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时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552681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8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第一单元第4课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 课时教学内容:四则混合运算(课本第10页例4)主备人:李红群修改及补充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0页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学情分析:例4是既可以用三步计算解决,也可以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因此教学例4时这样的算式两头乘除中间加减类型的算法,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特别是小括号

2、的使用还是第一次,采用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容易接受一些。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会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会说出小括号的作用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会说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说出小括号的作用。学习难点: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教学用具:教师: 题4主题挂图.学生: 学案 笔 本。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入题预习(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60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位游人呢?有多少人要派5位保洁员呢?

3、说出你是怎么想的?根据是什么?3、要求下午比上午多派几位保洁员,先要求什么?再要求什么?4、你会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二、展示交流获取新知出示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1)学生在展示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解读题意。解读每30位游人需要派一位保洁员时,需要明白两点;一是游人数与保洁员人数之间的关系,游人越多,派出的保洁员就越多,二是上午与下午派保洁员的标准一样,都是按每30人派一位保洁员。(2)让学生尝试展示交流分析数量关系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巡视是否会出现不同的解法。(3)注重交流

4、解题思路,当学生尝试解答后,要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如果学生说不出第二种方法,教师要给予适当启发。逐步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汇报:(1)27030-18030=9-6=3(名)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2)(270-180)30=9030=3(名)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学生进行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4)计算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先算小

5、括号里面的,体会小括号的作用。(5)要重视两种不同解法的对比,引导学生从思路上、方法上合解题步数上进行比较,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解题方法也不同。三、巩固运用促进内化1、做第11页的做一做。妈妈用100元先给玲玲买了一件冬衣,又给她买了一副手套,还剩多少钱?2、计算下面各题。(15+20)3 (59+21)(968)四、总结归纳建构提升 1、今天我们又学到什么新知识?你知道了什么? 2、到今天我们学过的运算顺序有: 板书设计: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1)27030-18030 (2)(270-180)30 =

6、9-6 =9030 =3(名) =3(名) 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作业设计:练习册第 页第 课时。必做: 选做:第5 课时教学内容: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主备人:李红群修改及补充教材简析:通过计算两个式题,这两个式题参与运算的数、排列顺序及运算符号都相同,但计算结果却不同,使学生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教材说明什么是四则运算,同时让学生结合具体混合运算式题,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学情分析:在前几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由于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这节课主要是整理含有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

7、的运算顺序。所以在课堂上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在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含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学习难点:1、感受小括号的作用。2、理解“0”不能做除数的道理。教学用具:中央资源,多媒体课件,计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入题预习1、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我们学会的 (1)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 ) 运算顺序有 (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 ( )

8、 (3) 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 ( ) 2、针对上面归纳的运算顺序,你能各举一个例子吗?3、请大家预习课本第11页的例5。二、展示交流获取新知1、展示问题一: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1)42+6(12-4)它的运算顺序是: 先算 (2)42+612-4 它的运算顺序是: 先算 2、展示问题二: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这是因为:3、展示问题三: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四则运算指的是:4、展示问题四: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最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哟!我来总结:5、展示问题五:通过这

9、几天的学习,你认为在计算四则运算式题时要怎样去做?我认为这样做:一要 二要三、巩固运用促进内化1、完成课本第12页的做一做1、2题。2、完成课本第14页的第4题。完成之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每一题你是按什么顺序算的。四、总结归纳建构提升今天我们对以往学的知识进行了总结,请你把所学的知识总结一下:这几天我们学会了: 板书设计:四则运算(三)(1)42+6(12-4) (2)42+612-4 =42+68 =42+72-4 =42+48 =114-4 =90 =110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作业设计:练习册第 页第 课时。必做: 选做:第6课时教学内容:有关0的运算,课本第13页例6。主备

10、人:李红群修改及补充教材简析:例6是有关0的运算。在第一学段,学生刚开始学习加减法,就认识了0,掌握了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明白了这些加减法的含义,随着知识的不断扩展,在学习乘、除法时,又认识了0在乘除运算中的特性,之后学生又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实际计算,进一步掌握了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体会到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本例题只是为了把分散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系统化,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整理概括知识的能力。学情分析:在前几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由于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这节课主要是整理含有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

11、、有0的运算。所以在课堂上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教学目标:1、能说出一些关于0的运算问题。2、知道“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3、了解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教学用具:中央电教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入题预习1、比一比,谁口算得又对又快。(1)100+0=(2)0+568=(3)078= (4)154-0=(5)023=(6)128-128=(7)076= (8)235+0=(9)99-0=(10)49-49= (11)0+319=(12)029=2、观察一下,上面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关于0的运算你知道了哪些?请同学们自己预习课第13页的内容,看你能学到些什么?二、展示交流获取新知1、问题一: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请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关于0的运算有这些:C2、问题二: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我还想问的问题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