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52248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场所,无论教师怎样注意,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长期的教育内容,仅仅通过几个活动是不够的,它需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和渗透,例如:利用听故事“思杰走丢了”,让幼儿知道回家要等父母来界,决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每天喝牛奶时,请小朋友先试一试是否太烫。开门、关门时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门框上,吃饭时不嬉笑打闹、不玩筷子,上下楼梯时,扶栏杆有序的走等。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有机的渗透,对如何处理好教育活动与幼儿人身安全的关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游戏,它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主要的教学形式。但由于他们的身心

2、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在游戏活动中特别是户外的活动,则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所以,教师在活动前或活动中对幼儿有效的规则约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仅仅为了安全,完全避免幼儿参与集体活动或一味的降低游戏的难度,也是不利于幼儿成长的。日本有教育学家指出:“游戏活动要有一定的冒险性,如果没有,孩子无法真正形成回避危险的能力”。作为幼儿教师,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上同样有心理压力,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平安的度过一天,我们也会感到松了一口气。主题活动也好,生活中有机渗透也好,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们树立安全意识,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每个家

3、庭的幸福和快乐。故事背景: 主人公:芽芽,杂食者但胃口很细,总吃不胖,长的像根“豆芽菜”。聪明、可爱,喜欢“钻牛角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美猴王”。 故事情景: 芽芽是这学期新来的插班生,报名那天是他的爸爸带他来的。芽芽的爸爸一见我就恭恭敬敬地递上各种证件说:“老师,我孩子是个大皮蛋,要麻烦老师看紧了,尽量对他严格一点好了,再不行就打!”我看看芽芽:瘦长的脸蛋镶着一双小小的眼睛,鼻子、嘴巴浑身上下普普通通!习惯也应该差不到哪儿去吧!我摸摸芽芽的脑瓜儿微笑着说:“老师相信芽芽在我们幼儿园会表现的很出色的!”芽芽爸一直叫芽芽说话。芽芽就是一言不发。我暗自欣喜:这孩子脾气倔但内向,对他温柔一点应该很

4、快就会适应我们幼儿园的生活的。 事实告诉我,我真是太小看他了:开学第一节安全教育课上,我带领孩子们去实践走楼梯。正当孩子们都排着整齐的队伍一一挨着墙壁(靠右)下楼梯的时候,突然传来丫丫的尖叫声:“老师!芽芽超过中间的黄线往下跑啦!” “老师,芽芽走错啦!”顿时楼梯上一片沸腾。此时,有几个“老油条”也想超前,却因我一句话打消了这个念头:“随他,老师已经说过,谁要是走错了就重新走一遍。”我坦然自若,心里想着待会儿这孩子会一个人乖乖的重新走一次楼梯。孩子们顺利地学会了正确地上下楼梯。芽芽开始独自走台了,可是一次不对,两次不对,第三次我强忍着火气,表情温柔地说:“再来,老师相信芽芽这次一定能走好!”“

5、对,一定会成功的。”孩子们齐声鼓励道。可第三次他还是走出黄线了。“这么简单都不会!”“就是,就是。”霎时孩子们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我手拍三下,做了一个停的手势,示意小朋友们要安静。此时,我都怀疑芽芽是不是身体不平衡?“来,老师跟你一起走。”我拉着他的左手开始下楼。“挺好的嘛,再来秀一次!”他不耐烦的甩开了我的手就跑回活动室了。“芽芽!回来!芽芽!”我大声的叫他,他就是不回头。 故事结局: 事后我才知道:原来他是四川人,那天“出格”完全是在思考万一灾难降临,该如何才能让更多人更快的下楼梯。 细想:作为教师的我不该因为家长对孩子的一面之词或是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表现而排挤孩子。也不该为了幼儿

6、当前的安全,刻意的去规划出这道“独特的风景线”。更不该一味地顾及眼前的安全,而不断地阻止孩子的探索行为,却没有深入地去思考“走楼梯的安全”! 真的,有时候孩子就是我的老师!我喜欢这样的“老师”。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然而,他们的能力和体力都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对突发事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近期天气干燥,一天,我班的徐莹成小朋友突发流鼻血了,全班小朋友都围了上去,孩子们中有的在看,有的说:“告诉老师。”,还有个别的小

