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952218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同富裕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共同富裕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共同富裕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同富裕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分配制度,诚实劳动,合法致富。能力:正确认识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充分发挥知识、技术、资本、劳动、管理等活力,创造丰富的社会财富,实现共同富裕。知识:知道我国的分配制度,了解现行的分配制度的好处,清楚致富的好方法和全民怎样共同致富。教学方法:讨论式、启发式。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幅有趣的图片:图中画了一只很大的蛋糕,蛋糕上写着“国民收入总量”,众人都虎视眈眈的看着蛋糕。画外音:收入分配,蛋糕切大切小、切多切少,怎样分配,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那么我们国家怎样才能切好“蛋糕”,实现全民共同致富?这就是我

2、们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切好“蛋糕”,共同富裕环节二:你我共参与:阅读课本49页服装厂的材料,回答文中的两个问题:该企业都有哪些分配方式?(学生依据材料内容即可回答。)这些分配方式都是依据哪些生产要素分配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技术;管理等。)分析课本50页小明爸爸这一材料,想一想:小明爸爸的收入有哪些?分别来自于何种分配方式?(小明爸爸的收入有:工资、奖金、利息、股息;分别按劳动、技术、资金的贡献分配。)教师: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这就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原则,同时,同学们还可以看出:在各种各样的分配方式中,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占据主体地位,离开了劳动,很多收入都无法得到。因此

3、,按劳分配是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主体。另外,大家也可以看出:我国的分配方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学生: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师:这样的分配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学生:略。多媒体显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决定 适应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师:“蛋糕”做出来了,能不能采取“排排坐,分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式的平均主义做法,如果这样做会有什么弊端?你认为怎样分配才算合理?其理由是什么?(学生讨论,自由发挥,教师点评。)教师:提问现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分配

4、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最终目的是什么?学生: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环节四:共同富裕大家谈多媒体显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的表现。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邓小平教师: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宏伟目标?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甲方观点:在我国要实现共同富裕,那就必须是全体人民同时、同步、同等富裕,否则就不是共同富裕,而是贫富分化。乙方观点: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要实现共同富裕只能通过一部分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请1、2小组的同学代表甲方,3、4小组

5、的同学代表乙方进行辩论。教师:同学们,共富与先富是目标与手段的关系,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如果离开“先富”谈“共富”,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只能回到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如果离开“共富”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目标。诚然,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收入上的差异,为了防止收入过分悬殊,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国家采取了保护合法收入、取缔打击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政策。同时,我国的分配制度还在不断地改革和加以完善。教师:过上富裕的日子是每个人的愿望,但财富的取得要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要通过合法正当的方式,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请同学们为我们农民致富出些金点子。环节五:随堂小结,寄予希望教师:我国坚持一定能够实现(课本52页最后一个自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