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选择.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9510437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离工程选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分离工程选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分离工程选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分离工程选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分离工程选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离工程选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离工程选择.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选择1、分离过程是一个(A )a.熵减少的过程;b.熵增加的过程 ;c.熵不变化的过程;d. 自发过程2、组分i、j之间不能分离的条件是 (C )a.分离因子大于1; b.分离因子小于1; c.分离因子等于13、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时( A )实现分离。a. 组成不等;b. 速率不等;c. 温度不等4、当分离因子( C )表示组分i及j之间能实现一定程度的分离。a. ij=1 ; b. sij=1;c. sij1 5.下述操作中,不属于平衡传质分离过程的是(C )a. 结晶;b. 吸收;c. 加热;d. 浸取。6、下列分离过程中属机械分离过程的是( D):a.蒸馏;b. 吸收;

2、c. 膜分离;d.离心分离。7、当分离过程规模比较大,且可以利用热能时,通常在以下条件选择精馏法( B):a. 相对挥发度1.05; c. 相对挥发度1.5。8、以下分离方法中技术成熟度和应用成熟度最高的是(C ):a. 超临界萃取;b. 吸收;c. 精馏;d. 结晶。9、工业上为提高分离或反应效果,常把不同的过程进行组合,以下不属于反应过程与分离过程的耦合的是(C ):a. 化学吸收;b. 在精馏塔里进行的由甲醇和醋酸制备醋酸甲酯的过程;c. 分离沸点相近的混合物的萃取结晶过程;d.催化精馏过程。10、约束变量关系数就是( D)a. 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b. 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c. 独

3、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d. 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11、每一单股进料均有( C)个设计变量。a. c ;b. c +1;c. c +2;d. c +312、一般吸收过程,可调设计变量数为( C ):a.5个;b.4个;c. 1个;d. 2个13、绝热操作的简单平衡级设计变量数为( B ):a. 2c +3个;b. 2 c +4个;c. c +5个;d. 2 c +5个。14、多组分精馏装置的可调设计变量数与进料中组分数的关系为( ):a.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增加;b. 随进料中组分数的增加而减少;c. 与进料中组分数无关;d. 以上三种关系都不成立。15、平衡常数计算式

4、 在( )条件下成立。a. 气相是理想气体,液相是理想溶液;b. 气相是理想气体,液相是非理想溶液;c. 气相是理想溶液,液相是理想溶液;d. 气相是理想溶液,液相是非理想溶液;16、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 )a. 易挥发;b. 难挥发;c. 沸点高;d. 蒸汽压小17、当汽相为理想气体混合物,液相为非理想溶液时,其汽液相平衡关系为( )A.pyi=pi0xi;b.ivpyi=i0pi0xi;c.pyi=ipi0xi;d.pivyi=piLxi 18、关于溶液的蒸气压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a. 只与温度有关;b. 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c. 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

5、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d. 与上述因素均无关19、当把一个气体溶液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A ) a. 露点;b. 临界点;c. 泡点;d. 熔点20、计算溶液泡点时,若,则说明( )a. 温度偏低;b. 正好泡点;c. 温度偏高;d. 正好露点21、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由物料组成计算出的,且,该进料状态为( )a. 过冷液体; b. 过热气体; c. 汽液混合物;d. 饱和液体22、进行等温闪蒸时,对满足( C )条件时系统处于两相区a.TBT;c. TDTTB; d. TB=T23、系统温度小于泡点时,体系处于( B )a. 饱和液相;b. 过冷液体;c. 饱和汽相;d. 汽液

6、两相24、闪蒸是单级蒸馏过程,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 B )a. 很高;b. 较低;c. 只是冷凝过程,无分离作用;d. 只是气化过程,无分离作用25、下列哪一个过程不是闪蒸过程( D )a. 部分汽化;b. 部分冷凝;c. 等焓节流;d. 纯组分的蒸发26、等焓节流之后( C )a. 温度提高;b. 压力提高;c. 压力降低,温度也降低;d. 有气化现象发生,压力提高27、下列分离过程可看为等焓过程的是( D )a. 精馏;b. 吸收;c. 等温闪蒸;d. 绝热闪蒸。28、在多组分精馏计算中,最小回流比的计算公式中的值,可有多个根,正确的根应是( C )a比轻关键组分的a值大的值b比轻关键组分

