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9532225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书局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 隋朝的统一 1、隋朝: 杨坚 建立,他就是隋文帝,定都 长安 。 2、隋朝大运河(开凿目的、中心、南北四段、连接水系、意义。) (1)开凿目的: _为了加强南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 (2)这条大运河以 洛阳 为中心,北至涿郡,南抵余杭,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3)这条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 、通济渠、邗沟、_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 、黄河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五大水系。 (4)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第2课 “贞观之治” 1、唐太宗的统治措施: 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地方官的素质。经济上:继续推行均

2、田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民族关系上:坚决抵抗外族骚扰,加强国内民族间的友好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用人方面:重用贤才,虚心纳谏。 2 什么叫“贞观之治”?(P8) 3、文成公主入藏:吐蕃杰出的首领 松赞干布 统一青藏高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第3课 盛唐气象 1、女皇武则天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继续发展,其措施有:继续推行唐太宗时期的各项政策;重视农业生产;破格选用贤才;完善科举制度;重用庶族官吏。 2、 唐玄宗统治的措施:重用贤人,如姚崇、宋景;整顿吏治;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3、什么叫“开元盛世”?(P14) 4、长安的繁荣:城

3、内分坊和市,坊是官民住宅区,市是商业区。长安既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东方文化的中心。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1、唐朝的民族政策:(1)周边的少数民族:吐蕃、回纥、南诏、靺鞨.(2) 民族政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科举制度的确立 (1)确立:隋文帝时开始 分科 考试,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 ,标志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发展: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人数;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3)考试主要科目:进士科和明经科。 第5课 唐朝的对外关系 1、新罗: 在所有留学生中,新罗留学生的人数最多。 2、日本: 鉴真 是 唐玄宗 时期的高僧,他六次东渡日本,为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

4、贡献。 3、天竺:唐朝有很多僧人去天竺取经,影响最大的是玄奘,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第6课 隋唐的科学技术 1、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单孔大拱桥是赵州桥, 隋朝工匠李春主持修建。 2、雕版印刷术出现于 隋朝,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确切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后期印制的金刚经。 3、孙思邈 是隋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被后世尊称为“药圣”。第7课 隋唐的文化艺术 1、李白、杜甫、白居易及其诗歌风格、称号、代表作。 (1)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2)李白的诗歌风格是热情洋溢,豪迈奔放_,想像瑰丽。代表作有静夜思,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被后

5、人称为“诗仙”。 (3)杜甫的诗歌风格是语言凝练,风格沉郁,感情细腻真挚。代表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被后人称为“诗圣”。 (4)白居易的诗歌风格是质朴通俗,优美流畅。代表作有新乐府,长恨歌,琵琶行等 2、唐代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颜真卿 和柳公权。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多宝塔碑和玄秘塔碑,他们在书法史上有“颜筋柳骨”之称。 3、盛唐时期被称为“画圣”的是吴道子,其代表作是维摩诘像,绘画风格有“吴带当风”之说。第8课 北宋和辽、西夏的并立 1、北宋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将 赵匡胤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 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北宋加强中央

6、集权的措施: 政治上:将中央权力一分为三,以中书门下掌管行政,枢密院掌管军事,三司掌管财政,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地方长官由文臣担任。 军事上:实行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的政策;“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武将拥兵作乱,与中央对抗。 3、契丹的建立: 916年,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4、辽太宗统治时期,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5、宋辽议和:澶渊之盟内容。P41 6、西夏的建立: 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自立为帝,以兴庆为都城。 7、宋夏议和第9课 南宋和金的对峙 1、金的建立: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以会

7、宁府为都城,完颜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2、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P45 3、南宋的建立:赵构(宋高宗)、定都临安。 4、南宋抗金斗争:宗泽、岳飞(郾城大捷、岳飞被害) 5、南宋和金的议和内容 宋金分界线(P48)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宋时,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表现在: (1) 农业(耕地面积扩大,品种增加,农耕技术发达) (2) 手工业(丝织业,制瓷业,造船业) (3) 商业的繁荣(开封、杭州;海外贸易;最早的纸币北宋、四川地区、交子) 2、广州、杭州、泉州等地设有市舶司,负责管理海外贸易。第11课 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 1、城市的发展:坊市界限的打破,出现夜市。(

