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宗海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58046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宗海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杜宗海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杜宗海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杜宗海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杜宗海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宗海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3班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六个单元,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有六个专题,依次是:童话寓言之旅、爱我中华、温暖的记忆、民族之魂、科学与发现、名著之旅。共有课文30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2篇。这六组教材的编排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语文百花园”三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后也有思考题。 “语文百花园”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由“温故知新”、“口语交际”或“语文大课堂”、“习作”三个栏目组成。其中,“温故知新”安排了六次,“口语交际”和“语文大课堂”分别安排了四次和两次,“习作”安排了六次。二、教学目标

2、1.识字、写字教学本册教材要求会写136个字。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2.阅读教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3.口语交际教学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给定一个话题的,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师要结合

3、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交际目标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要注意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教材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一起,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讲评的关系。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

4、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4.习作教学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5.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把握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教学中要落实要求,背诵相关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有的诗歌后附了注释、赏析,教学中要把这些内容运用起来,引导自主阅读、欣赏诗歌,并教给学生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情感的方法。三、教

5、学重点、难点1.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在全面完成各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得更有真情实感。要把握教学重点,在阅读中学习并掌握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一些方法。四、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 42人,其中女生 16人,学生学习状况:班级整体学习成绩一般。优生人数不多,能积极主动的学习,但不够灵活;差生有8 人,基础不扎实,出现了知识断层现象。总体上分析,全班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大部分学习态度还比较端正。五、教学措施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教学观,以育人为主,培养创新型人。2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

6、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3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电教,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4加强读写训练,启发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和好书交朋友,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积累,勤动笔,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5每节课后及时反馈,补漏查缺,加强培优补差,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平时精心设计各类练习,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6.经常与各科教师沟通协作,交流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群策群力,帮助每一个学生进步。六、教学进度精读课文 18课 54课时左右略读课文 12课 24课时左右语文百花园 6次 24课时左右作文 每周一次 18课时总计 120课时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