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中风雨操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9545799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3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中风雨操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镇中风雨操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镇中风雨操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镇中风雨操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镇中风雨操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中风雨操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中风雨操场可行性论证报告.doc(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XX镇中风雨操场建设工程项目 XX市XX镇中风雨操场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一二年四月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11.2承办单位概况11.3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21.4建设规模31.5拟建地点31.6项目投资41.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43.报告编制原则及范围54.建议5第二章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6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81.项目选址81.1场址现状81.2场址条件82.主要建设条件82.1自然条件82.2经济条件92.3文化教育条件9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111.设计依据及原则111.1设计依据111.2设计原则112.建筑设计方案112

2、.1总平面设计112.2平面设计122.3 立面设计123.结构设计方案123.1设计依据123.2设计荷载133.3结构设计133.4材料134.给排水设计方案144.1.设计依据144.2工程设计范围154.3给水系统154.4排水系统154.5管材选用164.6消防系统165.电气设计方案175.1设计依据175.2设计范围及分工界限185.3供配电设计185.4照明设计195.5电气消防205.6电气智能弱电系统215.7接地及安全215.8防雷系统22第五章 节能篇章241.编制目的和依据241.1编制目的241.2编制依据242.节能措施252.1建筑节能措施252.2机电设备节能

3、措施262.3照明系统节能措施262.4能源管理措施272.5节水27第六章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291.场址周边环境对项目的影响292.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的要求293.环境设计294.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304.1噪音污染防治措施304.2扬尘防治措施304.3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305.运营期内环境保护措施315.1建筑设计315.2废水的防治措施315.3 固体废弃物的防治措施315.4 噪音处理32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331.总体进度计划332.详细进度计划33第八章 招标方案原则、依据、条件341.招投标方案的原则342.招投标方案的依据353.招投标的实施354.项目招

4、标范围、组织形式、方式36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71.投资估算371.1估算依据371.2编制说明371.3投资估算372.项目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38第十章 项目社会效益评价39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40 IV 第一章 总 论1.项目背景1.1项目名称市XX镇中风雨操场建设工程项目1.2承办单位概况本项目承办单位为XX镇中心学校。1.3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近年来,市把发展义务教育的重点进一步落实到促进均衡、优质发展上,以“三项创建”,即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创建、标准化学校创建、特色学校创建;“五项工程”,即加强完小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爱心营养餐工程、农村中小

5、学食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组建推进“城乡互助、镇域一体 ”教育发展共同体为主要抓手,积极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全市已有23个镇乡(街道)分六个批次荣获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 ,总数继续位居绍兴市首位。XX镇的教育事业在最近几年有较大的发展,正积极创建绍兴市教育优质均衡示范乡镇。但是XX镇中体育设施较为落后,没有风雨操场。根据绍兴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建设标准(试行)第16条规定:“乡镇初中有300m以上的标准田径运动场,中心小学有200m以上的标准田径运动场;乡镇至少有一个能容纳2个班上体育课的体育馆或风雨操场”。为改善XX镇中办学条件,积极创建绍兴市教育优质均衡示范乡镇,使学校

6、的体育教学能更好地持续发展,经XX镇中心学校研究讨论,决定实施XX镇中风雨操场建设工程项目。1.4建设规模项目规划用地面积3363.2平方米,建设用地面积3220.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85.9平方米。风雨操场内布置乒乓球场、篮球场、主席台、体育器材室、化妆室等。风雨操场为一层框架结构,总高度13.50米,风雨操场四周可通风,顶部为网架结构,网架又分为一层筋结构和二层筋结构,可构成一个既美观、大方又有立体感的风雨操场。1.5拟建地点拟建项目位于XX镇中原篮球场地块。1.6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估算为300万元,所需资金由XX镇中心学校自筹50万元;申请省外来民工子女专项补助250万元解决。1.7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 号名 称单 位指 标一技术指标1规划用地面积平方米3363.22建设用地面积平方米3220.83退让道路面积平方米142.44建筑面积平方米1485.95容积率0.466建筑密度%43.3二经济指标7总投资万 元3008工 期月12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绍兴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建设标准(试行)(2)XX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9)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8、2006年第三版(10)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文件(11)统计年鉴市统计局3.报告编制原则及范围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设计方案、节能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实施进度计划、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效益评价等,并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实施的结论与建议,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供有关单位与部门决策参考。4.建议(1)尽快落实资金,制订资金使用计划。(2)尽快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保证项目按计划完成。(3)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建设。- 39 - 第二章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XX镇的教育事业在最近几年有较大的发展,但是体育设施较为

