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判断推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9571592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测-判断推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行测-判断推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行测-判断推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行测-判断推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行测-判断推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测-判断推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测-判断推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然性推理直言命题及其推理一、概念间关系与直言命题1、概念间关系 概念:表达了一类事物的词语。 概念的外延:概念所表达的事物范围。可以通过封闭的曲线即文氏图来表示。 概念间关系: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2、直言命题的种类 直言命题(简单命题):判定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单句。全称肯定命题:所有的s是P全称否定命题:所有的S不是P 特称命题:含有“有的”的直言命题。特称肯定命题:有的 S 是 P 特称否定命题:有的 S 不是 P 单称肯定命题:某个S是P 单称否定命题:某个S不是P3、用概念间关系表示直言命题二、三段论推理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直言命题作为前提和一个直言命题作为

2、结论而构成的推理。 其中两个前提中包含有三个不同的概念,且在前提和结论中,每个概念都出现两 次。三段论推理规则:1、一特得特:两个前提不能都是特称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特称命题,则 结论为特称命题。2、一否得否: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命题,且只要前提有一个为否定命题,则 结论为否定命题。3、三个不同的概念各出现两次。言命题的对当关系对当关系:主谓词相同的直言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1、常见对当关系 反对关系的特征:两个命题,必有一假,可以同假。 下反对关系的特征:两个命题,必有一真,可以同真。 矛盾关系的特征:两个命题,一真一假。差等关系的特征:全称命题真,特称命题必真;特称命题真,全称命题真假不

3、定 全称命题假,特称命题不能确定真假;特称命题假,全称命题必假。反对是Bi所有A干是B有的岛 下反对 有的叫/2、矛盾命题一个命题前面加“并非”,等值于这个命题的矛盾命题,即:必然性推理复言命题及其推理并非“所有A是B”二有的A不是B;并非“有的A不是B=所有A是B 并非“所有A不是B”二有的A是B;并非“有的A是B”二所有A不是B 可简记为:所有与有的互换,有“不”的去掉,没“不”的加上。复言命题:由两个或多个单句通过联结词联结而成的命题。根据逻辑联结词的不同,可对复言命题进行划分,常见的主要有联言命题、选言 命题和假言命题。一、联言命题及其推理定义:表示多种情况同时存在。形式:p且q联结词

4、:“虽然但是”、“既又”等 真假判定:一假即假,全真才真。矛盾命题:非 p 或非 q推理规则:由一个联言命题为真,可以推出构成其的每个肢命题均为真;否定一 个肢命题即可否定联言命题,但否定了联言命题并不能否定其所有的肢命题。二、选言命题及其推理1、相容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定义: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可以同时存在。形式:p或者q联结词:“或者或者”等真假判定:一真即真,全假才假。矛盾命题:非 p 且非 q推理规则:肯定一部分肢命题,不能否定另一部分肢命题;否定一部分肢命题, 可以肯定另一部分肢命题。2、不相容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定义:有且只有一种情况存在。形式:要么p,要么q联结词:“或或,二者不可得

5、兼”等真假判定:有且只有一真才真。矛盾命题:“非p且非q”或“p且q”推理规则:肯定一个肢命题,就能否定其余的肢命题;否定一个肢命题以外的所 有肢命题,就能肯定未被否定的那个肢命题。三、假言命题及其推理假言命题包括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要条件假言命题。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定义:当条件 p 存在时,结论 q 一定成立,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形式:如果p,那么q (pfq)联结词:“只要/如果就”、“若,贝V”、“要必须/就要”、 真假判定:p真q假才为假矛盾命题:p且非q推理规则:有p必有q,无q必无p (pfq二非qf非p); pfq, qfr,所以 pr2、必要

