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朗读教学与传统教学中朗读指导的不同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957921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下朗读教学与传统教学中朗读指导的不同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朗读教学与传统教学中朗读指导的不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下朗读教学与传统教学中朗读指导的不同(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课标下朗读教学与传统教学中朗读指导的不同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所谓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力求合理利用时间,科学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给学生明确的朗读目标,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做到朗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传统教学中

2、由于教师观念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1.朗读的程度不够重视。由于考试制度的约束,使教师不得不围绕“考试”而进行强化学生知识记忆的训练。所以,平时只是把朗读教学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导致学生的朗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 2.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语文课堂上传统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10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没有重视实效。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3.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课堂上听起来

3、是书声琅琅,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效率也很低。 4.朗读的面不够大。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生,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要是上公开课更是如此。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教师要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朗读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请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学及运用奠定牢固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