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情境作用的方法.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578292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情境作用的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情境作用的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情境作用的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情境作用的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情境作用的方法.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情境作用的方法区一幼 黄品秀 邓俊卿摘要: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他们是在直接感知和具体行动中学习的。因此,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如:激发幼儿的想象、引导幼儿保持角色意识、调整不恰当的情境等等,通过调控情境,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关键词: 幼儿 体育教学情境 幼儿的想象 角色意识 调整 正文: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他们是在直接感知和具体行动中学习的。因此,教师借助文学作品、音乐素材、器材、场地、体态等创设与教学相关的情境,将知识技能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将幼儿引入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

2、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如何最大化地发挥创设的教学情境的作用呢?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方法调控情境,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为完成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而服务。 第一,激发幼儿的想象。情境往往是教师借助一定的媒介假设出来的,虽然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但并不是真实的情景。如何让幼儿理解情境、进入情境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激发幼儿的想象,使幼儿通过想象将呈现在眼前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建立联系,并积极投入其中,乐于学习。如小班活动“小乌龟运粮”,其目标是学习手膝着地驮物爬,提高四肢动作的协调性与把装有红色水的水枪。开战时,大教师先设置了三组高低、疏密不同平衡性,体

3、验爬行活动带来的乐趣。教师创设了“小乌龟运粮”的情境:一开始,教师与幼儿每人戴上乌龟头饰,变身为乌龟;接着,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乌龟是怎么走路的”,引出手膝着地爬的动作,再讨论“小乌龟今天要运粮食,用什么办法运”,引出驮物爬的动作;然后,教师用“小乌龟要经过一个山坡,钻过一个山洞,到稻田里把粮食背上,最后把它运到粮仓里”的小故事引出了行进路线,并与幼儿一起把中间塞有拳击包的折叠体操垫当作山坡,把几只连接起来的纸箱当作山洞,把放置着粮食包的区域当作稻田,把一只大筐当作粮仓,创设了相应的场景。在这个活动中,幼儿运用想象很快让自己的形态、动作与乌龟相匹配,进入了角色。又如中班活动“百变金箍棒”,其目

4、标是利用插塑玩具进行跳远、钻爬、投掷等综合练习,增强合作游戏的意识及能力。在活动中,教师用一根由几个筒状插塑玩具拼接起来的“金箍棒”作为情境素材,在幼儿学孙悟空耍棒操后抛出了“我们把几根金箍棒连接在一起,还可以变成什么来锻炼身体”的问题。“金箍棒”经过幼儿的想象变成了各种情境中所需的器械,既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又增强了活动的情趣。 第二, 引导幼儿保持角色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常常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扮演某一角色进行心理转换,将自己的体态、动作等与所扮演的角色相匹配,从而自然地进入教学情境。但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教师和孩子都会在不经意间忘记自己的角色身份,从而弱化情境的作用。为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

5、己的角色身份,并以自己的表情、语言、肢体动作等暗示、提醒幼儿增强角色意识,坚持角色行为。如中班活动“虫虫历险记”,其目标是练习手膝着地爬的动作,提高上下肢的协调性,并复习巩固10以内的数数和对序数的认识。教师创设了虫虫历险的情境,让幼儿化身为小虫,通过爬行比赛来领取序号牌并贴在自己身上。这时有的小虫为了抢先而站起来跑,于是教师马上做两手爬行的动作提醒幼儿注意自己的小虫身份。在“虫虫找家”环节,有的幼儿盲目跟随,爬到了别人家,教师马上说:“我的代号是4号,我的家是画着4个点的家,你的家在哪里呀?”以此提醒幼儿注意自己的序号牌与贴有点子卡片的“家”的对应关系。在“虫虫探险”过程中,有的幼儿坚持不住

6、站了起来,这时教师就表扬坚持爬行的幼儿,“小虫真勇敢,爬得真好!”于是,其他小虫又恢复了爬行。又如小班活动“小鸡小鸭”的目标是练习向指定方向走。看到有些孩子没有像小鸭那样摇摇摆摆地走,教师就对他摆了一个小鸭的造型,孩子马上意识到并纠正了自己的动作。在以上两个活动中,教师运用不同的策略让幼儿始终保持自己的角色意识,使整个活动过程生动有趣,情景交融。 第三,调整不恰当的情境。教学情境一般都是由教师在活动前预设的,但在具体活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预设的情境不恰当,与教学内容的特点或幼儿的兴趣、能力不匹配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预设的情境作出适当的调整。我们有时会通过调整情节来增强情境的

7、趣味性,有时会通过调整场景来提高幼儿动作练习的有效性,有时会通过调整规则,如中班活动“汽车变变变”,其目标是尝试用身体模仿各种车辆的造型,提高身体的柔韧性与动作协调性,并在游戏中进一步提高交通规则意识。在活动的基本部分,教师创设了让幼儿把自己变身为汽车,不同的车按不同的动作行驶,以及“汽车”按“红绿灯”信号行驶的情境。结果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许多“汽车”挤在“红绿灯”前的现象。为了避免混乱,教师提前出示了原本计划在游戏环节运用的“转弯”标志,增加了汽车按标志向左、右转弯的情节,从而有效地将“汽车”进行了分流,既增添了活动的情趣,又保证了活动的秩序,在第一次游戏时,教师在场地的四个角都设置了“修理

8、站”,要求“汽车”去“修理站”变身为一辆新型车,但在游戏过程中许多“汽车”都没去“修理站”,并没有达到预设的目的。于是,在第二次游戏时,教师根据许多幼儿有坐车去加油站的经历,将“修理站”改为“加油站”,请“汽车”去各个加油站休息、加油后变身为新车再次出发,教学目标达成度非常高。又如,大班活动“横行的螃蟹”,其目标是练习侧身钻的动作。在基本环节,教师用椅子、纸板、橡皮筋组合了四组“洞穴”,两组高、两组低,以此激发幼儿的兴趣,控制幼儿的动作。在练习过程中,个子小、动作灵活的“螃蟹”很容易就钻了过去,而个子大、动作笨拙的“螃蟹”则比较难完成。发现这一现象后,教师及时调整了四组器械,让其变成高低、宽窄各不相同的四组“洞穴”,让幼儿自由选择,使每个幼儿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如上所述,通过调整情境的创设,修正一些不合理设置,会使情境更具有效性。实践表明,适宜的教学情境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符合幼儿的心理需要,易被幼儿接受,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