6、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定义:当条件 p 不存在时,结论 q 一定不成立,贝 p 是 q 的必要条件。形式:只有p,才q (pjq)联结词:“不不”、“除非,否则不”、“没有,就没有”、“只 有才/就、“是的先决条件”真假判定:p假q真才为假矛盾命题:非 p 且 q推理规则:无p必无q二有q必有p二pjq3、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定义:p既是q的充分条件,又是q的必要条件。形式:p当且仅当q (pq )联结词:“当且仅当才”、“若则,且若不则不” 例 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根据以上命题,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 不涉及国家利益的事情就可以用自身祸福为标准作出判断B. 以自身祸福作

7、为判断标准的一定不是有关国家利益的事情C. 关系国家利益的事情的决断不能用自身祸福作为判断依据D. 不以自身祸福作为判断依据的事情可能不是关系国家利益的事情 解析:题干的前句和后句组成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即“如果一件事情涉及国 家利益.则不能用自身祸福作为判断依据”。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A项错误; 其他三项均符合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规则。故答案选A。可能性推理一一削弱、加强、前提型要正确解答削弱、加强和前提型题目,首先要把握论证的结构,然后找到论证所 存在的漏洞。若要削弱,则具体指出漏洞;若要加强,则尽量弥补漏洞。 常见的题干方式主要有跳跃论证、归纳论证、因果论证和类比论证四种。題型特点据

8、闻方式削弱型題1浇出一个完整的葩讦或衣汝駅轴 贩点.委求从各朮烦中亍找屋能(咗 不碇辰咗戍削強題广谨证戍庇点的以下哪理则果为宾.赧能对上述蚀述提出風豊?以下器顷址果为亢,唧顷協龍质甌汹加点以下那项嬉累为衣址不够削滿卜述论Tip以卜除邨项.都能反噬卜述推涂Y加强型睜于论济由于谕据水疇免分或卡R: ifir 不E以得出该鉛上要求从备这项中 麗择能够不能)如强或龙持躍F以卜-彈顷嬉巣为真,堀能龙拎翻于的暁讦?以卜备颂如果为賈邸顷最谐加先1:述反枝十以卜顷如果为宾M不够支持卜述底点*取1;哪亜如:果为A .龍绘匕品斯壮丄咼k的持枣殊的忙强型瀬n.耍求执笹能締成 为讓F前探或假瓯的迭叽 止吗选项 豁锁矣

9、论证成立的帯麼余杆匕逵推论最可魄基F下列弭项假设。v列鄭顷是以上盘述折需姿的曲提v为槪匕球谄证必工,以F脱设环烦为贞的项是一、题干论证结构分析 论证在结构上通常由论点(结论)、论据和论证方式构成。 论点(结论)即论证者所主张并且要在论证过程中加以证明的观点; 论据是论证者用来支持或反驳某个论点的理由,论据既可以是某种公认的一般性 原理,也可以是某个事实性断言; 论证方式是论据和论点的联系方式。1、跳跃论证 跳跃论证,即论据与论点之间存在明显的跳跃,需要增加一个隐含假设才能使论 证成立。跳跃论证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是论据与论点的关键词不同。 削弱:指出这一跳跃是不能成立的,即指出两者之间没有联系

10、或有差异。这种差 异可能并不明显,需要特别注意从论据到论点是否偷换了概念。 加强:建立联系,即通过“搭桥”的方法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排除他因,即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使两者之间存在联系。2、归纳论证 归纳论证,即从一系列个别性的前提出发,引申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归纳论证往往是通过实验、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得出的数据作为前提,若部 分对象与其属性之间的必然性联系、因果性联系越强,部分对象与总体之间的相 似度越高,归纳论证越有效。 削弱:指出所调查的样本特殊,没有代表性;指出数据不可比; 指出与整体相关的其他事实,这一事实足以影响到整体。 加强:说明样本选择正确,具有代表性或样本数充足;指出