8、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2、衣食住行的变化 3、文化的发展和节日:瓦子和勾栏,节日(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等)第12课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统一全国 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 2、元的建立(忽必烈、以大都为都城)和统一,元灭南宋。 3、忽必烈巩固统一的措施 (1)行省制度 (2)对台湾、西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宣政院吐蕃地区;澎湖巡检司台湾和澎湖;土司制度西南和西部的民族聚居区) (3)重视农业生产 (4)开凿和疏浚大运河,并开辟海运航线 4、民族关系的新发展(民族融合,新民族回族)第13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 1、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对文明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宋代出现指

9、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和军事;南宋时,阿拉伯人把指南针传到欧洲。 3、唐代已发明火药,并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广泛用于军事,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南宋出现管形射击火器突火抢;元朝出现金属制作的火铳和火炮。第14课 宋元的文化艺术 1、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2、宋代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是词的兴盛。 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女)发扬了婉约词风;辛弃疾发展了豪放词风,代表作破阵子。 3、元曲:以杂剧为主;关汉卿(窦娥冤)、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 4、宋徽宗擅长花鸟画,创“瘦金体”书法。 5、张择端的

10、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开封的繁华景象,代表宋代社会风俗画的最高成就。 6、宋代书法: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北宋四大家”; 元代书法巨匠赵孟頫创“赵体”。第15课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1、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君主集权措施:改革机构和加强军权:地方废行省,设三司,直属中央;中央取消中书省,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制定律法,完善司法制度;八股取士;兴大狱,杀功臣宿将;抑止豪强,整顿吏治。 2、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有利于控制全国政局,抗击蒙古人的南侵,经营东北。 3、明成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削藩;设立内阁;重用宦官,设特务机构。第16课 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 一、经营蒙古和东北地区

11、1、明成祖五次亲征漠北,有效制止了蒙古势力的南侵,保障了边境安全。 2、设立奴儿干都司,统辖东北地区。 二、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扫平沿海的倭寇,保卫祖国边疆的安全(“海波平”),是一位民族英雄。 三、郑和下西洋(“三保太监下西洋”) 1、从1405年到1433年,(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远航,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意义(P90)第17课 清朝的制度与政策 一、清朝入主中原 1、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迁都北京。 2、清朝前期出现了“康乾盛世”的繁荣局面。 二

12、、清朝前期加强君权:顺治设内阁、翰林院;康熙设南书房;雍正设军机处(君主集权达到顶峰);乾隆废议政王大臣会议。 三、从海禁到闭关 1、政策:厉行海禁;颁布迁海令;四口通商;一口通商(指定广州十三行负责代理对外贸易); 严格限制外商活动。 2、影响:损害了中国经济发展,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拉开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第18课 清朝对边疆的经营 一、平定噶尔丹叛乱(蒙古) 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巩固了北部边疆。 二、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确立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创“金瓶掣签”制度(一种选举达赖、班禅的方式)。 三、统一新疆 乾隆帝平定天山南北

13、的准噶尔部与大小和卓(回部:天山南路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叛乱,统一新疆,由伊犁将军管辖全境。 四、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第19课 保卫疆土 奠定疆域 一、抗击沙俄入侵雅克萨之战 1、康熙帝时,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遏制了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入侵。 2、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规定了两国的东段边界。 二、台湾回归祖国 1、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 2、1683年,施琅率清军进驻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第20课 明清的科学技术 1、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2、明清北京城分宫城(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四重。 3、明代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4、明朝宋应星写成天工开物记载了当时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技术。第21课 明清的文化艺术 1、明清时期,我国小说进入创作高峰期 2、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的三国故事);施耐庵水浒传(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吴承恩西游记(玄奘取经);曹雪芹红楼梦(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3、明朝绘画:浙派、吴派; 清朝绘画:“四僧” 、“扬州八怪” 4、戏剧:汤显祖牡丹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