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游戏《小跳蚤》.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9543508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音乐游戏《小跳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班音乐游戏《小跳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班音乐游戏《小跳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班音乐游戏《小跳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音乐游戏《小跳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音乐游戏《小跳蚤》.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音乐游戏小跳蚤小班音乐游戏小跳蚤 执教者:张 璐一、活动目标1、手指小肌肉活动,通过游戏活动了解不同身体部位的名称.2、体验音阶的上行和下行。3、体验听音乐玩游戏的乐趣.二、活动准备1、音乐;知识经验准备-小跳蚤三、活动过程1、导入:热身律动我的身体会响教师跟着伴奏有意识的控制旋律的节奏,让孩子根据节奏的快慢做相应的动作。2、手指变变变的游戏导入活动,变出小跳蚤引起幼儿兴趣。师:刚才你们玩的开心吗?那我们再来玩个手指游戏吧:一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呀,上爬爬下爬爬左爬爬右爬爬;两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呀,变成小跳蚤呀,上跳跳下跳跳左跳跳右跳跳。师:我刚才两个手指头变成了什么呀

2、?(小跳蚤)你知道小跳蚤是什么吗?(跳来跳去的,爬到身上会痒痒的)教师小结:小跳蚤是一种很小很小的小虫子,这小虫子不会飞,喜欢跳来跳去,爬来爬去.(师用两个手指在自己的身上爬了起来)2、通过游戏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的不同部位。(1)与幼儿互动,了解身体的不同部位。师:“看,我的小跳蚤还想到宝宝们的身上来爬一爬呢,看它爬到哪了?(师当“小跳蚤”爬到孩子们的身上,并快乐地和孩子们互动起来)。“小跳蚤”跳到不同幼儿的身上,并提问“在XXX的哪里?教师用“小跳蚤”爬到了孩子们的头顶、肩膀、腰、膝盖和小脚丫上。(2)以游戏环节,加强幼儿对身体不同部位的认识。师:“现在我要请孩子们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比比

3、谁的反应快,我用手指指出身体的不同部位,请你用最快的反应告诉我,准备好了吗。”(好啦)3、感受歌曲,体验音阶的上行和下行.(1)引导幼儿根据歌曲的节奏念歌词。师让“小跳蚤回到了自己的脚上问“看,小跳蚤又到哪里了?”,(老师脚上!)。师:“哈哈,它现在要爬咯,爬啊爬啊爬啊爬啊,看它爬到哪了?看看。你的小跳蚤是不是也爬到这里了?”利用伴奏带领幼儿边有节奏地念歌词,同时配合手指动作。幼儿跟念,并在最后一句“最后咬到了小脚丫”时轻轻地捏自己脚趾,并轻轻地发出“啊”的声音.!(每到歌词中的一个身体部位手指就停一下,观察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停在相应的部位,也可以问孩子们现在小跳蚤爬都什么地方了。)-利用伴奏

4、有节奏的念歌词两遍。(2)教师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上行和下行A、教师唱起歌曲小跳蚤,引导幼儿边听边做动作.B、引导幼儿跟着老师边唱边玩师:“听,我的小跳蚤都快乐地唱起了歌,你的小跳蚤快乐吗?(孩:快乐)“那让你的小跳蚤也快乐地唱起来吧!”4、玩小跳蚤游戏,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1)师幼互动师:“哈哈,我的小跳蚤很调皮,它呀还喜欢跳到快乐的宝宝身上,谁唱得最开心,我的小跳蚤就要到他的身上去爬一爬哦!”(2)幼幼互动 师:“现在我请孩子们找旁边的小朋友一起玩一玩,在他的身上爬一爬,看看你的小跳蚤是不是爬的特别厉害.”(2)分角色表演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只调皮的小跳蚤?谁想来试试?请到的小跳

5、蚤起立,去找你的好朋友身上爬一爬吧!小跳蚤爬到你身上时请你快乐地唱起来。(3)交换角色表演3、游戏结束:小朋友当小跳蚤到客人老师身上爬爬吧。歌词:爬呀爬呀小跳蚤,爬过膝盖还有腰,爬到我的肩膀上,爬上头顶站得高.现在它又往下爬,爬过肩膀到腰下,又到我的膝盖上,最后咬了小脚丫。啊活动反思:设计意图 小跳蚤这首歌曲选自奥尔夫音乐从头玩到脚的小班的内容,歌曲旨在帮助孩子们了解自己身体各部位的的名称,同时运用音阶的上行和下行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和听觉意识,小班第一个学期刚好是认识了解身体各部位,所以就选择了这个作品.这首歌曲看起来有点长,但是仔细一分析,其实就是一个音阶的感知练习,歌词也是爬呀爬到哪里

6、,突出身体的部位名称。通过游戏,帮助孩子发掘自己的身体运动能力,学会在游戏中思考和创造。整个教学活动中,”音乐、游戏”贯穿始终,让幼儿从中充分体验到音乐游戏给他们带来的愉悦之情。活动反思: 一、提问指向应恰当.在导入环节中,我提问“小跳蚤是什么?”孩子们虽能回答出我所预设的答案,但反思其指向性还是有误导成分的。“小跳蚤是在我们身上跳来跳去的,爬来爬去的”这是我所预设的答案,那么根据这个来反思提问应是“小跳蚤是怎么样的”,而不是“小跳蚤是什么”。活动中的提问和回应都极其重要,都要为目标所服务.那么我们在预设提问的时候,应更有明确的指向,从幼儿的思维角度出发,最大可能地发挥其效应. 二、学唱可分解

7、学习。 虽然学唱不是本活动的重点,但由于活动中幼儿的手部动作较多,且大多数时间都以游戏为主,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往往会顾着小肌肉动作,却忽略了嘴巴的学唱,所以设想在学唱时再适当预留一点空间,让幼儿留心听一听每一句歌词,引导幼儿分句来学唱,可能对之后幼儿跟着老师演唱歌曲帮助更大,幼儿掌握歌曲的程度也会更好一些。 三、应更多、更广地关注孩子. 在合作游戏的时候,有几名幼儿在犹豫选择谁做朋友,考虑到时间的紧迫,我急急地拉着几名幼儿坐下,忽略了孩子们的想法。虽然是小细节,但活动后反思,教师在活动中应敏锐地察觉孩子的需要,并适时地为孩子解决难题。在这时,如果我能用言语进行引导可能比行动更来得合适。 困惑: 在歌唱活动中,往往需要引导幼儿一遍一遍地反复学唱歌曲.平平淡淡的引导语会让孩子们在反复的过程中感觉枯燥、乏味,甚至影响歌唱的质量或没有阶梯式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何更好地使用情境性的语言进行引导,同时渗透层层递进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