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建设模式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9573491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孵化器建设模式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孵化器建设模式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孵化器建设模式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孵化器建设模式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孵化器建设模式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孵化器建设模式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孵化器建设模式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索孵化器建设模式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一、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历史回顾。二、积极探索孵化器建设模式,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一)构建“综合孵化器+专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的集群发展模式,推动区域孵化集群快速发展。(二)建立五级孵化服务体系,助推企业快速成长。(三)打造特色服务平台,提高企业增值服务能力。三、西安高新区创业园的集群发展模式、五级孵化体系以及特色服务平台形成了独具西安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道路,对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1、企业孵化效率高、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 2、区域孵化器集群发展迅速。3、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培育了一批高成长性科技企业。4

2、、孵化器自身发展壮大。四、西安高新区孵化器建设发展的体会。(一)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必要性的体会。(二)创业园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体会。1、政府重视、政策支持是孵化器发展的前提。2、区域科技资源和产业环境是孵化器发展的基础。3、功能完善的孵化基地,系统化的服务体系是孵化器发展的关键。4、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孵化器发展的灵魂。5、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功能园区运行机制是孵化器发展的保证。一、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历史回顾。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我国所有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创业的浪潮开始席卷全国,一大批具有管理经验和技术经验的人士纷纷走出高墙大院,参与到创业的热潮当中。西安市是全国著名的科技城,高等院校、

3、科研院所、科技人才众多,科研成果丰富,中小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由于受到当时管理体制的约束,中小企业步履维难,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扶持,成为我们着力思考的重大问题。1993年初,在火炬中心指导下,由时任西安高新区管委会项目部部长,现任陕西省副省长的景俊海同志牵头,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这种扶持培育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加速高新技术商品化的进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经济组织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在西安高新区创办创业服务中心的设想。1993年5月,西安高新区创业中心正式宣布成立,提出“至诚服务,创造一流”的宗旨,并将“转化科技成果、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企业家,为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提供全方位服务,为

4、区域经济的发展不断提供后备力量”作为主要功能。经过17年的发展,创业园已拥有由孵化基地、产业化基地、综合性功能园区组成的12个创业基地,总面积38.9万平方米,培育中的科技企业及留学人员企业693家,形成了初创期企业孵化、小规模企业促进、成长期企业加速这一覆盖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的的服务体系,累计孵化毕业企业345家、转化科技成果1000多项。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培育了一批以富士达、华讯微电子、力邦药业、宝德自动化等为代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的小巨人企业。回首17年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发展,较好满足了西安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寻求良好发展环境的巨大社会需求,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及区

5、域产业集群的发展,产生了与当初预期相同的社会、经济效益。回首过去的17年,我们在火炬中心指导下,结合区域科技力量雄厚、科技成果丰富、科技人才集聚、产业特色鲜明的特点,在实践中对孵化器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创新,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西安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发展道路。二、积极探索孵化器建设模式,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一)构建“综合孵化器+专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的集群发展模式,推动区域孵化集群快速发展。 西安创业中心成立的前10年,定位为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要以培育科技企业和培养科技企业家为使命。2003年开始,创业园提出了对应区域主导产业,根据企业技术领域和不同发展时期的需求分阶段、分领域提供

6、培育服务,以放大企业聚集培育效应、促进区域孵化集群快速发展为主要目标,构建专业孵化器集群、探索企业加速器等新型培育载体的建设,形成了“综合孵化器+专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的分阶段、分领域、网络化的集群发展模式。高新区创业园集群发展模式服务功能示意图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创业园先后参与了光电子、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先进制造、能源新技术、现代服务企业、军民两用、动漫产业等8个专业孵化器的设立与实施工作,在高新区内形成了以资本为纽带,由1个综合性孵化器和8个专业孵化器构成的“1+8”式的孵化器集群。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区域科技企业培育体系,创业园开始了以快速成长期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科技企业加速器的探索

7、。2009年,西安高新区科技企业加速器通过科技部认定,成为西部第一家、全国第四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加速器试点单位。 创业园“综合孵化器+专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集群发展模式中,综合性孵化器创业园发展中心侧重提供场地、人才、创业辅导、投融资、政策落实、商业资源等支撑性服务;各专业孵化器则侧重开展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分类跟踪、项目支持等各类增值服务;企业加速器则重点提供满足高成长性企业加速发展所需的空间以及金融、投资、市场等个性化服务,帮助企业迅速实现产业化。这种新型发展模式,是对以往孵化器单一性孵化模式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其差异化的功能设计避免了服务资源的重叠,有利于提高协同服务效率,使得高新区乃至西安

8、的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以及产业上、下游的链接更加紧密,有力的促进了区域孵化器集群的发展。(二)建立五级孵化服务体系,助推企业快速成长。围绕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创业园建立了一套由“基地管理员+项目经理+创业导师+专家咨询+商业网络”构成的五级孵化培育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促进企业快速成长。第一,以各基地管理员为主的基础性服务。在每个孵化基地派驻基地管理员,帮助初创期企业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事务性工作,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第二,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增值性服务。给每个重点企业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以定期走访的形式,为企业在申报各类计划、项目推介、引进融资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第三,

