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学设计》学习辅导1.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9549826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教学设计》学习辅导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三章教学设计》学习辅导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三章教学设计》学习辅导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三章教学设计》学习辅导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章教学设计》学习辅导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教学设计》学习辅导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教学设计学习辅导1学习目标 通过第三章的学习,同学们应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能正确说出教学设计的定义、目的、研究对象、系统方法和理论基础。2知道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步骤),能正确描述并画出教学设计系统过程的一般模式图,并能说明各成分之间的关系。3知道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能说明各个要素的含义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4知道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所包括的内容。明确学习内容分析的任务,掌握学习结果分类的方法和学习内容分析的一般方法。5知道初始能力、学习风格的内容,掌握学生特征分析的一般方法和依据,能正确地对学生进行分析。6知道学习目标分类的内容,掌握学习目标分析和编写的一般方

2、法,能正确使用ABCD法对学习目标进行阐述。7理解教学策略的概念和特点。理解产生式教学策略和替代式教学策略的内容及其优缺点。8知道制订教学策略的依据。9知道教学策略的设计程序,能依据教学理论中关于教学策略的三种理论,对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进行选择、决策和组合。 10知道加涅提出的九环节教学策略。11理解集体授课、自学(个别化教学)、小组教学三种教学组织形式及各自的优缺点。12知道各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和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并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合理选择和创新。13理解北京一师附小提出的创设“四个环境”的内容。能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创设“四个环境”。14知道选择教学媒体的方法和程序,

3、能合理选择、正确运用教学媒体。15知道教案的构成要素、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16理解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两种方法,并能对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分别进行说明。17知道评价的方法和评价的应用,能组织、完成教学设计的成果评价和改进教学设计工作。 基础知识1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2教学设计的目的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建构能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优化的教与学活动,实现教与学活动的最优化(相对而言),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

4、效率,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3. 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教学设计是把整个教学系统(包括课程设置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单元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过程、教学媒体材料等)作为它的研究对象。对于教师而言,运用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前准备工作和更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教学设计的任务教学设计的任务包括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两方面的设计。具体任务是:分析研究教学任务或教学问题(学习需要和学习内容),分析研究学习者的情况,并以可以操作的形式写出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选择相应的媒体,形成为特定教学目标服务的有效

5、的教学过程、形式和方法,构建实现教学目标的初步方案;对初步方案进行试用和评价,并根据反馈的信息作必要的调整,逐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相对而言)。5教学设计的指导理论教学设计的指导理论是关于人类学习心理的学习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般教学理论和人类传播活动的科学理论(传播理论)。这些指导理论是教学设计中分析、研究问题和正确决策的主要理论依据。学习理论:是指人类怎样学习的理论,旨在阐明学习如何发生,有哪些规律,是什么样的过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并揭示学习过程依据的心理、生理机制和规律而形成的理论。 传播理论:传播理论包括传播的信息、符号的理论,传播媒体理论,传播过程理论

6、,传播效果理论等。教育也是一种传播活动,是教师按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通过各种媒体,向学生传播知识、技能与思想意识的活动。因此,传播理论也是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过程的规律及其应用的理论。其研究的内容包括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内容的构成、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开拓三个方面。6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指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教”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教什么”;要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教”;最后,要

7、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教学设计可分为系统级、课堂级、产品级三个层次。课堂级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如一节课堂教学的设计。一般由教师自己进行,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设计的重点是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选择、改编和应用已有的媒体材料。设计的目标是有效的利用和整合现有的条件,有针对性的组织好教学工作,优化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7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和模式图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的内容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策略的制订;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根据教学

8、效果的反馈信息,对设计内容进行修改。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图请参见教材108页。8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四个基本要素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学生、目标、策略、评价构成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9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 学习需要分析:学习需要是指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与所期望达到的状态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学生目前水平与期望通过学习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学习需要分析是对差距进行系统化调查的过程,其内容包括:(1)调查研究,发现问题;(2)分析问题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以确认造成差距的真正原因和教学设计与消除差距之间的关系;(3)分析学习资源和教学、教

9、学设计可能受到的约束条件,认定需要的教学设计项目,并阐述教学的总体目标。10学习内容分析的任务 学习内容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学习内容分析的任务:一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二是揭示这些学习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然后按照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顺序安排出最佳教学顺序。11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结果有两种分类方法(1)加涅把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五种类型。(2)布卢姆把学习结果分为“认知、技能、态度”三类。教学设计一般采用加涅提出的学习结果的分类方法。 言语信息:作为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是记忆和陈

10、述知识的能力。即学生学完知识以后,应当具备记住知识并在需要的时候表述出来的能力。 智力技能:作为学习结果,智力技能是一种认识和思考客观世界并运用符号去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它使学生能够理解概念、规则,并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则进行逻辑推理,去解决问题。智力技能包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辨别能力、概念形成、规则形成、高级规则应用。 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学生用来指导自己学习的一种能力,是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核心成分。 动作技能:动作技能表现在迅速、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中,它是一种必须经过反复练习才能学到的能力。 态度:它是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虽然态度直接影响着行为,但是它并

11、不等于行为,因为一个人完全可能持有某种态度而不采取相应的行动,或有某方面行为却不说明态度。态度不是天生的,它的形成或改变需要通过与环境长时间的作用,所以,态度的形成也是一种学习的结果。态度包含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是五种学习结果中最为复杂的一种。12学习内容分析工作(分析学习内容的方法)学习内容分析工作主要有四方面内容:(1)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2)确定学习内容;(3)组织(或安排)学习内容;(4)进行初步评价。学习内容分析的目的:目的在于规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揭示和明确学习内容各组成部分的联系,为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基础,以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效度。13学习理论关于学习

12、内容组织的三种重要观点学习理论关于学习内容组织的三种重要观点是:(1)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螺旋式排列教学内容的观点。(2)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提出的直线编排教学内容的观点。(3)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逐渐分化和综合贯通的原则。 螺旋式排列教学内容即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提供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接触和掌握某门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机会,并随着学生在智力上的成熟,围绕基本结构不断深化内容,使学生对学科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有意义的理解。 直线编排教学内容即依据人们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层次,把教学内容转化为一系列学习的能力目标,然后按这些目标之间的心理学关系,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个别到综合的依照等级

13、排列学习内容。 逐渐分化指将学科的最一般和最概括的观念首先呈现,然后按细节和具体性逐渐分化;综合贯通是强调学科的整体性,学科内容不仅包括一个学科的概念和规则,同时也包括学科特定的结构和方法,将教材内容按纵向序列的形式和横向系列的形式组织起来。14学生特征分析的内容学生特征分析的内容包括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确定学生的初始能力、测定学生的学习风格。 学生的一般特征:学生的一般特征是学习中影响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特点,如学生的年龄、性别、年级水平、认知成熟程度、智能、学习动机、生活经验等背景因素。初始能力:初始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某一特定的学科内容时,已经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等,以及他们对这些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学生的初始能力包括技能和态度两个方面。确定初始能力的方法:一般性了解和预测(预测就是在新课程开始之前,用专门编制的试题测验学生,以了解学生的初始能力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比较客观、准确。) 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指对学生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