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简明讲稿大纲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582991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训诂学简明讲稿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训诂学简明讲稿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训诂学简明讲稿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训诂学简明讲稿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训诂学简明讲稿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训诂学简明讲稿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训诂学简明讲稿大纲(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训诂学第一节训诂的定义与功用一、训诂、训诂学的定义“训诂”这个说法很早就出现了。最初单称“诂”或“训”。“诂”亦作“故”。 汉志著录齐、鲁、韩三家诗说,有鲁故二十五卷,齐后氏故二十卷, 齐孙氏故二十七卷,韩故三十六卷。汉代以来,“训诂”合称,又作“故 训”,有毛诗故训传,又称毛诗诂训传。说文解字分别对“训诂”做了解释。如“训”解释为“训,说教也。从言, 川声。”段玉裁注说:“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诂”字:“诂, 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玉裁注说:“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 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段玉裁将“训故”合释为“顺释其故 言也。”唐代孔颍达也有解释:

2、“训诂者,通古今之异词,辨物之形貌,则解释 之义尽归于此。”可见,训诂就是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训诂学就是研究词义,讲明句义以至篇章,总结前人注疏经验,阐明前人训诂体 例、方法、方式、原则及其运用以及辨正音读,解释名物、典制等等。二、训诂的任务(一)传统训诂学的任务有三项:第一是“释古今之异言。”(晋郭璞尔雅释诂注)就是用当代的话去解 释古代词语。第二,“通方俗之殊语。”(同上)用通语释方言。第三,“道物之貌以告人也。”(毛诗诂训传孔颍达疏)这三项任务表明训诂学是沟通古今语义的桥梁。实际上,训诂学的内容更丰富复 杂得多。(二)训诂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1解释字词训诂的核心对于字词,不仅要重视它在

3、字书、词书里的贮存状态的概括意义,而且更要重视 它在语言环境中的使用状态的具体意义。如“兵”字,左传成公二年“擐 (hudn穿)甲执兵”指武器,战国策赵策四“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指军队,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指战争。2解释文句解释文句包括分析句读、疏通句意、阐明语法这些内容。(1)分析句读:我们训释古书,应防止把没有凝聚力的成分硬加凑合,或者把原来不宜拆开的组 合体硬加分割。如淮南子:“孔墨之弟子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世,然而不免于儡,身犹不能 行也,又况能教乎?”高诱以“儡身”二字连读,说:“儡身,身不见用,儡儡 然也”;王念孙却说:“儡字上属为句,不免于儡,谓躬行仁义而不免 于疲。

4、”杨树达古书句读释例(第四)说:“王说是也。”礼记曾子问:“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殇也。墓远。召公谓之曰:何 以不棺敛于宫中?史佚曰:吾敢乎哉!召宫言于周公。周公曰:岂不可。 史佚行之。”郑玄注:“言是岂,于礼不可!不许也。”当时周公回答召公 的话是“岂,不可”应两句读,“岂”就是“岂有此理”的略说,“不可”是不许之辞。召公听为“岂不可”一句,于是变成允许的意思。句读的重要性,还超出一般诠释文义范围之外。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 可使知之”,一般读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愚民政策的说法,老 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统治者所规定的路子去走,不可以使他们知道为什么。但有 学者读为“民可使,由之;

5、不可使,知之”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梁启超在清末借论语以宣传变法维新,就强调最后一种读法(见氏著孔子 讼冤),从中演绎出一条推行君主立宪的办法:人民有条件,就立即实行;人 民无条件,就开发民智,创造条件。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 指杏花村。”有人改动句读,标为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另纪昀给乾隆帝抄诗于纸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脱“间”字,纪昀灵机一动,重作句读:“黄河远上, 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2)疏通句意在古代经传诸子的注疏中,除了解释字词意义以外,还有大部分不属于解释字词 意义的范围,而是串通含意的。如毛诗诂训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 经周南关雎)句,毛传说:“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解 释词义)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疏通大意)”孟子离娄下“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约也”句,赵岐注:“博,广。详, 悉也。广学悉其微言而说之者,将以约说其要。意不尽知,则不能要言之也。”(3)阐明语法古籍注疏中,在串讲句意时,还把词与词,或句与句的关系确定下来,这就是语 法结构。如诗经小雅棠棣“原(高的地方叫原)隰(低的地方叫“隰 j 裒矣,兄弟求矣。”毛

