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958006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6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2022年《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2022年《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2022年《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2022年《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2022年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1一、【教材简介】想别人没有想到的这篇课文内容比较简单。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看谁骆驼画得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从而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同时也形象生动地突现了本组教材“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的专题。二、【学情介绍】本班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从字、词、句三个方面进行预习的好习惯,并且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也能在字、词、句、段、篇等各方面对课文进行简单的质疑。初步掌握了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基本上能抓住重点语句表达比较浅显的个人体

2、会。但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课外阅读量太少。三、【设计理念】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3、以读引读: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外读一些历史故事。四、【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课文内容。(2)积累文中四字词语,理解体会画师说的那段话。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了解课文内容。(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

3、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五、【教学重难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3)制作课件PPT学生准备(1)按要求预习课文。(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师生教学活动 时间安排 设计意图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听) 1、 故事(心灵烛光)导入 (PPT)2、 顺势提问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读法3、 就课题质疑(预设:别人没想到的是一件什么事?为什么他想到了别人没有想到的事?),相机板书在黑板右侧4分钟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4、,让学生主动质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思) 1、初步检查预习:召集;多音字:禁,曲,数2、根据自学提示默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作记号,与同桌讨论解决。3、思考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老师巡查,点拔,学生齐读)(PPT)7分钟 放手让学生自学,练习默读;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填补式地概括全文大意三、细读课文,直奔重点(拨理)顺势衔接:小徒弟为什么赢得了画师称赞?A、找出三个徒弟画骆驼的句子和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积累四字词语和近义词。(根据全程学练考设计这一环节)B、分组讨论:画师说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自由说原因13分钟 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结合课后作业积累词语;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5、,解决学习重点四、升华主题,突破难点(理悟) 画师是怎样称赞小徒弟的画的?1、 抓住关键词句诵读最后两段,深入体会。2、 理解“连绵起伏,若隐若现,恍然大悟”词语和最后一个反问句: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6分钟 诵读体会,突破难点五、拓展延伸1、结合课文P46页的学习伙伴说说你想到了别人没有想到的哪些事?(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点拨),或者说说你自己读过的类似故事,并且讲述自己从这个故事中明白的道理。、引读买椟还珠。3、教师推荐书籍。 9分钟 以读引读(结合学校“读历史故事,评书香少年”指导学生阅读历史故事)六、总结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

6、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1分钟七、作业布置(1)全程式学练考第12课(2)阅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历史故事,简写读后感(阅读评价表)(3)想一想,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完成课文中老师的考题(3号本)(4)按要求预习第10课2022年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2一、教材简介想别人没想到的事是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册中的一篇选学课文。内容比较简单。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骆驼画得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从而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二、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

7、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画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难点: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来评价三位徒弟的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谁能讲一讲大家都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指名讲故事,要求讲得清楚、简洁。说说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或者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事)(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这是一篇选学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反馈交流3、用课件出示填空,

8、来帮助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三)、随题读文,重点研读小徒弟的画1、画师要考徒弟什么?读出相应的段落。(板书:画多)2、画师考得结果怎样?哪一句是写结果的?3、屏幕显示: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4、读一读,可以提出哪些问题?(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为什么画师不满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而对小徒弟的画却点头称赞?)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些问题自己去找一找。5、根据问题研读课文(1)、大徒弟画了什么?要读出多要强调哪些字词?指名读(板书;很多)(2)、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里看出多?(板书:许多)(3)、三徒弟画了什么?读一读画的内容(板书:两只)小徒弟画

9、得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几条、一只、另一只)6、比较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师: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反而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画师却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画师是怎么评画的呢?老师故意把画师的话隐去,请你们当小画师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来评评小徒弟的画,把画师的话补充完整。7、画师是怎么评价的?(显示画师的话)读一读画师的话理解若隐若现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8、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吗?9、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字看出来?10、什么叫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

10、用原来说话11、小徒弟是怎样表现出骆驼多的?(板书:以少代多)12、完整地读课文。把你悟到的东西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四)、拓展内容引言: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再来学一篇。1、引言:宋代的赵佶皇帝喜欢以诗做画。比较有名的还有这一篇。有一次,他出了一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课件出示:下面四幅图,哪一幅最适合深山藏古寺的画面,为什么?第一幅:一座深山前画着一座寺庙.(深山有古寺)第二幅:一座深山(深山无古寺)第三幅:一座深山后露出寺庙的一个角(深山露古寺)第四幅:一座深山,一道弯弯曲曲的石阶上,一个和尚挑着水(深山藏古寺)2、说说你收集来的有关创新的故事你有没有听到过类似的故事?或者

11、你有没有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事?(五)、总结道理: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怎么做?(平时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六、板书设计:想别人没想到的事大徒弟很多二徒弟许多小徒弟两只以少代多(妙)2022年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3【教材简介】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比较简单。讲的是一位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骆驼画得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创新思维的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课文的题目也揭示了这篇_的中心,插图揭示了小徒弟画面的内容。从而教育学生要爱动脑筋,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这样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学情分析】三年级下学期的孩子已经有

12、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在前面三篇精读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掌握了默读方法,能边读边想,抓住文中主要人物的描写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自主探究,在学习中巩固和提高。【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2、感悟小徒弟的创新精神,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才能有新颖的思维。3、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关键的语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难点:理解小徒弟画的蕴意及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一张白纸。【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以后,特别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并用考画来

13、取仕。考题都是一句诗,让考生根据诗句的内容作画。有一年,考画的内容是“踏花归来马蹄香。”这里“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这就得考生们动一动脑筋了。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捏一枝花;有的还在马蹄上画上沾着的几片花瓣,只有一位考生他画了几只蝴蝶飞舞在奔走的马蹄周围。假如你是皇上,你觉得哪幅画画得最好呢?为什么?2、导入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3、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二、自由读文,自读自悟1、整体感知课文,出示读书要求。(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概括提示。2、汇报交流。三、细读感悟,理解课文1、出示默读要求,自读自悟(

14、1)画师给徒弟们出了一道什么考题?(2)他的三个徒弟分别是怎么画的?请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作画的句子。2、根据问题研读课文:(1)第一个问题汇报交流(指名回答,相机朗读)(2)第二个问题汇报交流(指名回答,相机朗读)大徒弟是怎么画的?要读出“多”,强调重读哪些字词,指导读。猜猜大徒弟是怎么想的,揣摩人物心理活动。二徒弟是怎么画的?多吗?从哪里看出多?猜猜他又是怎么想的?出示小徒弟的画,你看到了什么?3、比较三幅画,哪个徒弟画的最多?4、当画师面对三幅画时,他是怎样的表现?想一想: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是偏心还是另有原因?5、画师是怎么评价的?(出示画师的话)指名读。理解画师的话。(解释“若隐若现”)6、现在你能明白画师为什么会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吗?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吗?从哪个词看出来?(恍然大悟)7、你还有没有其他办法画出更多的骆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