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工艺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9563665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工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工艺1.后张法预应力箱梁1.1.施工工艺框图详见“后张法预应力箱梁施工工艺框图”1.2.施工工艺说明.原材料检验.1.混凝土用原材料符合350Km/h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对原材料的要求。.2.非预应力钢筋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8)以及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97)的规定。对于HRB335钢筋碳当量0.5%。钢筋外观无裂纹、重皮、锈坑、死弯及油污等。钢筋有出厂合格证,外观检查合格后每批按铁路混凝土及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的要求抽取试样,分别作拉、弯复查试验。如有一项不合格,则加

2、倍取样,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不合格。.3.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为715.2,由供应商提供每批钢绞线的实际弹性模量值。每批钢绞线(不大于30t)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先经外观检查合格后,再按TB10210的要求作力学性能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4.钢配件采用普通碳素钢,其技术要求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88)的规定。外露的钢配件进行防锈处理,并符合设计要求。.5.锚具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要求,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锚垫板能安装密封盖帽。.6.制孔管道及泄水管采用金属螺旋管(以下简称波纹管)成孔,其性能符合JG/T3013要求。桥面泄水管及管

3、盖采用PVC管材料,性能符合GB/T5836.1和GB/T5836.2的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10002.0-1996)的要求。.钢筋加工及绑扎钢筋的堆放场地平整、干燥,在运输过程中防止锈蚀、污染和避免压弯,各类钢筋摆放做到使用方便,标识明确。钢筋对焊采用闪光对焊。定位网尺寸准确,并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定位网在专用胎卡具上焊制。钢筋按图纸尺寸进行下料和弯制。钢筋绑扎在制梁底模上进行,绑扎顺序为:先安装底板、腹板钢筋(支端模)穿波纹管(装内模)安装梁顶面钢筋。采用铁线绑扎与点焊钢筋骨架相结合的方法。桥梁表面下100mm处自身埋设有两边线路敷设的带状接地体(16的70um镀锌

4、非预应力钢筋),该接地体与所有预制混凝土内部的非预应力钢筋层相连(采用焊接),并在伸缩缝处和支柱处留出外露接地线端子。钢筋绑扎允许偏差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1桥面主筋间距及位置偏差(拼装后检查)152底板钢筋间距及位置偏差83箍筋间距及位置偏差154腹板箍筋的不垂直度(偏离垂直位置)15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设计值偏差56其它钢筋偏移量20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其抗腐蚀能力和抗压强度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梁体钢筋绑扎完成后穿成孔波纹管。波纹管与定位网绑紧、绑牢。浇筑前在孔道内穿入PVC管。成孔波纹管偏离设计位置允许误差:距跨中4m范围内4mm,其余部位6mm。.模板.1.制作制作的模板具有足够的

5、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且能多次反复使用。接缝平顺,模面平整,转角光滑,连接孔准确。模板的全长及跨度按图纸要求设置反拱及预留压缩量。模板制作施焊时,按照焊接工艺规定焊接,焊缝高度和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底模支座处平整度在1mm以内,两端支座高差在2mm以内,其余部位平整度控制在2mmm之内,沿纵向按二次抛物线预设反拱。侧模以4m为单元分片制作。端模加工、安装时保证锚穴位置准确。内模梁端变截面部分采用人工支拆,中间段为液压自动支拆内模。.2.模板的安装和拆卸钢模安装位置准确,连接紧密,模板接缝处密贴不漏浆。内模拼装成整体后用宽胶带粘贴各个接缝。外侧模拆模时通过顶压机构使侧模脱离梁体后再吊移。通过液压系统收

6、缩内模,采用卷扬机缓慢匀速将内模移出,拉出后由吊车分段吊走。及时拆卸滑道并清点各种配件。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50%以上;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箱内与箱外、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大于15,并保证梁体棱角完整。在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得拆模。.3.模板的使用规定新制模板进场后进行试拼,检查验收项目有:模板的各部位尺寸及几何形状、模板的稳定性、预埋件的准确位置、模板的强度和刚度、制造精度、表面平整度、连接牢固性及焊缝等。模板的验收由技术、物资设备、施工、安检人员组成验收小组对模板进行验收,做好验收记录,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1模板全长102底模板宽+5,

7、03底模中心线与理论设计位置偏差24桥面板中心线与底模板中心线偏离设计设计位置偏差105腹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106模板倾斜度偏差3 7底模不平整度2 mm/m8桥面板宽10 mm9腹板厚度+10 010底板厚度+10 011顶板厚度+10 0底模在正常使用时,随时用水平仪检查底板的反拱及下沉量,不符合规定处及时整修。清除底板表面与橡胶密封条处的残余灰浆,均匀涂刷隔离剂。.混凝土施工.1.配合比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选定是箱梁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根据其体积大、等级高以及泵送的特点考虑强度、弹模、初凝时间、工作度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试生产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对所选用的水泥、砂、碎石、活性掺

8、和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制作抗冻性融循环、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抗裂性、抗钢筋锈蚀性和碱-骨料反应性等混凝土的耐久性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入模前混凝土拌和物的含气量控制在2.533.54%。根据泵送混凝土的需要,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45min损失不大于10%,陷度控制在1420cm。.2.混凝土拌制混凝土在拌合时,按选定的理论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进行投料拌合,称量精度: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的用量为1%,粗细骨料的用量为2%(均以质量计)。投料顺序:先投入细骨料、水泥和掺合料,搅拌均匀后,加水并将其搅拌成砂浆,并向搅拌机投入粗骨料,充分搅拌后,再投入外加剂,并搅拌均

