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思想品德期中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953237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思想品德期中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下思想品德期中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下思想品德期中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下思想品德期中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下思想品德期中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思想品德期中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思想品德期中复习提纲.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思想品德复习提纲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 自尊心 1、什么是自尊?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尊的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2、自尊、知耻、虚荣的关系知耻与自尊二者的关系?自尊是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耻的人。 虚荣与自尊二者的关系?自尊是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虚荣心重的人

2、,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过分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他人有一点儿否定自己的意思,便认为失去了所谓的自尊而受不了。虚荣的表现:追求名牌服装;攀比心理;等等3、如何理解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为什么/必要性)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我们有责任去关心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4、怎样尊重他人?(方法/建议)尊重他人就要把他人看成同自己一样需要自尊。尊重他人就是关注他人的尊严,既要从欣赏、鼓励、期望的角度来善待对方,且不做有损他人的事情。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

3、人有礼貌,尊重他人劳动,尊重他人人格。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5、怎样赢得/获得他人尊重?(方法/建议)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养成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欣赏他人的智慧,感受自尊的快乐。对待批评议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尊要适度;对侮辱和诋毁要及时反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 自信心/我能行1、什么是自信?(定/含义)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2、自信的表现?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3、区别自信、自负、自卑(三者的特点)产生原

4、因特点、态度结果自信追求的目标是真实的,不会同别人过不去。实事求是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缺点。成功自负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达不到。过高估计自己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失败自卑不相信自己的潜力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不敢尝试失败4、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p25乐观。进取。专注。5、为什么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只有自信才能成功?/意义/重要作用/必要性)自负与自卑都是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远离成功;自信者有乐观、好奇、专注的良好心理品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自信有助成功,是成功的基石。6、怎样树立自信心?(方法/建议/怎样唱响自信之歌?)看到进步和

5、长处,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增强信心和实力;实力才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的支柱。做自信的中国人。7、为什么要树立民族自信心?(为什么要把个人的自信同民族的自信心结合在一起?为什么要做自信的中国人?)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8、怎样做自尊自信的中国人?(怎样同外国人交往?)做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在国际效中中地展示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做有损国格的事情。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 自立1、什么是自立?(定/含义)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2、为什么需要自立?(必要性/重要性/好

6、处/意义)我们终究要离开家庭和学校,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自立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如果不能自觉的锻炼自立能力,培养自立知识和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3、为什么不能依赖?(危害) 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4、自立、自主二者的关系。(怎样告别依赖)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有了独立自主的愿望,即自立的意识后

7、,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5、怎样培养自立能力?(怎样才能自立)从思想上认识到依赖的危害,主动告别依赖;学会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条件;立足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正如“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学会游泳,就在水中反复练习。”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 自强 1、什么是自强?自强,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2、自强(精神)的表现?p48 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3、为什么要自强(精神)(意义/重要性/必要性/作用)自强,进取的动力自强,成功的阶梯。自强不息

8、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4、怎样才能自强?(怎样培养自强精神/方法)理想,自强的航标;要自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能够战胜自己(弱点)的人,必定能自强。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发挥自己的特长、兴趣和爱好,确定自己的前进方向,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5、如何理解自强要从少年始?(为什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初中阶段是学习知识、涵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期。6、什么叫自弃?自弃的人为什么最终会一事无成?所谓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

9、求上进,不思进取。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 ,最终自然一事无成。第五课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1、挫折的含义?挫折,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2、造成挫折的原因?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多方面:如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 (自然因素);各种人为因素;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的缺陷等使我们遭受挫折(个人原因)。【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难免有挫折】3、对待挫折的三种态度及三种结果。 胆怯、懦弱的人;遇到挫折和困难,放弃目标,一事无成。 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不能坚持到底,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

10、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4、如何理解挫折是把“双刃剑”?(挫折的作用、对人生的影响?)挫折一方面使人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挫折后赢得的最宝贵的礼物是智慧。(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蚌病成珠”)5、怎样战胜挫折? (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3)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这是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4)会自我疏导。其方法有合理宣泄法、移情法、目标升华法等。第六课为坚强喝彩1、意志坚强的人有那些表现?p72 四段2、

11、为什么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坚强意志的作用/意义/重要性)坚强意志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 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 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4、怎样磨砺(培养/磨练)坚强的意志?(1)磨砺坚强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2)磨砺坚强意志,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3)磨砺坚强意志,应善于管理自己。(4)磨砺坚强意志,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有什么重要性、作用?)社会是由人集合而

12、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2、法律有哪些显著的特征?(为什么说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p85三个3、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4、我国法律的作用是什么?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其突出的表现为: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它还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法律具有保护作用:它是我们生活的“卫士”;是国家生活

13、的保障;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5、我们应如何对待法律?学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6、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 p91-927、犯罪的基本特征 p93 三个8、我国刑罚的种类 p94 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9、怎样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法犯罪?P98(1)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守法的人;(2)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有道德的人;(3)谨慎交友,防微杜渐,(4)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预防违法犯罪。10、不良行为发展为违法犯罪的启示: 答: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

14、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因此,我们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自律;加强道德修养,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拒绝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1、什么是未成年人?(定义/含义/保护对象)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2、为什么(国家/法律)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必要性)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3、专门保护未成年人法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4、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我国对未成

15、年人保护的四道防线):分别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5、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6、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7、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手段)有:(1)非诉讼手段,它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包括: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2)诉讼手段,俗称打官司,它是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8、诉讼手段可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P1089、我们要如何对待违法犯罪行为?我们要善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维护国家、集体、他人的合法权益,这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青少年在与其作斗争时既要勇敢,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