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综合信息No.598.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585174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综合信息No.59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石油综合信息No.59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石油综合信息No.59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石油综合信息No.59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石油综合信息No.59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油综合信息No.59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综合信息No.598.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油综合信息 2012年第2期石油综合信息中国石油集团 (总第598期) No.2经济技术研究院 主办 2012年1月9日目 次热点透视石油禁运并非儿戏世界炼油行业面临四大问题政经动态新版成品油调价期或缩至10天,定价权下放企业我国将按独立矿种进行页岩气投资管理欧盟就禁运伊朗原油达成原则性共识尼日利亚将取消汽油补贴苏丹将强行收取南苏丹石油管输费沙特阿美削减2月份供应亚洲原油官方售价石油要闻“十二五”煤层气产量规划目标定为300亿方“十二五”页岩气采储量达到1万亿方消息称我国计划今年建立成品油和化肥储备西气东输二线2012年年底或全部投产中石油全资控股加拿大阿萨巴斯卡油砂项目中石油2011年原油

2、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和4.1%中石油完成首次高钢级大口径在役管道开孔封堵中石化拟收购美国德文公司在美部分页岩油气资产权益中石化从俄罗斯高溢价买油 化解伊朗风险中石化:有望海外权益油产量2700万吨中石化成品油零售量首次破亿吨今后40年运输燃料需求将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EIA:美国10月天然气产量环比增1.4%美国计划出售墨西哥湾10个石油租借区俄罗斯2011年石油产量创苏联解体后新高俄罗斯1月份原油出口税环比下降2.3%伊朗将全面开发波斯湾阿拉什气田伊朗计划把天然气日产量提高1亿立方米英国颁发46份北海油气勘探新许可证塞浦路斯新天然气发现价值千亿美元巴西海上瓜拉地区获重大石油发现石油市场

3、国际石油市场一周评述统计分析2011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综合排名2011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总收入等四项指标排名2344566678899991010111215151616161617181819212425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未经许可不准转载、上网或以盈利为目的的转让) 责任编辑:林东龙 朱琪地址:北京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邮编:100724 电子信箱电话:010-62065235 010-62065230 传真: 010-62065266 热点透视2011年国际油价现过山车行情 业内称将维持高位国际原油市场最近又起波澜: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超过每桶109美元,美国纽约原油

4、期货价格也曾涨至每桶101.15美元。油价的起伏一向与国际形势紧密相关,如今这“过山车”般的油价究竟怎么了?伊朗放狠话 油价应声涨最近 ,世界各大媒体的报道中,伊朗第一副总统拉希米可谓出尽风头。他说:“如果伊朗石油出口被禁,那么我们不会让一滴油流出霍尔木兹海峡。”这番话的背景是欧美等国家准备对伊朗实施新一轮制裁。而伊朗的底气则在于伊朗本身以及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身为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伊朗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据英国石油公司的统计数据,伊朗2011年的原油产量占全球的5%左右。伊朗原油日产量为350万桶,出口约250万桶,其中近1/3输往欧洲。而霍尔木兹海峡是伊朗南部连接波斯湾和阿曼湾

5、的航运要道,世界上近40%的石油以及数量可观的天然气由此输往全球各地,对全球石油供应具有战略影响。据美国能源部统计,每天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输的石油量达到1550万桶左右,占到全球消费类的1/6。不难理解,伊朗的狠话一出,油价应声上涨。不过,狠话归狠话。大家心知肚明,如果事情真走到那一步,谁都不会是赢家高油价会拖累已经很脆弱的全球经济、伊朗丧失石油收入、美国也无利益可赚。还有业内人士指出,一旦欧盟对伊朗采取石油禁运,沙特等海湾欧佩克产油国已准备好代替伊朗向欧洲供油。天灾加人祸 油价“过山车”2011年是极不平静的一年,在天灾人祸不断的背景下,国际油价波动一直没有消停过。自突尼斯小贩自焚点燃民众怒

