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创新群体获批.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572400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创新群体获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创新群体获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创新群体获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创新群体获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创新群体获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创新群体获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创新群体获批.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创新群体获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来校考察2015年10月13日近日,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刘宏教授为负责人的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创新群体获批。10月1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姚建年院士带领考察组来校,对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群体进行实地考察。哈尔滨工业大学蔡鹤皋院士、副校长邓宗全出席会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材学部常务副主任黎明主持会议。哈尔滨工业大学邓宗全在讲话中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长期支持,希望各位专家在考察过程中对创新群体的建设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他表示,学校非常重视创新群体工作,对创新群体建设和发展将给予充分支持,争取在机器人

2、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方面做出新的成绩,以此推动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 刘宏教授从群体基本情况、学术方向与成果、支撑条件、工作展望等方面汇报了群体总体情况。哈尔滨工业大学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机器人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工作,老一辈奠基人蔡鹤皋院士、吴林教授、王炎教授等于1986 年成立的机器人研究所是我国最早的机器人研究机构之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点焊机器人,形成首批教育部创新团队,进而发展形成一支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科研实力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群体。该群体由30余名教授和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组成。群体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机器人学术前沿,围绕机器人活动性、精准性、灵巧性和自

3、主性等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引领国内面向极端作业的机器人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近5年该群体获得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3项省部级一等奖,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SCI论文130余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1篇和提名奖2篇。群体依托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受到“211”、“985”重点学科建设和首批2011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重点支持,将在面向极端作业环境和任务的机器人机构创新设计、机器人自主行为控制与人机交互的理论与技术、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应用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 考察组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群体的工作情

4、况给予充分肯定。姚建年院士代表考察组表示,希望创新群体兼顾工程技术与工程科学,将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积极凝练科学问题;进一步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建设,鼓励学科交叉与交流,协同攻关,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将群体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相结合,特别是重视青年队伍建设,在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材学部相关负责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工院、创新群体核心骨干成员等参加会议。座谈交流中,考察组与群体负责人和骨干人员就人才培养、基础研究、青年队伍建设、经费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期间,考察组参观了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

5、集团(HRG)智能机器人产品闪亮中俄博览会2015年10月12日月日参展商在哈工大机器人展位前观看。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李国红 摄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月日电 日,在第二届中俄博览会暨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携六轴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和迎宾机器人等系列工业生产和服务型机器人亮相,引发参观者对“智能生产、智慧生活”的关注。六轴机器人系统采用目前主流且高效的硬件平台,搭配工业级成熟稳定的嵌入式系统,可替代人工完成大规模重复性作业,广泛应用于搬运、喷涂、焊接、机床上下料等工业生产中。六轴机器人分为“大六轴”与“小六轴”两种,前者重约kg,可搬运负载kg,最大到达距离为mm

6、;后者重约kg,可搬运负载kg,最大到达距离为mm。月日参展商在哈工大机器人展位前观看。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李国红 摄焊接机器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铁路机车等主要行业。该机器人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设备,焊接质量稳定,可以代替工人做重复性的大工作量劳作。外观时尚、功能多样迎宾机器人“威尔” 成了当天展会现场闪耀的“科技大明星”,引得众多参观者驻足围观、互动操作。作为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自主研发的智能服务机器人,除了人机交换、面部识别、自助导航、自动避障、安防监控等“神通”之外,“威尔”还针对金融行业的业务特点,特别定制了广告展示、智能化

7、自主系统整合、业务咨询、业务推荐、安防监控等功能。工作人员正向外商讲解农业植保无人机产品。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李国红 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由黑龙江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投资组建,于年月正式成立。主要从事机器人、机器人零部件及其它智能设备产品的研发、制造、安装、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哈工大是最早从事机器人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拥有全国顶尖的机器人研究的科学家,是我国第一台点焊机器人、弧焊机器人、爬壁机器人、空间机器人、月球车的诞生地。哈尔滨工业大学沪上打造机器人教育体系2015-10-13 14:08:46来源:新闻晨报(上海)以“科技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培养

8、,职业技能培养,循序渐进培养”的综合培养理念,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集团(HRG)旗下教育机器人(ROBO-HIT)在沪上面向青少年和儿童,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机器人教育体系和职业培养课程。开发了由易到难、适用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机器人产品,从简单拼装到复杂编程设计,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及青少年发展需求。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机器人在儿童和中小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孩子理解机器人的概念和工作方式,了解机器人各个传感器的功能,学习编写简单的机器人控制程序,提高操作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机器人竞赛和完成各项任务,使操作者在搭建机器人和编制程序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9、哈工大仿生机器人身怀轻功 练就“水上飞”绝技 记者今天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获悉,由潘钦敏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首次开发出一种可以模仿水黾跳跃能力的仿生微型机器人,不只能够在水上行走,还可以在水上连续跳跃。其敏捷跳跃的能力,可以在从事军事侦察、水污染监测或其他任务时避免障碍。相关论文刊登在7月26日美国化学学会出版的应用材料与界面杂志上。 水黾是一种在湖水、池塘、水田和湿地中常见的小型水生昆虫,身长约1厘米,不仅能在水面上滑行,还能在水面上进行跳跃。据潘钦敏介绍,研究人员以前已取得了一些关于微型机器人在水面上行走的进展,例如可以掠过湖泊和其他水体以监测水质等。然而,即使是最先进的设计,也只能使其

10、在水上行走。制造出真正能够在水上跳跃的机器人比较困难,因为通常需要通过它用腿蹬踩水面形成向下之力才可将自身推到空中。 本项研究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下完成。这个可以在水上跳跃的机器人采用一种新型驱动系统,包括微型直流电的发动机、减速器齿轮装置。在材料设计上,使用多孔超疏水(憎水)泡沫镍来制造机器人的3个支撑腿及2个跳跃腿。尽管该机器人自身重量有11克,相当于1100只水黾,在实验中其每次跳跃前进的高度却有将近14厘米,跳远的距离达35厘米,超过自身长度的两倍以上。研究人员对其支撑腿施加不同的力量,通过数值模型和模拟计算分析发现,超疏水材料是增加支撑腿向上的力量,以及减少在跳跃过程中的能耗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