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k.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580839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版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k.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版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k.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版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k.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版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k.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版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k.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版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k.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k.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版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1,针对我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德育工作应贯彻(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C,正面启发引导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答案及解析1,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题干表述符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本题选D。2,古人云:“不说大话,不务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谜过高之理。”这句话告诫我们开展学校德育应遵循( )A,正

2、面教育性原则B,知行一致原则C,客观真实性原则D,尊重平等原则答案及解析2,B。通过对题干的解读,正面教育性原则和尊重平等原则与题干表述不符。客观真实性不属于德育的基本原则。知行一致原则要求在德育的工作中坚持“知”是基础,“行”是关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3, 在德育过程中,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对待学生的思想问题,那就违背了( )原则A,教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原则B,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C,尊重理解与严格要求相结合D,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答案及解析3,C。考查对德育原则的识记。题干为C项明确的解释。其余为干扰项,易排除。A项,教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原则。强调的是,德育要针对学

3、生的年龄特征、个人特点和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实施,要考虑教育的最佳时间和情景,灵活地提出各项教育要求,选用恰当的内容和方法。B项,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强调的是,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D项的相关说法有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能使学生走出校园面临更多问题时,更好的适应和发展。4, 德育工作要善于发现闪光点、长善救失,这符合( )A,因材施教原则B,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答案及解析4,B。长善救失原则,又叫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调动学

4、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从而促进学生道德成长。5, 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A,德育内容B,德育方法C,德育原则D,德育手段答案及解析5,C。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包括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以及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等。德育内容是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题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的总和。德育手段属于德育

5、措施。类属于德育方法。1,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从他律进入到自律阶段的年龄是( )A,3岁左右B,5岁左右C,7岁左右D,10岁左右答案及解析1,D。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从他律进入到自律阶段的年龄是10岁左右。2,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说理教育模式答案及解析2,B。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和社会模仿模式。体谅模式是由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主要

6、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3, 少先队活动中,具有调控和导向作用的是( )A,活动目标B,活动内容C,活动方法D,活动载体答案及解析3,A。活动目标是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活动具有调控和导向的作用。4,德育工作中最基本、最经常、最实用的形式是( )A,社会实践B,教学C,课外活动D,团队活动答案及解析4,B。我国的德育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等。其中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5,“多关心,少批评”行动原理的代表人物是( )A,罗杰斯B,魏书生C,德雷克斯D,麦克菲尔答案及解析5,D。德育的体谅模式的代表人物是是彼得麦克

7、菲尔,他坚持性善论,人具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天赋,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关心儿童,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故此题选D。1,最为便利和经济的直观教学手段是(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课件直观D,语言直观答案及解析1,D。知识直观包括语言直观、模象直观、实物直观。语言直观指在生动、形象言语的作用下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这种直观方式的运用主要依赖于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最为便利和经济的直观教学手段,但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2,概念获得是理解和掌握一类事物共同的、关键属性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概念的最主要形式是( )A,概念表征B,概念同化C,概念理解D,概

8、念记忆答案及解析2,B。奥苏伯尔认为,概念同化是学龄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学校儿童与学前儿童是不同的,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生活实践,特别是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在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的通过概念形成而获得的初级概念;另一方面,他们在入学后,在学校条件下接受了系统的教学影响,增加了较多的抽象概念,认知结构逐渐复杂化。因此,在儿童入学以后,概念同化就逐渐成为他们获得概念的主要形式,日益取代概念形成而成为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3,程序性知识的基本单元是( )A,组块B,图式C,知识网络D,产生式答案及解析3,D。程序性知识的基本单元是产生式,每个产生式由条件和行动两部分构成,其中,条件部分

9、储存了能够激发行为的环境条件和心理条件的有关信息,行动部分储存了指导心智或身体活动的信息。组块是短时记忆存储信息的最小单元;图式和知识网络是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4,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基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A,命题B,案例C,反例D,正例答案及解析4,D。命题:判断性的语义,亦即可以被判断正误的句子。案例:典型事例的陈述,可以成为命题的依据。反例: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使之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正例:为支持命题而存在的例子,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兼具。该题干麻雀、燕子均是鸟类,且它们的基本特征是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所以证明了前肢为翼,无齿有喙的是鸟的基本特征。运用了正例,故选D。5,如果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再来学习“狗”这种动物,就可通过( )来进行A,类属学习B,上位学习C,总括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答案及解析5,A。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再来学习“狗”这种动物属于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特有的命题,既非下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