9、以创业导师为主的针对性服务。对于企业发展所特有的个性化高层次问题,聘请成功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咨询机构专业人士担任企业的创业导师,借助成功人士的经验和视野,帮助企业增强对商业机会的辨识能力和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提升企业的创业成功率。截止目前,创业园已聘请创业导师27人(其中外籍导师1人);第四,以专家咨询顾问为主的指导性服务。中心设立常年开展咨询活动的专家咨询顾问团,凝聚多个领域专家群体的集体智慧,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出现的重大问题提供决策支持。目前,创业园专家咨询顾问团每年为企业开展专家咨询、企业诊断等服务10次以上。第五,以各类商业服务机构为主的专业性服务。通过筛选、引进企业发展所需的各

10、类专业性商业服务机构,为创业企业提供和商业资源接触的优先权,配合各类推介、对接活动,形成商业资源网络服务体系,提高资源供给方和资源需求方的碰撞几率,实现各类创业资源对创业企业最大、最有效的配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目前,已引进各类服务机构40余家。(三)打造特色服务平台,提高企业增值服务能力。1、以专业孵化器为依托,采取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建及自建等方式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目前,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已建成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及新药研发平台、基因工程共享实验室;能源新技术专业孵化器已建成油品检测共享实验中心及机械加工与技术服务合作平台;先进制造专业孵化器建成快速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机械振动测试

11、中心和ROHS实验室;集成电路专业孵化器建立了EDA设计与服务平台;光电子专业孵化器建立了“光电子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立,有效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加快了科技项目研发进度,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步伐。生物医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目前总投资已达3000万元、目前已具备新药临床前研究的多项功能,每年为区内4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近年来已为企业节省设备投资1000余万元。 2、打造“中小企业金融超市”,建立多层次投融资服务平台。创业园建立了聚集政府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银行、风险投资公司等多种金融机构优势资源、多种形式融资渠道与金融工具,以超市产品与服务的形式,面向区内企业进

12、行集中供应与定向推介的“金融超市”。金融超市的建立,搭建了企业与各类金融机构互动的平台,缩短了企业融资周期、降低了融资成本,提升了企业融资成功率和融资额。目前,已经帮助西安高新区企业获得包括政府计划、小额贷款、风险投资、银行贷款等在内的各类融资5.8亿元。 3、建立以“高新企业大学”为核心的企业培训服务平台。创业园已形成由“APEC创业讲堂”、“企业成长讲堂”“企业发展沙龙”三部分组成、满足不同阶段企业需求的“高新企业大学”。“APEC创业讲堂”为中小企业执行层人员提供公益性、基础性的实用技能培训;“企业成长讲堂”为进入发展期的企业提供各类前沿、经典课程;“企业发展沙龙”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提

13、供行业及企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研讨及交流活动。“高新企业大学”目前每年开展各类培训40余场,培训2000多人.次,已成为高新区企业和个人身边的重要学习平台。 4、技术贸易促进服务平台。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中心以整合政府扶持企业的资源和市场服务企业资源为手段,通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等技术转移中介服务,促进高新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转移,同时发挥连接省市高校、院所知识创新与高新区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技术转移桥梁作用,促进区域自主创新成果的有效转移和产业化。截止目前,累计认定各类技术合同6300余项,技术成果交易总额43亿元,为企业新增技术研发投入2.6

14、亿元。2009年技术成果交易额达到9.39亿元,占全省交易额的七分之一。三、西安高新区创业园“综合孵化器+专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的集群发展模式、五级孵化体系以及特色服务平台形成了独具西安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道路,对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1、企业孵化效率高、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 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建设的专业孵化器集群和企业加速器共同构成了区域科技企业集聚的载体,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聚合在创业园里,“团体运行”相互影响,企业增速显著。2000年以来,园区企业营业收入保持年均45%的增长率。2009年,园区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144

15、亿元,税收超过8亿元,提供就业2万人以上。同时,园区企业规模、影响力也不断增强。2009年,创业园年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15家,占高新区的7%,过千万的企业近百家。园区孵化企业已有4家成功上市,分别是 :新生代(新加坡)、海尔海斯(香港H股)、海天天线(香港创业板)、宝德股份(国内创业板)。2、区域孵化器集群发展迅速。作为省内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园充分发挥促进区域企业孵化器发展的龙头作用,牵头成立陕西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积极开展沙龙、座谈会及国家级孵化器申报等工作,推动区域孵化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创业园的引领和带动下,高新区的孵化器事业也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目前,西安高新区已拥有各

16、类科技企业孵化器20家,涉及软件、光电、IC、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服务、军民两用技术等多个领域。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高新区国家级孵化器数量也由1997年的1家发展到目前的8家,孵化面积达到11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200余家,在孵企业申请专利1526个,200多项产品被认定为省、市高新技术产品;年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提供就业5万人以上。以高新区创业园为代表的区域孵化器群体已经成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载体以及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通过提供创业服务聚集和培育企业,从而为产业集群不断输送质优量多的后备力量;通过创新服务促进区域创新集群聚集、互动,从而支撑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3、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培育了一批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经过17年的发展,创业园培育的部分毕业企业,已逐渐成长为拥有自主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