9、匀为止。每一投料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总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减水剂采用粉剂型,在施工前1418小时预先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溶液,粉剂在溶液中溶解均匀,无沉淀和结块。为充分发挥减水剂的作用,在拌和时其溶液与水同时加入。混凝土随拌随用,搅拌与泵送能力相互匹配。搅拌过程中,如因故障中断时,视停机时间决定混凝土是否使用。.3.混凝土运输采用泵送运输,泵送距离不大于混凝土输送泵允许最大距离。且起始水平段长度不小于15m。输送管路输送管路固定牢固,且不与模板或钢筋直接接触。向下输送混凝土时,管路与垂线的夹角不大于12。输送管在使用时先用水泥砂浆充分润滑;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输送管路分别采用湿帘或保温材料

10、覆盖。泵管其它要求符合JG/T3064的规定。混凝土保持连续泵送,必要时可降低泵送速度以维持泵送的连续性。如停泵时间过长,要清除管内混凝土,并清洗泵机。.4.混凝土灌筑灌筑方法:因混凝土体积较大,采用两端向跨中同时灌注。浇筑时分层连续推移,一次成型,其水平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先后两层混凝土的间隔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每跨梁的灌筑时间不超过6h。为控制灌腹板混凝土从底坡角处反涌现象,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做适当的停顿(具体时间由试验确定);二是在腹板底坡脚处设挡板。灌筑顺序:底板腹板顶板。斜向分层、水平分段,两侧腹板对称灌筑。振捣方法:采用侧振为主插入式高频振捣器为辅。插入式

11、高频振动棒采用垂直点振,不平拉,并防止过振,漏振。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严禁碰撞预留波纹胶管。振捣时间要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密实度。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5102530;模板温度控制在535。灌筑梁体混凝土时,混凝土下落距离小于2m,以免混凝土离析。禁止管道口直对腹板槽倾倒混凝土。在顶板混凝土灌筑后对桥面进行压面,要求坡度顺直,表面平整,平整度控制在5mm/m以内。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采取保温措施,并按冬季施工处理。.5.混凝土的检验与评定混凝土试件要求分别从箱梁底板、腹板及顶板随机抽取,每孔箱梁的抗压试件组数为14组;1组作为拆模依据,1组作为预张拉依据,1组作为初张拉依据,

12、3组作为终张拉依据,2组为28d抗压强度的随梁养护试件,5组为28d标养试件(稳定后为4组),1组备用;弹性模量试件为3组,试件组数共计17组。同配合比、同搅拌站,预制梁每20000m3(或不足20000m3)混凝土抽取抗冻融循环、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碱-骨料反应的耐久性试件各一组,进行耐久性试验。混凝土强度评定以一跨梁为验收批,执行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标准的规定。.6.梁体养护混凝土养护分蒸气养护和自然养护两个阶段。.6.1.蒸气养护阶段箱梁桥面施工完毕后,梁体立即用篷布遮盖,进行蒸汽养护,养护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其中静养4小时方可升温,升温速度不

13、大于10/h,恒温养护期间,梁体芯部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在60以内。降温速度不大于10/h。在养护过程中定时测温,并作好记录。蒸养期间及撤除保温设施时,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不超过15。.6.2.自然养护阶段蒸气养护结束后立即进入自然养护。自然养护时的桥面采用棉毡、海绵或麻袋等覆盖保湿,采用喷雾洒水对梁体进行保湿养护,梁体洒水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润湿为度。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洒水养护28天。当环境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洒水养护不少于14天。炎热天气采取边拆边盖、边拆边浇水的工艺措施。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梁体表面喷涂养护剂,采取保温措施,禁止对混凝土洒水。 .预应力施工.

14、1.工艺流程制束穿束预张拉初张拉终张拉端头钢绞线切割。.2.张拉设备.2.1.设备选用千斤顶:选用YCW2500/200型液压千斤顶。油压表的选用:精度不低于1.0级、最大读数为60MPa、表盘读数分格不大于1MPpa、表盘直径大于150mm防震型油压表。.2.2.设备计量标定张拉千斤顶、油泵、油压表配套标定(采用测力环或传感器),并做好标识,配套使用。千斤顶的校正系数在1.01.05之间。油压表校正有效期为一周,校正后的油压表用铅封封口。标定后的千斤顶正常有效期为一个月。油压表在下列情况重新进行标定:油表校正有效期超过一周;油表使用超过允许偏差;油表在使用时受到剧烈震动、冲击,指针不归零及失

15、稳者。.3.预施应力工艺流程:钢绞线下料钢绞线编束穿束张拉。预施应力按预张拉、初张拉和终张拉三个阶段进行。预张拉是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时带模进行,为不对梁体压缩造成阻碍,此时外模松开,只拆不移,内模拆除。初张拉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0%和模板拆除后进行,初张拉后梁体方可吊出台位。终张拉在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龄期不少于10天时进行。两侧腹板对称张拉,同束钢绞线由二端对称同步进行,张拉顺序按设计图要求进行,预施应力过程中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生产初期,进行管道摩阻、喇叭口摩阻等预应力瞬时损失测试,以保证有效预施应力值。.3.2 终张拉的一般操作流程00.2K(作伸长值标记,测工具锚夹片外露)K(静停持荷分钟)补拉至K(测伸长值,测工具锚夹片外露)锚固回油到0(测总回缩量、测工作锚夹片外露)。.4.质量控制梁体混凝土强度弹模达到设计值后开始张拉。为防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