9、落后,全镇目前还没有风雨操场,达不到绍兴教育现代化乡镇建设标准。为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学校体育教学,突出特色,争创教育现代化乡镇,使学校的体育教学能更好地持续发展,XX镇中心学校研究决定并报请市教育局批准,建设XX镇中风雨操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项目的建设是加强XX镇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需要。随着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该校原有的田径场地已不能适应体育教学,日常训练需要。学校有义务保证学生合理的锻炼场地,以促进其身体健康,茁壮成长。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完善XX镇中体育教学场地,加强学校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第二,项目的建设是加强XX镇

10、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学校的基础设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XX镇中作为一所规模较大的初中,连基本的风雨操场都未能配套,教学硬件设施比较落后,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学校的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硬件建设走在全市的前列。但是XX镇的体育教育受到场地的严重制约。为了使学校的基础设施在高标准条件下达到整体化,使XX镇中的教育再创辉煌,为社会经济发展培育更多的人才,学校风雨操场建设势在必行。第三,项目的建设是争创“绍兴市教育基本现代化镇乡”和“绍兴市教育优质均衡示范乡镇”的需要。绍兴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建设标准(试行)第16条规定:“乡镇初中有300m以上的标准

11、田径运动场,中心小学有200m以上的标准田径运动场;乡镇至少有一个能容纳2个班上体育课的体育馆或风雨操场”。XX省万校标准化学校建设和绍兴市教育基本现代化镇乡创建对田径场地建设有明确要求,项目的建设可以满足“XX省万校标准化”和“绍兴市教育基本现代化镇乡创建”的需要。XX镇是市唯一一个创建绍兴市教育优质均衡示范乡镇单位。XX镇中心学校确认识绍兴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形势,根据创建要求及时准备,力争一次性通过市级评估验收。风雨操场的建设,可以改善XX镇中体育教学条件,不但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学校的长远发展,更有利于市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整个市教育的水平。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

12、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项目选址1.1场址现状拟建项目位于XX镇中原篮球场地块。该地块现状为空地,远离污染及易燃、易爆场所,地势较高,排水通畅,通风情况良好,选址自然条件十分理想。1.2场址条件项目所处位置工程地质、气象条件均较好,无不良地质情况,无恶劣气候条件,适合建造建筑。本项目根据XX镇中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详细规划进行建设,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项目建设区域内市政设施配套已完善,水、电、气、通讯、排水、排污等均可通过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解决。项目建设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均可就地解决,建设条件良好。2.主要建设条件2.1自然条件XX镇地处西南部,北距市区14.5公里,南离义乌中国小商品城

13、仅48公里,是的南大门,素有“婺越要冲”之称。全镇区域面积87.65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1个社区。XX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杭金衢高速公路、杭金公路、浙赣铁路和浦阳江依次纵贯全镇,其中高速公路和浙赣铁路在XX分别设有互通口和客货车站,便捷的交通进一步显现了区位优势,在现代人流、物流、信息流中,XX成了一个重要的节点,已跨入省级中心镇和市级六大组群中心镇行列。2.2经济条件XX镇综合实力较强,跻身“市六强、绍兴市十八强、XX省第六十一位”。工业是XX经济的主要支撑,其中制造业又是XX工业的主体,该镇围绕“依托工业区强合力,创新技术强活力,拓展外向强张力,扩张总量强实力”,立足发挥产业、区位优势

14、,XX镇党委、政府一手抓规模企业升级,一手抓中小企业培植,成效明显。XX镇亦是一个农业大镇。而发展效益农业,是XX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也是将XX建设成农业强镇的关键举措。通过抓宣传引导促进农民转变观念,抓基地建设带动农民调整结构,抓典型示范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完成“万亩土地整理,万亩低产田改造”工程,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2.3文化教育条件XX是重要的文教中心。“耕读传家”和“同文”学风声誉浩荡,占地800多亩的集镇教育区气势恢宏,集聚了省重点中专绍兴农校、省一级重点中学XX中学、省农业示范初中XX镇中、省示范小学XX镇小等一批现代化学校,尤其是XX中学(前身为同文中学),因培养了张秋人、宣中华等我党早期活动家和学生领袖而声誉卓越。XX镇先后被评为“市教育先进镇乡”、“绍兴市教育综合实力强镇”、“省教育强镇”。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1.设计依据及原则1.1设计依据(1)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5)城市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