7、朋友去拿来小毛巾正要给她擦,甚至还有无动于衷的。老师及时发现了问题,采取了措施。同时产生了对幼儿安全知识的教育。引导幼儿在发现小朋友和自己出鼻血时,不要慌张,用手指按住鼻子上部,用湿的冷毛巾捂住额头,坐下休息一会儿。针对小朋友出鼻血的现象,引发我们开展一个全新的主题安全小卫士。并在一日活动中创设机会,通过同伴之间的互相帮助,使幼儿掌握出鼻血时的自救方法。这些生活活动不仅让幼儿获得安全知识,更能注重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的职责,然而,健康与安全不能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在生动

8、有趣的活动中孩子的安全意识增强了,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现在每个家庭就一个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全家人围着一个宝贝转,生怕出点什么差错!送到幼儿园,老师在面对这样的孩子,首先要无微不至地照顾好每一个孩子,同时最重要的还要保证孩子的安全!天气越来越暖和,每天来园的幼儿数基本上都能达到满员,户外活动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上午的户外活动,三个老师一起出去照应孩子,还比较有序,基本上能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可是午餐后的散步,一般都是一名老师带出去,另外两名老师收拾卫生,送餐具,这一名老师带着30多个孩子出去的确具有很大的挑战,这仅仅的一双

9、眼睛要想照顾到每一名幼儿,真的很难,照顾不到往往就容易出现你意想不到的问题,可是不带孩子出去活动又不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哎,矛盾啊!之前我自己想了一个自认为比较好的办法,故意让调皮的孩子当小班长留在活动室帮老师摆椅子摆桌子,一听说让自己当班长还是比较兴奋的,可是那点活他们一会就干完了,然后就趴在窗台上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在外面活动的孩子,当我带着出去活动的孩子回来时,他们会跑过来说:“张老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我们还没有出去玩呢?”我觉得那时的自己真残忍,后来我就把他们全部带出去,这样孩子们是玩得是很开心,可是安全又没有了保证,即使老师在活动室已经把各种规则讲得很清楚了,一玩起来早就忘耳后了

10、,经常得老师扯着嗓子喊:“*,你别跑,别摔着”,“*,别推小朋友”一天下来真是身心俱疲!到底怎样才能让孩子既能玩得开心又能保证安全呢?纲要中指出“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和生活活动,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虽然经过了一个学期的集体生活,但其自我保护能力仍较差,安全意识仍是薄弱的,还需进行培养训练。针对这一现状,制定了安全教育计划,具体措施如下: 1. 认真做好晨间接待和检查工作,检查随身是否带有不安全物品,并及时处理。了解幼儿当天情绪和身体状况,幼儿所服药品,要求家长注明姓名、药品名、剂量、服法。每天做好出勤登记,对缺席

11、(请假)的幼儿及时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向家长了解原因。对身体较弱的幼儿给予更多的关注,在季节变化时提醒幼儿注意及时穿脱衣物避免感冒。2. 幼儿生活活动时,老师时刻跟随,注意维持盥洗室的秩序,以免上厕所滑倒摔伤,幼儿洗手时不玩水,喝水时注意开水的冷热,避免烫伤。3.告诉幼儿不乱动电器、电源、活动时不推不挤,不作危险动作、不玩危险物品,不乱吃东西,不将异物塞入耳、鼻、口内等。告诉幼儿识别特殊号码的用途(如:110、119、120),并定期有计划的开展各种疏散演练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行为。4. 进餐时要求幼儿安静进餐,避免食物呛入气管,被热菜、热汤烫伤。午睡时不蒙头睡觉,并检查幼儿是否带

12、有异物(发夹、扣子、珠子、拉链等),发现并及时处理。幼儿服药时做到先查看吃药记录再喂药,以免误食,并做好全日观察记录的登记工作。5. 户外活动时,告诉幼儿不挤、不推、不追打,注意幼儿的衣着是否整齐,鞋带是否系好,以防摔跤。并在活动前检查活动场地、器械的安全,消除不安全隐患,确保幼儿安全、快乐的参与活动。6. 严格执行接送制度。提醒家长凭卡接送,卡丢失的应做好接人登记,并及时补办接送卡,谨防幼儿走失。7. 对班级的设施设备做到经常检查,及时排除班内不安全隐患,检查教室每一个角落,将危险物品放在幼儿触摸不到的地方。对幼儿的玩具、用具定期进行消毒,并登记。 8. 请家长积极配合班级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告诉幼儿一些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如:熟记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告诫幼儿不要轻信陌生人。 总之,把安全放在首位,对孩子要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我们将尽自己的一切能力保护好幼儿,让幼儿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