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复习1.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9565908 上传时间:2024-03-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复习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社会工作复习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社会工作复习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社会工作复习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社会工作复习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复习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复习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四大组成部分 l 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需要l 社会保险基本保障,是社会保障的主体。保障劳动者因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后仍能维持基本生活l 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居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社会保障l 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为社会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军人及其眷属的基本生活。l 四个组成部分互相衔接、互相补充,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安全网络。 2.社会工作的功能第 9 页 共 9 页社会工作对工作对象的功能l 1提供物质帮助l 2提供心理支持l 3促进能力发展l 4维护基本权益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l 1.建立社会的安全网络l 2.推动社会公平,实现社会

2、正义l 3.调节市场与人性之间的冲突l 4.促进社会整合l 5.参与社会控制,促进社会稳定l 6.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持续发展15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犹太教基督教信仰、实证主义、乌托邦思想、人道主义6.我国古代的济贫制度(不确定)l (1)“保息六政”与“荒政十二”l (2)九惠之教 l (3)仓储救济 18伊丽莎白济贫法16世纪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影响下,贫富悬殊的问题日益严重,1601年,伊丽莎白女皇颁布济贫法,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保障法。伊丽莎白济贫法主要内容:A 规定了每一教区每周应向地主征收济贫税,明确了政府在救济贫民问题上的责任。B 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每一教区设立监察员

3、若干人,中央政府设立监督人员。C 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劳动,以工作换救济。(这是最早的以工代赈)。教区设贫民习艺所;义务介绍工作;或配给原料及工具,强迫有劳动能力者从事生产。D 禁止无家可归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济贫所收容救济,强迫其在济贫所里工作。救济工作分院内救济和院外救济两种,首创了机构救济和家庭式社会工作的先例。E 规定人们对贫穷亲属负有救济的义务。F 济贫法将贫民分成三类:a.体力健全的贫民,须强迫入“感化所”或“习艺所”工作;b. 不能工作的贫民及须抚育幼小子女的母亲,令其进入“救济院”或施以“院外救济”;c.失去依靠的儿童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设法领养或寄养。 伊丽莎

4、白“济贫法”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 l 最大的特点是实施分类救助,对健壮的贫民强迫其工作,对于没有工作的贫民进入救济院或者实施院外救助,对于无依无靠的儿童则安排寄养或领养。l 另外,设置“贫民监察员”专门负责对贫民救助的调查和审核,并率先采用了社会个案工作的概念。 l A由政府负责救济贫民的责任,并直接参与了社会救助活动的组织工作。是国家干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的最早立法,是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l B 从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它承袭了以前的济贫立法中关于“有劳动能力的乞丐”的概念。l C 它确定了由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从某种意义上可视作是社会工业职业化的开端。l D 济贫法实施的院外

5、救济也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一种基本形式。 20、案主自决案主有权利和需要在社会工作中自由的进行选择与决策。社会工作者以协助的方式和案主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仔细思考每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可能的结果。尝试各种改变的策略,帮助案主更加了解别人和自己,并发现自己潜在的能力和成长的机会,以克服各种障碍,促进案主自动自发的精神。24、睦邻组织运动“睦邻组织运动”也称为“社区改良运动”,它始于1884年英国伦敦东部圣犹太教区的牧师巴奈特(Barnet)创设的汤恩比馆(Toynbee Hall)。巴涅特为了唤起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能够深入了解贫民问题,并研究改善之道,以实现民主和平等思想,发动牛津、剑桥的

6、贵族子弟下乡为贫民服务. “睦邻组织运动”对社会工作的贡献:A 以社区为工作场所,为后来的社区工作方法积累了实践经验。B 使救助工作由简单的物质救济扩展到对受助人精神的关怀和对社区环境的改造。C 强调以社区实际需要开展工作,发动、组织或配合社会力量开展工作。32、欧美社会工作的特点比较(一)相同点 1、社会背景:在欧美工业革命的浪潮中,贫富分化日趋严重,乞丐和贫民人数膨胀。宗教思想的传播,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发展。每次政府或民间团体的重大的救助,背后都伴随着严重的社会问题。2、社会目标(1)初期:都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为了统治阶级自身的统治地位而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2)现期:人本思想的出现,使人们

7、认识到对贫民的责任与义务。 3、推动力量:都在宗教的影响下,社会福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民间团体与组织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4、 主要方式:欧美各国相互借鉴,民间慈善机构发展迅速,政府措施相继出台,逐步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工作的发展,也都得益于各大学及团体的倡导。 (二)不同点1、英国的社会工作主要侧重于社会政策的研究。社会政策所涉及的领域较广,研究对象多为具体的社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2、 德国的社会工作比较倾向于社会福利性质,并将受助对象扩大为全体公民,建立成一个普遍的福利制国家。3、 美国的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更加成熟。美国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工作协会,社会工作事业更加发达

8、。33、欧美社会工作对中国的启示(一)政府政策 政府应大力支持社会工作的发展。我国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政府应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为社工专业者提供较多的岗位,让合适的单位多些社工专业的人才(二)民间团体 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明显缺乏社工的团体或组织,社工组织发展仍旧期待(三)社工教育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在中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应积极发展。34、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l 孔子:礼记载有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l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