7、传说:“求矣,言求兄弟也”,便阐明了语法关系(表 明“兄弟”是“求”的宾语)。3分析篇章 训诂学既要研究怎样解释词义、阐述内容,也要在解释篇题、点明章旨、串讲大 意的同时,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历代训诂家一向注意篇章结构的分析。如王逸 的楚辞章句以及朱熹四书集注等书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看来不相关的话联成一章,似嫌费解。但据史 记孔子世家:“定公五年,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 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可看出,论语这一章是孔子自述定公五年整 理诗、书和制定礼、乐,教育学生的心情。“学而时习之

8、”,是指“修订诗、书、 礼、乐”,“有朋自远方来”,是指“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人 不知而不愠”,是指“不仕”来说的。4分析表达方式 说明文章的修辞方式,也是训诂学的内容之一。古代训诂家对文章的特殊表达方 式、倒文、省文、复文、变文、足句之类的说明,也是训释古书的重要内容。如诗经小雅苕之华有“牂羊坟首,三星在罶。”毛传解释说:“牂羊 坟首,言无是道也。三星在罶,言不可久也。”这两句诗在修辞上属于两种不同 的比喻手法。前一句是属于“隐语廋辞”(歇后语),“牂羊”是母羊,“坟首” 是大脑袋,事实上只有公羊才会长大脑袋,“母羊长出了大脑袋”是“不可能的 事”。后一句是用借喻的表达方式。

9、“三星”是星宿,即参宿、心宿,在冬天天 快亮时出现,太阳一出,就会消失。“罶”是一种捕鱼器,夜晚放在水里,天亮 时取走。“三星在罶”指离人们取罶的时间很近了,表明时间短暂。苕之华 的作者从当时政治、经济上分析周室必亡的趋势而发出的感慨。5分析时空关系 文章中涉及的时间和地点,是训释古书必须十分重视的。比如上古,按今天的历 史分期是指夏商周秦汉时期,而韩非子所说的“上古”是指有巢氏、燧人氏 时期。“月照东墙”,初上的月亮照东墙的外侧,偏西的月亮照东墙的内侧。这些都是要分析文章的时间和立足点去妥善解释。第二节训诂方法与方式一、训诂的方法1以形索义(形训)外在形式的利用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字索记录的

10、词的本义,这就是“依形求义”的训释方法。 如左传里有“梦黄能”,杜甫诗中有“鸣弓射兽能”,说文解字卷 10“能, 熊属。”徐铉说“能”是象形字。毛公鼎有一象形字很象熊的样子。在甲金 文中无“熊”,可见“能”是“熊”的古体字。作为以形索义的形训,分析字的形体结构,必须以推求字的本义为目的。推求字 的本义,不仅对理解古籍作品的内容有很大帮助,还有助于辨析形似字,指导语 言实践。如“盲”是眼睛失去视觉功能之意,“肓”是身体的一部位(古人把心 脏与隔膜之间称肓)。了解它们的本义,辨析其字形,使用时便不至错误。在此 基础上引申用法也不难掌握。又如“奕”中之“大”是人正面站立之像,表示 “大”;“弈”的“

11、 ”为“手”形,两字各有本义和引申义。可见通过形训, 推求字的本义,寻求字的引申义,则字义词义的系统就易于掌握了。如“武”字甲骨文作,钟鼎文(金文)作,均是上像戈,下像脚掌,是荷戈出征 之义。说文肯定“止戈为武”的旧说是错误的。“止戈为武”是源于左传宣 公十二年楚庄王之言。楚子的话是借字形来阐明“武”的七德:禁暴、戢兵、 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这仅是军事哲学观点,与造字“武”的本义无 关。在使用形训时要注意“望文生训”:第一,因不明古义而望文生训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堕肝胆,施德厚,终与 之穷达。(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有人误注“堕肝胆,就是肝胆涂地的意思”,其