6、火以来,西亚北非的动荡推动国际油价一路高歌猛进。3月初,利比亚战事终于使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之后,日本“311”地震海啸演变为核危机,导致多个国家宣布调整建设核电站计划。国际油价在担忧中继续攀升,终于在5月2日升至每桶115.22美元的年内峰值。之后,国际油价曾一度暴跌。6月底国际能源署(IEA)宣布释放6000万桶战略储备,油价回归百元大关。之后,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警报频响、利比亚战事结束等事件将油价带入10月4日的每桶75美元的低点。然而,“过山车”并未就此到达终点。欧洲央行向欧元区银行提供4890亿欧元贷款、美国公布一系列好于预期的经济数据以及伊朗、叙利亚、伊拉克局势紧张

7、等因素再次将油价推上百元。变数依然在 继续玩“心跳”最近,国际能源署的能源展望报告指出,基于全球经济放缓和油价持续高企,将下调201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至9030万桶/日。欧佩克也在最新发布的月度全球发展前景报告中指出,预计201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放缓。欧佩克和国际能源署表示,随着石油需求增长脚步放慢,来自欧佩克的稳健产油水平将有助于维护明年的油市平衡。不过,分析认为,2012年仍将是国际油价剧烈波动的一年,而伊朗极有可能是最大变数。不过,业内普遍认为,受到新兴市场经济稳健增长和地缘政治的支撑,2012年油价会维持高位,不会大幅下降。最近一次路透调查中,35位分析师中仅有两位预计布伦特原

8、油明年会跌至每桶90美元下方,预估均值接近于目前的每桶106美元。对于石油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刚性需求是目前世界各国都必须正视的问题。运用新技术、开发新源头、寻找替代能源各国都在想尽办法实现能源独立。不过,目前看来,2012年,石油依然会让世界“心跳”。石油禁运并非儿戏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把石油当成一种武器这个想法,让人回想起1973年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当时,油价一夜之间上涨3倍,在最大的几个能源消费地区美国、欧洲和日本,加油站都排起了长队。石油禁运让工业化世界一下子陷入动荡。于是,它们设立了国际能源署,以保护石油供应安全,少数几个石油生产国拿石油供应来威胁全球经济的图谋,从而也更难以得逞。

9、不过,在石油战的历史上,消费国扮演的往往是侵略者的角色,而非受害者。正如生活在美国的能源经济学家AF哈吉(A.F. Alhajji)所指出的那样,在过去75年间,把石油禁运当作外交或战争手段的,通常是消费国、而非生产国。单是美国政府,“历史上使用石油禁运的次数就多于所有其它国家”;它禁运的对象包括日本(二战前)、苏联(上世纪60年代),以及南非、缅甸、塞尔维亚、海地、利比亚、伊拉克、伊朗和苏丹(近20年)。实际上,禁运实施的频率在不断加快。欧洲今年曾对利比亚和叙利亚实施了禁运,以推动两国政权倒台。欧盟正在思考是否对伊朗实施禁运,以阻止伊朗政府继续推行核计划。美国自己也在考虑是否对伊朗央行实施新

10、的制裁。实际上,美国的计划相当于全面的石油禁运,因为届时伊朗两大盟友(中国和印度)将很难把石油款汇入伊朗。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把石油当作武器,这与石油去政治化的努力背道而驰。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主导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沙特,以及国际能源署(总部位于巴黎)成员国中的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石油进口国,一直致力于将石油和政治分开。正如沙特石油部长阿里纳伊米(Ali Naimi)曾经说过的:“我只管原油的事情,外交的事情留给外交部长去解决。”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单纯的商业关系尽管这种关系并不总是那么融洽。石油出口国和进口国达成了一种默契:稳定的供应

11、换取稳定的需求。不过,一旦这种关系沾染上政治色彩、石油供应受到威胁,就可能会对全球经济造成深远的影响。欧盟和美国政府认为,自己的禁运行动在道德上是站得住脚的。禁运的目的,是阻止流氓政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里指的是伊朗),或阻止独裁政府屠杀其本国居民(指的是利比亚和叙利亚)。但禁运行动的“成功率”不可一概而论。有些行动起到了效果,比如穆阿迈尔卡扎菲(Muammer Gaddafi)在利比亚的统治确实被推翻了;有些则不行,比如美国从1987年10月开始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至今收效甚微。石油这种产品谁家的都一样,伊朗的原油不过是流向了那些有能力、也有意愿的买家。尽管禁运对政治的影响无法确定,但对全球能源市场和经济活跃度的影响却是较为明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