9、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大同)。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是他理想中的“福利社会”,是和社会工作的目标相一致的。尤其是“老有所终,皆有所养”。 l 孟子主张统治者应广施“仁政”:“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如此,则“百姓亲睦”。l 他还提倡家庭、邻里、社区成员之间应当“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思想含有丰富的社会互助、社会福利、社会政策、社会行政的内容。 l 墨子主张“兼爱”:“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

10、,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子.兼爱中)。墨子提倡的爱人如己的“兼爱”思想,以及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实干精神,对我国古代乃至当今社会工作、社会福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思想启示。l 这些思想仅是一种超时空的幻想,但这些美好的理想和有价值的思想对我国后来封建社会各朝代的慈善事业和救助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5、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历史演变A、早期强调个人的道德层面,主张个体的品德重于社会救济,认为个人的改变胜于社会正义。B、到20世纪初受到睦邻组织运动的影响,主张社会变迁和社会改革比个人改变更重要。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强调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C、20世纪40年代以后,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更加

11、关注社会工作者本身的道德操守;D、20世纪70年代以后深入讨论价值观和伦理问题,提出社会工作和其他相关专业之间的伦理联系E、近年来,社会工作与“风险社会”联系在一起。社会工作者要警惕自身和机构的局限性,并随时评估可能的道德风险与后果。 36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原则: 1.接纳接纳案主; 2.自决案主自决; 3.保密为案主保密。每条原则定义及如何理解运用答: 第137张PPT左右37处理价值困境的对照比较原则1、伤害到维持人类生命、健康、尊严时优于伤害到其他,如诚实、保密。(两害相权取其轻) 2、个人基本的幸福的权利优于他人的自决权,即案主的自决权不可以伤害到他人的基本的幸福。3、个人的自我决定

12、权优于其自身的基本幸福,只要处于案主的自愿,在咨询被充分告知以后,自决的尊重优于案主基本的幸福(生命、健康、教育、事业、财富、功名等等)4、当个人的基本幸福权利与法律、规定相冲突时,个人的基本幸福优先考虑。38社会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体现为什么关系(1)它是一种满足案主需求的关系。社会工作者以促进案主成长、发展和培养其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为己任,并为此提供适宜的态度与服务。(2)它是一种激发案主改变的新的力量源泉的关系。通过提供温暖、支持和安全感,消除案主的焦虑与不安,将全部精力用于积极的改变和调适。(3)它是一种互动、互补的关系。它不仅是案主与工作者之间态度与感受的交互反应的过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

13、,双方基于对各自角色的共识,案主坦诚地表达自己的问题和困难,工作者接纳其表达,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在这种互补的关系中,共同完成任务。(4)它是一种真诚的关系。工作者以真诚的态度面对案主,也鼓励案主真诚地表达自己。39保密的原则的方式包括?第147张左右40、社会个案工作的基本特点(1)社会个案工作是以专业知识和技巧为基础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之一。(2)社会个案工作的对象或案主是有问题的个人或家庭,注重个人或家庭的独特性。(3)社会个案工作注重并了解个人或家庭发生问题的内、外在原因。(4)社会工作者注重调动各方面的资源,特别是社会资源,以解决个人或家庭面临的问题。(5)社会工作者注重建立专业关系以开

14、展工作,注重取得案主的信任与配合(6)社会个案工作特别强调案主自决,社会工作者只是或只能从旁协助。(7)社会个案工作的目的是帮助个人或家庭摆脱困境,以达到与社会的良好适应。41、个案会谈与一般谈话的联系和区别个案会谈与一般谈话的联系或相似之处是:(1)谈话双方都是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交换意见、态度与感觉。(2)谈话双方都是面对面地相互影响。个案会谈作为一种专业谈话,和一般会谈又有着本质的区别:(1)个案会谈是一种有目的的谈话,其内容、程序、时间、地点经过了周密的设计与选择。(2)在会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角色不同,前者负有推动会谈程序的责任。(3)社会工作者是将会谈作为一种工作途径或工具

15、,通过会谈的形式向案主提供专业服务。(4)在个案会谈中,社会工作者的应对行动经过了详细计划。这种计划建立在经验的累积与对会谈规律的理论认识的基础上。(5)个案会谈作为一种专业会谈,不是娱乐活动。虽然为活跃会谈的气氛,有时会杂以少量幽默与诙谐的话题。42、行为治疗的基本特点1) 行为治疗的对象是个体的非适应性行为。2) 强调环境事件的重要性。3) 不对行为的潜在动因进行假设。4) 是一种系统的、可操作性很强的方法。43、列举几种行为治疗的具体方法l 放松训练l 系统脱敏疗法l 满灌疗法l 自我控制l 厌恶疗法l 强化法l 作业疗法44、艾利斯的ABC理论(1)艾利斯不同意行为学派的刺激反应理论,他认为刺激和反应之间还有一个有机体.人类行为受有机体对刺激的解释的影响,即:刺激有机体反应。(2)人的情绪困扰并非被某些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身的刺激所决定,而是决定于一个人的信念体系。(3)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和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