立县制,国君任免官吏强化中央集权。(2)什伍连坐制度加强管理,有效行使政府权力。(3)轻罪重刑强化人民法律意识,保证变法彻底执行。4、思想方面: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文化统治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的“焚烧诗书”的认识?从历史长河来看,“焚烧诗书”损失了大量有价值的文化典籍。四、商鞅变法的结果

12、:1、性质及特点: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是实行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地主阶级改革。2、结果:(1)不但沉重打击旧贵族,发展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同时也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社会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2)商鞅被害后,新法并未被废除。为什么?A、改革符合地主阶级的愿望,顺应了历史潮流。B、“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C、新法使秦国富国强兵。分析商鞅变法的成功因素:1顺应变法时代的潮流,加上秦位处西陲,避开外力干扰;且秦固有文化低落,易吸收较高的文化。2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3秦孝公全力支持。商鞅不惧

13、权贵,执法如山。4厉行法治,赏罚分明,人民知所遵守。3、评价:(1)历史作用:(具体内容略)总之,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的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历史局限性: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有消极影响。启示:不难看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应该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目的的。商鞅变法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革,是对整个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然而,商鞅最终遭车裂而死,他的家人也遭到了他自己制定的刑律连坐,不得不说商

14、鞅的结局是个历史的悲剧,由此可见旧势力的顽固与改革的艰辛。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断向上的,然而在向上发展的道路中会有许多可知或不可知的阻力,因此,改革者需要更多的决心与勇气,而商鞅正是具备了这种勇气与信念,在改革中表现了义无返顾的坚毅精神和大胆而审慎的处事态度。解析与探究:1、商鞅变法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一切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使秦国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实力大增,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2、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埋下了土地兼并的祸根,对封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自我测评第2题:(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根

15、本原因。(2)改革符合了秦国的实际情况。(3)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巩固练习: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根据材料,加以概括提炼并逐条列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实行什伍连坐制;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实行县制;统一度量衡。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