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终试卷.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9515578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终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2014学年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终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2014学年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终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2014学年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终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2014学年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终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终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终试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终试卷一、积存与运用:19分1、以下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糟蹋t 绮丽y 火燎lio燎 纷至踏来B、黑黝黝yu 曙光sh 埠头b 磕磕拌拌 C、憋气bi 虔(qin)诚 雄踞j 急不暇择 D、小气ln 斟酌zhn 皱缬xi 明眸善睐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人生要学会选择。在心存忧惧的时候,你是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还是_、愈挫愈勇?在怒不可遏的时候,你是一触即跳、以牙还牙,还是_、从容应对?在志得意满的时候,你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还是_、淡定超然?A、冷静运筹 振作精神 谦虚慎重 B、振作精神 冷

2、静运筹 谦虚慎重C、谦虚慎重 振作精神 冷静运筹 D、振作精神 谦虚慎重 冷静运筹3、解释下面文段中加点词2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够为外人道也。要: 绝境: 咸: 足: 4、 “我获得自由两个星期后,小人国的内务大臣告诉我:在外国人看来我们的国势显得很昌隆,实际上却被两大危机所苦。这段文字节选自国 作家 所写的小说 3分5、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

3、一项是(2分) 年老的母亲欣慰地看到使人陶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和令人兴奋的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很久没有回家的儿子忍不住哼起了那久违的家乡小调。A、灿烂的秋色和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B、母亲看到灿烂的秋色和欣欣向荣的景象。C、秋色和景象让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D、母亲看到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6、填入下文划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浮云、雷霆和闪电是兄弟。浮云,天天在天空游荡,飘来飘去;而雷霆和闪电却分秒必争,来去匆匆!为此,浮云取笑闪电:“瞧,我的生命多么长期,你的生命多么短暂!闪电没有反驳,只是积聚力量在瞬间间迸发出震惊世界的光电。雷霆在一旁听了,忍不住对浮云吼叫:“

4、亲爱的兄弟,请别忘记: A、同样的生命,有的留给大地的都是阴影,而有的带给世界的是光明! B、生命不在于是否短暂,而在于是否美好! C、当你懂得生命的意义时,就是生活对我们的最高奖赏!D、发出声音永远是有用的,因为它们可能会被听到并引发改变!7、仿照以下例句写一个与之结构相似、内容相近的句子。2分例句: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仿写:8、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请假条,存在两个问题,请指出并修改。3分请假条 因为雨路天滑,本人不当心摔倒,扭伤了脚,因此不能参加近期的体育锻炼活动和课间操。特此请假三天。恳请批准。此致敬礼 2011年4月14日张小华1这则请假条存在两处格式

5、上的错误,请指出。2分 2画线句子的语病,请修改: 1分二、阅读与欣赏:51分一阅读下面的词,完成7-8题。3分青门引 张先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9、对上面这首词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上阕说春将尽,花已残;下阕说风送号角使我惊醒,明月送来秋千影。B、天暖之感为“乍;天冷之感为“轻;风雨之定为“方:词人感触之敏锐,不但体现对天气变化的频繁上,更体现天气每次变化的准确上。C、“入夜重门静以虚境象征词人痛苦的心境:夜色降临,词人心情更加黯然繁重。D、结句指出溶溶月光竟然把隔墙的秋千

6、影子送了过来。词人写物只写物之影,但确实蕴含了隽永的词味。10、这首词描写了风雨、庭轩、残花等典型景物,渲染了凄冷、伤感的氛围,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2分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之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燕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晏殊。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

7、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假设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加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节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注释:阙下:殿下。择胜燕饮:择胜景之处宴饮。各为燕集:各自饮宴欢会。批除:御点上任。1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适值: 执政莫谕所因: 上益加其诚实: 卒至大用: 12、以下句中的“于与“荐之于朝廷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行者休于树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C、苛政猛于虎也 D、余将告于莅事者13、翻译以下句子(4分)惟殊杜门与

8、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2分)译: 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2分)译: 14、选文中的晏殊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分析。2分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4题。4分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而无论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坚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15、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答: 16、第段中“真正一词有怎样的表达

9、效果? (2分)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4分秋天的心 林清玄我喜爱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够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

10、不能分辨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还深入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

11、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坚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慢慢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稍微的风。天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同一个秋天。假设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秋天的美多少带点潇湘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