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教师用书.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9512337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171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教师用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教师用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教师用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教师用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教师用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教师用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教师用书.doc(1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教师用书致教师1第 1 章 走近细胞13 本章教材分析13 第 1 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16 第 2 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9 教学设计与案例 23第 2 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27 本章教材分析 27 第 1 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9 第 2 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32 第 3 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41 第 4 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44 第 5 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49 教学设计与案例 54第 3 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57 本章教材分析57 第 1 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61 第 2 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65 第 3 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70

2、教学设计与案例 75第 4 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77 本章教材分析77 第 1 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79 第 2 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81 第 3 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84 教学设计与案例87第 5 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89 本章教材分析89 第 1 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93 第 2 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98 第 3 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102 第 4 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106 教学设计与案例115第 6 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119本章教材分析119 第 1 节 细胞的增殖 124 第 2 节 细胞的分化 128 第 3 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1

3、32 第 4 节 细胞的癌变 136 教学设计与案例140第1章 走近细胞分子与细胞是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第一个必修模块。万事开头难,难在师生要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和学;难在达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难在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有机统一;难在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为后续必修和选修模块的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如果第一个必修模块学不好,会严重影响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本学科在您校高中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困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这里就学习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从编者的视角作一些介绍。同时就本模块的教学

4、提出一些建议,和老师们交流。由于本模块是三个必修模块的起始模块,有些方面说得较宽泛一点,既针对本模块的教学,对其他模块的教学,也有可参考之处。一、学习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众所周知,17世纪细胞的发现和19世纪细胞学说的建立,对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恩格斯说:“有了这个发现,有机的有生命的自然产物的研究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胚胎学才获得了巩固的基础。”人们通常称18381839年施旺和施莱登确立的细胞学说,1859年达尔文确立的进化论和1866年孟德尔确立的遗传学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而实际上,可以说细胞学说又是后二者的基石。当前,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细胞分子生物学,它是以细胞作为一切

5、有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出发,主要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因此,高中生物课程的第一个必修模块称为分子与细胞。其学习意义和价值如下。1.促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1)理解生命的物质性及生命物质的特殊性世界是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着的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奇妙而多彩的生物世界,其组成的元素和化合物,既与非生命世界有普遍的联系,又有重大的区别,尤其是组成细胞的有机分子,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具有多种生命功能的糖类和脂质。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又都是由特定单体构成的生物大分子,它们以碳链为骨架,成为细胞的结构基础,演绎着或简

6、约、或繁复的生命之歌。学生形成从分子水平上看待生命的物质性和生命物质的特殊性的认识,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极为重要。无论是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还是处理个人或社会事务,都需要有唯物的观点。(2)理解生命系统有许多层次,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由宏观到微观,大体说是由生物圈、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到个体;由个体、系统、器官、组织到细胞。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内还有各种结构及各类分子和原子)。客观世界是由许多大大小小,互相联系而又有区别的系统所组成的,系统都有它的边界,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组成,系统都有它自身的调控规律和发展、消亡的规律。就细胞而言,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各类细胞器的分工

7、合作是各组分的重要关系;细胞核是系统的控制中心,等等。如果通过细胞的探究,能使学生形成以系统论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世间万物,其益处不仅是学好生物学,还将广及其他。(3)理解生命系统的开放性,即要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高中生物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致教师奥地利出生的美国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on Bertalanffy, 19011971)创立了一般系统论。他的系统论思想源自其机体论(1928年的现代发展理论和1932年的理论生物学)。他强调生物的整体性、动态结构、能动性和组织等级,构成了一个系统,同时它又是一个开放系统,和其环境组成一个大系统。基于这样的认识,研究细胞这一基本的生命系统时,

8、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或者称之为细胞代谢),就是最核心的细胞生物学知识。生命活动的主动性、有序性和周围环境的统一性,尽在其中。生命系统的开放性,通过细胞生命活动的分析,能够深入到分子水平而比较透彻,而这些认识,又将是研究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这些层次的开放性的基础,也和遗传进化息息相关。用开放的观点审察自然现象和社会事务,具有普遍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价值。(4)理解细胞的生命历程,领悟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普遍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和规律,这既是运动的观点,也是辩证的观点。通过对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了解,将会具体而鲜明地形成这样的观点

9、。辐射开去,可见世界万物,都有其发生、发展、消亡的规律,人们可以认识、应用这个规律,让世界更美好。就对待生命而言,我们应该爱护生命、珍惜生命。在有生之年,让生命闪耀熠熠的光辉。简言之,上述4个方面:生命的物质性;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开放性;细胞的发生、发展和消亡,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第11页指出:“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生活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这与本文的叙述是并行不悖的,本文只是

10、更贴近教科书的体系安排的叙述方式。2.为学习其他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奠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第4页指出:“学生在学习了生物1(即分子与细胞)的内容之后,既可以学习生物2(即遗传与进化)的内容,也可以学习生物3(即稳态与环境)的内容。在修完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进行选修模块的学习。”课标的这一规定,反映了分子与细胞模块,是学习所有其他模块的基础,也反映了各模块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相互依存。没有扎实的分子与细胞的基础,难以学习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机制,进而难以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而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控,涉及到许多种类的细胞及细胞参与的分子机制。即使是群体生物学(从种群、

11、群落到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生物的关系,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其物质、能量、信息的运动,均离不开细胞的生理活动和相关的分子机理。因此,学好分子与细胞就为另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打下较好的知识基础,更不必说选修模块了。除知识基础外,能力基础的形成也很重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第8页,在课程的具体目标中,从能力角度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它们是:“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安排的实验、探究等活动占了全部必修模块的近一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此外,在学习本模块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领悟,都对后续模块的学习有重要影响。3.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1)本模块精选了若干重大科学发现的历史过程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需要科学历史的支撑,而不是说教可以达到的。为此,本模块选取了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与邹承鲁院士一席谈、细胞世界探微三例、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细胞的全能性等方面的历史,而且尽量展示其曲折和艰辛、继承和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