12、实“堕”古有“输”义,“堕肝 胆”即“输肝胆”,即“把心交出来”。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臣愿披腹 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第二,因不明通假而望文生训 如史记项羽本纪:“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 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lu)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 闻其计,以告项羽。”有人误注“微闻,略略听到,暗暗听到”。其实“微”应 为“覹”的通假。说文:“覹,司也”,注“司者,今之伺字。”“微闻” 就是窃听,暗中偷偷地探听(与窃言照应)。二、因声求义(声训)内在形式的利用1因声求义的特性内在形式的利用,便是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因为义和声分别是语

13、 言的内容和形式,而字形仅仅是记录这个音义结合的符号,对语言来说,它是外 在的东西。从语言学来考察,音义关系具有以下六性: 第一,偶然性。某一语义用什么语音形式来负载,具有偶然性。第二,约定性。但一经约定俗成,音义关系的偶然性联系便得到社会承认,具有 了某种规定性,音义便互相制约又相互依存。音义关系的偶然性与约定性,荀 子正名篇“名无因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者谓之不宜。” 嵇康也说:“夫言非自然一定之物,五方殊俗,同事异号,举一名以为标识耳。” 均有深刻的认识。第三,回授性。由于社会的“约定”,本无联系的音义关系便对自身所处的语言 系统产生反作用,即早起的音义系统对后起的音义系统

14、产生“回授”作用,也就 是对它派生发展的而来的新词具有意义和语音上的相承,“俗成”之后音义往往 相联系。这对同源词音义关系关联上可以找到许多明证。第四,延展性。同一事物的名称,甲乙两地说法不同,这往往是由地域方言即语 言的地方变体所致。同一事物名称的不同地方变体,在音义结合关系上常有明显 的脉络可寻。尔雅释诂:“契,绝也。”郭注:“今江东呼刻断物为契 断。”“刻”“契”古代为双声字,均为“溪”母字。可见,音义系统的延展性, 反映于音义系统的对应性。第五,类聚性。我们以从“攸”声的字多含有共同的义素“长”或与“长”多少 类似的意思:悠忧之长,引申为意之长,再引申为时之长修毛之长,引申为一般的长筱

15、竹之长 修脯之长 认识倒类聚性,有利于语源的探索。第六,多元性。音义关系的多元性是指某一音素或音位所允许联系的意思不是单一的,而某一意 思单位也允许由不同的语音形式负载。因为音素有限而义位无限,只好“兼职”, 使一个语音单位所对应的意义单位不可能是唯一的了。认识音义关系的多元性, 再处理语言材料时就可以条分缕析,不为所蔽。如尔雅释诂中“大也”一 条中,“弘、宏、洪”三字双声,“廊、介、嘏、京、景、简”六字双声,“溥 (pu)、庞、坟、丕、甫、废”六字双声,“奕、宇、淫”三字双声。认识到这一 点,就可以利用循声索义,求同探异。2因声求义的轨道(1)通假借钱玄同先生在汉字革命中说:“周秦诸子、史记、汉书、汉碑等等, 触目都是假借字。”通假借对训释古书是很重要的。通假借就是排除假借造成形、 义分离现象,弥补形、义联系被掩盖而以形索义原则无法贯彻的不足。它旨在解 决同音替代的问题。如诗经周南葛覃:“害浣害否,归宁(问候、问安)父母。”“害”字 说文“伤也”,而用“害”字的“损害、杀害、祸害、忌妒”的义项均不能 释,只有“通假借”轨道解决之,以“害“借用作“何”便可通解:哪件要洗哪 件不洗,回家问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