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后进生健康发展王杰.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9522192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促进后进生健康发展王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促进后进生健康发展王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促进后进生健康发展王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促进后进生健康发展王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促进后进生健康发展王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促进后进生健康发展王杰.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促进后进生健康发展早胜初中 王 杰所谓“后进生”就是行为习惯差,智力因素发展缓慢,在学习行为品质上有待挖掘和提高的学生。那么,如何开发后进生的智力因素,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使其健康发展呢?大家都知道: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一切,好习惯成就好未来。“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据此,我认为要促进后进生的健康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多从性格、气质、态度、习惯、兴趣、理想等方面入手,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及自立、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在对班上后进生的日常教育中,无论是在宏观上,还是微

2、观上,我都是从这些方面着手的,通过实践,大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了明显转变,都变得开朗、坚强、自信力了,态度也端正了很多。好习惯在逐渐养成,学习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我们班的王小博同学,这位同学家境很不好,加之他又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对学习生活丧失了信心,人显得很悲观,在我细致而耐心的教导下,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了彻底的转变,找回了学习的自信心,克服了自卑感,有了成就感。学习成绩由当初入校时的全班第52名,一下子跃升到全班第27名,其次,对后进生的教育,既要解惑,更要授道。而此“道”就是对后进生的教育技巧。对后进生的教育要遵循“多个别谈话,少秋后算帐;多沟通家长,少向

3、家长告状;多发现亮点;少批评指责;多诚恳帮助,少越俎代庖”的原则。这是一个很好的微观班级管理策略,能维护后进生的自尊心,找回自信心,发现良心,拥有善心,学会谈心,下定决心,能有悔心,占有慧心。久而久之,这种心理“攻势”总会凑效,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点我们班的姜苗苗可以说是一个转化的典型。她以前在班上经常因一些琐事和同学闹矛盾,学习、习惯都不是很好,其他学生都来向我“告状”,说她的不是。经过以上方法的的教育,她和“左邻右舍”的关系融洽了好多,学习成绩也大踏步上升,7门文化课在段考中由以前及格3门到现在及格6门,数学再差2分就能全科及格,在今年的全县读书展演活动中,她更是出尽风头,大家好像更喜

4、欢她了。相信在我这种耐心的教育方式和她个人的努力下,她的学习成就会更好,赢得的掌声会更多,自信心会更加的强固。其三,后进生的教育,老师应当以身作则,以行导之。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学生面前说话、办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换言之,你的一言一行决定着这些后进生的发展方向。你雷厉风行,处事果断,谈吐文雅,举止文明,严于律己,那么你的学生也会把你的这些好作风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为自己内在的品质。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纳“善言”,走“善道”,才会“日三省吾身”,才会拥有高尚的道德积淀,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自己的理想。

5、此之谓“上行下效”,譬如,:你要求学生养成不乱扔垃圾,弯腰拾垃圾的好习惯,那么你就要来一个“现身说法”,以身作则,以行导之,因势利导,这样就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培养了后进生的成就感,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对他们的发展也是不无裨益的。这一点我们班的韩国栋同学领悟的最得法,做得也最好,为此,在我的提名下,全班同学一致举手通过,推选他为我们班的生活委员,还亲切地称他为初一6班的“大总管”呢!其四,后进生的思考、表达、记忆、书写等能力一般都比较低,许多知识要经过反复教,反复记,反复强化,才能接受,因此课堂教学要有梯度,分层次施教,课堂上要多多照顾后进生,比如字词听写等一些简单问题的

6、作答,都应该把机会让给他们,课后应及时掌握后进生所反馈的信息,课外对其辅导尤为重要,多给他们开小灶,吃“偏心饭”,有的放矢地及时予以辅导,讲授时要直观,讲求技巧,讲求艺术,从细微处入手,培养他们认真谁写作业的习惯,有错必该的习惯,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等。最后,加强与后进生的情感交流,尊重后进生的人格,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后进生树立转化的信心,化“恨铁不成钢”为“炼铁成钢”,耐心期待,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反复抓,抓反复,相信后进生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将来一定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可塑”之才,“将帅”之才。参考文献:1.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主编:卢化栋,2009年第一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