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课外文言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9572333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课外文言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一课外文言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课外文言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课外文言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文言文回顾 永之氓永(永:即永州)之氓(氓:民,百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湘水:即湖南境内的湘江)。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货:这里指钱)为?”又摇其首,遂溺死。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4分)(1)中济,船破,皆游( ) (2)曰:“何不去之?”(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永之氓咸善游。 (2)汝愚之甚。 3、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文中永之氓溺死的原因,并谈谈

2、从中你受到的启示。(4分)4、 回忆一下老师给你说的划线文字在现在成语里的运用:济-同舟共济 因小失大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山涧峻险,兵路不通。乃琢石为牛,多与金帛置牛后,号“牛粪之金”,以遗(赠送)蜀侯。蜀侯贪之,乃堑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帅师随后而至。灭国亡身为天下所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1、解释加横线字的意思。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 ) 秦人帅师( )2、口述翻译句子。灭国亡身为天下所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3、文中说明蜀侯亡国原因的一句话是什么? 找出来。4、 琢-玉不琢,不成器;置-置之不理;使-不使学;师-王师北定中原日,师出有名。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得麋麑,畜(

3、养)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其友。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注释 :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怛:恐吓。稍:渐渐。使与之戏: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良:的确。1、解释加横线的词。 走欲与为戏( ) 自是日抱就犬( )麋至死不悟( ) 2、口述翻译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4、日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稍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管仲、隰朋

4、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注释:管仲、隰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掘:挖。一、解释加横线的词 1.春往而冬反()2.迷惑失道() 3遂得水()二、翻译1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三、用成语给本文起个标题,现比喻。 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

5、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得一人之使: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一、解释加横线的词1.及其家穿井()2国人道之()3不若无闻也()二、解释下列“得”字1. 吾穿井得一人()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三、翻译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四、“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危害。 七步诗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导读:古人说“兄弟如手足”,但兄弟之间为了争王位、争财物而互相残杀的从古到今却屡见不鲜,这不是太可悲了吗!注释 :文帝:曹操之子曹丕。东阿王,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曹植,大诗人。一、解释加横线的词1不成者行大法()2.萁在釜下然()3漉菽以为汁()4.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二、“萁在釜下然”的“釜”解释为,写出一个同义的成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