11、数据可比; 从题干数据出发,补充评价观点所需要的其他相关数据使结论成立。3、因果论证削弱:切断因果,即直接指出题干所述的因果关系不成立; 因果倒置,即指出题干错把原因当结果,结果当原因; 另有他因,即指出除了原因条件之外还有其他不同的条件; 指出原因条件相同时,结果也可能不同。加强:有因有果,即指出题干原因条件存在时,结果也存在;无因无果,即从反面加强,指出题干原因条件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存在; 排除他因,即说明除了题干原因之外的其他条件是相同的。4、类比论证 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类推从而 证明观点的方法。其论证结构一般为:A具有届性?k b、s H属处b

12、、c:或者所以,B也具有属性dAAWS性b、C,不具有属性瞑有属性a、bx c所以,B也不具有属性d类比论证的可靠性主要与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有关,这两种对象之间的相似属性越 多、越本质,且已知属性与推知属性联系越紧密时,其可靠性越高。削弱:指出两者之间在其他方面并不相似或者存在影响性质的其他因素。当两者 之间存在的不同属性与推知属性没有必然联系时,削弱力度较弱。加强:指出两者之间具有很高的相似性。5、非典型论证 削弱:直接指出论点/论据错误;指出方法不可行或达不到目的(达不到目的的 削弱程度比不可行更强)。加强:直接指出论点/论据正确;说明方法是可行的。例 题 在国内,“奥数”一度受到学校和家长

13、的追捧,甚至成为学生的升学条件。 “全民奥数”有没有必要?一些专家认为,“奥数”过于注重考试,而非关注学 生知识的增加。下列各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A. “奥数”无助于甚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B. “奥数”只是在做题目,跟真正的研究可以说是截然相反C. 中学生的数学、物理竞赛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竞赛D. 很多奥数成绩好的学生虽然没有成为大数学家,但他们的数学素养让他们在 很多领域取得了成功,如金融、经济等解释:题干结论是“奥数”过于注重考试,而非关注学生知识的增加。A加强了 结论;B与题干结论无关;C说明竞赛考查的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直接削弱 了题干观

14、点;D无法削弱题干结论。故选C。二、常见迷惑选项1、诉诸权威“引证权威”是一种常用的论证方法,引用权威不当或滥用权威会导致“诉诸权 威”的错误。即在论证中仅以权威作为论据的根基,而不是以逻辑或事实来支持 论点。当选项中出现“权威性”、“权威专家”等关键词时,需要考虑是否犯了“诉诸 权威”的错误。2、诉诸无知“诉诸无知”是指以人们对某一个命题的无知为依据,从而断言该命题的真假。 即认为一个命题为真,其依据仅仅是该命题没有被证明为假;或者认为一个命题 是假的,仅仅因为没有被证明为真。当选项中出现“还在研究中”、“没有数据显示”、“未提到”等关键词时,由 于这类选项并没有表明明确的观点,也就犯了“诉

15、诸无知”的错误,一般不能削 弱(加强)题干结论。3、诉诸众人 “诉诸众人”是指援引众人的意见、见解、信念或常识等来进行论证,以被广泛 接纳为理由服人。4、偷换概念 正确选项中的概念必须与题干中的概念保持同一,否则就会出现“混淆概念”或 者“偷换概念”的情况,这样的选项显然是错误的。5、不当类比“不当类比”是指当选项试图通过类比的方式来削弱(加强)题干观点时,由于类 比的两个事物之间往往会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其削弱(加强)程度较弱,一般 不能作为正确选项。6、特殊反例 当选项通过列举某一个或一些具体事例作为削弱或加强项,由于这些事例不一定 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一般不能由此削弱或加强题干论点(结论)。三、选项比较原则1、直接大于间接由于逻辑判断必须紧扣题干,从题干本身的内部含义出发,对题干论证或因果链 条的直接削弱要比外加其他条件对题干进行的间接削弱作用要强。2、必然大于可能选项对论证确定性的削弱(加强)程度要大于可能性的削弱(加强),因此,如果有 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