7、的a值小的值;c大于重关键组分的a值,而小于轻关键组分的a值d与轻重关键组分的a值无关29、在多组分轻烃精馏计算中,最少理论板数的大小( A )a与原料组成无关b原料中含轻组分越多,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越少c原料中含轻组分越多,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越多30、当蒸馏塔的回流比小于最小的回流比时( B )a液相不能气化b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c气相不能冷凝d无法操作31、当蒸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D )a提高进料量b降低回流比c提高塔压 d提高回流比32、当蒸馏塔的在全回流操作时,下列哪一描述不正确( D )a所需理论板数最少b不进料c不出产品 d热力学效率高33、吉利兰关联图,关联了四个物理

8、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不是其中之一( D )a 最小理论板数b最小回流比c理论板 d压力34、下列关于简捷法的描述那一个不正确( D )a计算简便b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c所需物性数据少d计算结果准确35、当萃取精馏塔的进料是饱和气相时( C )A 萃取剂从塔的中部进入 B 塔顶第一板加入C 塔顶几块板以下进入 D 进料位置不重要36、当萃取精馏塔的进料是饱和气相时( C )a萃取剂从塔的中部进入b塔顶第一板加入c塔顶几块板以下进入 d进料位置不重要37、萃取塔的汽、液相最大的负荷处应在( A )a塔的底部b塔的中部c塔的顶部38、关于恒沸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哪一个不正确( B )a恒沸剂用量不

9、能随意调b一定是作为塔顶产品得到c可能是塔顶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39.如果二元物系,A120 ,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d. 不确定。 40.关于萃取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 D ) a. 气液负荷不均,液相负荷大;b. 回流比提高,产品纯度提高; c. 恒摩尔流不太适合;d. 是蒸馏过程。41.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d. 不一定。42.萃取精馏时若饱和液体进料,萃取剂应该从( ): a

10、. 精馏段上部; b. 进料级; c. 精馏段上部和进料级;d. 精馏段下部。43.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则有较纯组分的产品应从( B ) a. 塔釜得到;b. 塔顶得到; c. 可能是塔项得到,也可能是塔底得到; d. 视具体情况而变。44、易吸收组分主要在塔的什么位置被吸收( )a塔顶板 b进料板c塔底板 d不确定45、下列哪一个不是等温吸收时的物系特点( D )a被吸收的组分量很少 b溶解热小c吸收剂用量较大 d被吸收组分的浓度高46、关于吸收的描述下列哪一个不正确( D )A 根据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 B 适合处理大量气体的分离C 效率比精馏低 D能得到高

11、纯度的气体47、当体系的yi-yi*0时( B )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48、当体系的yi-yi*=0时( D )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49、下列哪一个不是吸收的有利条件( A )a提高温度b提高吸收剂用量c提高压力d减少处理的气体量50、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吸收因子的物理量( D )a温度b吸收剂用量c压力d气体浓度51、平均吸收因子法( C )a假设全塔的温度相等 b假设全塔的压力相等c假设各板的吸收因子相等52、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 A )a塔的底部 b塔的中部c塔的顶部 d不确定53、在吸收操作过程中

12、,任一组分的吸收因子AI与其吸收率i在数值上相应是( )aAii d不确定54、下列哪一个是吸收的有利条件( C )a提高温度 b减少吸收剂用量c提高压力 d增大处理的气体量55.下列关于吸附剂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 C )A分子筛可作为吸附剂 B多孔性的固体C外表面积比内表面积大 D吸附容量有限56、下列关于吸附过程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 C )A很早就被人们认识,但没有工业化 B可以分离气体混合物C不能分离液体混合物 D是传质过程57、下列哪一个是机械分离过程( D )a蒸馏 b吸收 c膜分离 d离心分离58、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 C )a蒸馏 b吸附 c膜分离 d沉降59、下列哪一个是

13、平衡分离过程(A )a蒸馏 b热扩散 c膜分离 d离心分离60、设计变量数就是( D )a设计时所涉及的变量数b约束数c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和d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差61、当把一个溶液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叫作( C )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62、当把一个气相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时的温度叫作( A )a 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63、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 D )a饱和液相b过热蒸汽c饱和蒸汽d气液两相64、系统温度大于露点时,体系处于( B )a 饱和液相b过热气相c饱和气相d气液两相65、系统温度小于泡点时,体系处于( B )a 饱和液相b冷液体c饱和气相d气液两相66、闪蒸是单级蒸馏过程,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 B )a很高 b较低c只是冷凝过程,无分离作用d只是气化过程,无分离作用67、等焓节流之后(D )a温度提高b压力提高c有气化现象发生,压力提高d压力降低,温度也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