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与课例分析.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9515976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与课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与课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与课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与课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与课例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与课例分析一、 背景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转变教学观念,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独立的认识和发现问题,养成思考与提问的习惯。促使学生改变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钻研,经历探究的过程,丰富探究的内容,把课内课外的知识结合起来,激发学习的兴趣。在初中苏科版教材里,设置了大量的实验,有探究的、有体验的、也有制作和观察的。如果这些实验全部要求学生去做,单靠课堂上的时间是不够的。所以教师应当把实验时间延伸到课前或者课后。作为一项作业让学生自己独立的在家中完成,然后由教师进行检查。这样不

2、仅能够节约课堂教学时间,还能够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科学素养。二、 教材分析大气压强是八年级苏科版教材第十章第三节气体的压强中的内容。大气压强虽然普遍存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善于观察,却并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所以我们应当设计一些巧妙的实验来证明它的存在。这方面的实验很多,如热水灌矿泉水瓶、塑料吸盘、马德保半球等等。这一节的安排是先组织学生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在此基础上进行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然后再进行大气压强的变化的教学。上面的内容可以安排在一节课完成,第二课进行“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教学”。这一节可以安排成两课时。三、 教学设计1、课前预习。内容如下:

3、作几个有趣的小实验,并完成实验作作业,实验作业的形式如下表所示。序号实验的名称操作方法与观察到的现象1覆杯实验在一个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轻轻盖住杯口,在慢慢翻转过来,观察纸片将 ,说明纸片受到了 作用,方向是 。2塑料吸盘实验把塑料吸盘沾上一点水,用力按在光滑的桌面上,在用力向上提,记录现象 ,说明塑料吸盘受到 ,方向是向 。3水浇塑料瓶在空的矿泉水瓶里面倒入一些热水,摇晃几下,再把热水倒出,然后迅速盖上瓶盖,用冷水浇,现象为 4注射器实验找一个注射器,把活塞推到底部,然后用橡皮泥封住口,用力向外拉,记录感觉 ,说明活塞受到了 作用。2、课堂实录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引入新课

4、进行大气压强数值的教学大气压强数值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变化课堂小结布置作业51、安排几个学生到前面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其他的学生进行交流。2、思考: (1) 什么叫大气?(2)大气受重力吗(3)大气会流动吗?板书:大气由于受到重力,对里面的物体会产生压强3、大气压强方向的教学4、。体验大气压强的大小教师演示马德保半球实验5、大气压强数值的测量(1)组织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实验介绍。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2)回答完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3)教师巡视(4)教师组织学生汇报结果并进行交流。5、有关大气压强的几个小计算一个房子的顶部面积为80平方米,试估算房子的顶部受到的大气压强的压力是多少?6、大气压

5、强变化的教学教师进行总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大气压强随天气的变化。大气压强随季节的变化。气压与液体的沸点的关系。教师就学生的实验进行小结观察实验与自己的进行比对也可以提问或补充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和液体的压强进行类比,找出大气产生压强的原因根据自己做的实验,归纳总结出大气压强的方向。观察实验的现象,并阅读有关的介绍。(1)为什么要封住口?(2)什么时候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怎样测量活塞的直径?(4)如何确定受力的面积?(5)大气压强的方向向哪个方向?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汇报结果、交流合作阅读托里拆利的实验介绍进行有关的计算自己阅读课本上的内容四、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由于在课前布置了一些实验作业,这样学生对大气压强也就不是太陌生了,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由于学生自己在课前完成了实验,所以在课堂上也能够大胆的发言,自信心也有了提高。2、 本节课我们主要安排了学生对如何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进行了探究。由于课前预习的成功,所以我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分组实验,使这一个难点得到了有效的突破,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