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溶解》幼儿小班说课稿.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9506872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趣的溶解》幼儿小班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有趣的溶解》幼儿小班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有趣的溶解》幼儿小班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有趣的溶解》幼儿小班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有趣的溶解》幼儿小班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趣的溶解》幼儿小班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趣的溶解》幼儿小班说课稿.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趣的溶解幼儿小班说课稿 有趣的溶解幼儿小班说课稿 制定意图: 水关于孩子们来说永远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能看到孩子们把东西放到水里去,或是冲或是洗,玩的不亦乐乎。因此,依据幼儿的这一兴趣,我选择了“做果汁这一科学活动。原先的活动目标是要求孩子能掌握正确做果汁的方法和知道溶解这一现象。我觉得这个目标太过简单,与实际生活也没有太多的联系,对孩子来说太过局限,也没有太多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重新思索了活动目标和活动制定。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的世界是他自己去探究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纳了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

2、操作、自己观察来获得溶解的知识,除了可以溶解的东西外,我还准备了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可溶于水的物品,也是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来得知生活中有些东西可以溶于水,有些不可以。除了自己动手操作外,我还加入了说的环节,让幼儿大胆将自己的探究结果用语言表述出来,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边操作边观察“做果汁的.过程了解溶解的现象,并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2、能独立进行溶解探究活动,并能用语言大胆讲述自己的探究结果。 3、对溶解现象产生兴趣。 活动重点: 通过边操作边观察“做果汁的过程了解溶解的现象,并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活动难点: 并能用语言大胆讲述

3、自己的探究结果。 活动过程: 一、出示果汁,直接导入。 1、出示果汁。 师: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做的吗?幼儿自由讲述2、介绍操作材料。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果汁粉、勺子、装有水的杯子,过一会请小朋友用你们说的方法去试一试。 二、幼儿操作做果汁,了解溶解。 1、幼儿做果汁。 师:在小朋友身后的桌子上呢,我准备了一桌四个小朋友的位置,每个小朋友一个杯子,一把勺子,在做果汁时每个小朋友只要用勺子舀一勺果汁粉放到杯子中哦,在用勺子搅拌的时候请你看一看果汁粉和杯子中的水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小朋友快去试一试、看一看吧! 2、品尝果汁。 师:小朋友你们的果汁做好了吗?果汁粉和杯子中

4、的水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呀?我们一起来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吧!一口把它全部喝完。 3、交流现象、了解溶解。 师:你们喝得果汁水是什么味道的呀?这么好喝啊!刘老师也想来尝尝,谁愿意来帮刘老师也做一杯果汁?我请坐的最神气的小朋友。 幼儿演示做果汁,师讲解师:咦?果汁粉怎么不见了?你怎么知道的? 准备一杯白来水进行对比师:我们来看看,本来的水是什么颜色的?放了果汁粉的水又变成了什么颜色呀? 小结:哦!果汁粉放到水里变成了果汁水的这种现象,我们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溶解。叫什么?请几个幼儿起来说说溶解三、幼儿第二次操作,探究不同的溶解物质。 1、出示调查表,进行推测。 师: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是不是所

5、有的东西都会在水中溶解呢?老师这里还有几种不同的东西,你觉得他们会在水里溶解吗?我们先来猜一猜出示表格。 师:这是一张调查表,我们先一起来把小朋友们猜的记录在表格里。熟悉调查表2、幼儿操作,验证自己的推测。 师:你们猜的对吗?和刚刚一样,一桌四个小朋友,自己动手去后面的桌子上试一试吧,看看到底哪些东西在水里会溶解?哪些不会在水里溶解? 3、交流。 师:请小朋友拿好自己的杯子坐到小椅子上,现在请小朋友把你刚刚发现的告诉我们吧!你把什么东西放在水里了?他溶解了吗? 四、延伸活动。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好多东西是可以溶解的,也有好多东西是不可以溶解的,小朋友们可以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们一起去观察或者

6、动手试一试,然后把发现的结果来告诉我们的好朋友,好不好? 科学有趣的溶解小班教案 科学有趣的溶解小班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照自己必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有趣的溶解小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科学有趣的溶解小班教案1 制定意图: 生活中有很多琐碎的事情,其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科学现象。如:“糖和盐不见了这一活动作为小班的幼儿,也是常常见到的,但幼儿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这种现象。此活动提供给幼儿施行操作机会,既满足幼儿动手操作探究的欲望,又能在活动中让幼儿充分的去发现问题,积存经验。如:幼儿在活动中

7、观察溶解过程和了解溶解现象,激发了幼儿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发现糖和盐能溶解于水的现象,同时发现搅拌能加快溶解。 2、使幼儿知道有的物体在水里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里不能溶解。 3、培养幼儿对溶解这一现象产生好奇心和激发幼儿产生深厚的观察兴趣。 4、学会积存,记录不同的探究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一个杯子,一把小勺。 2、每组一个大盆、一把大勺、抹布两条。 3、实验材料:白糖、红糖、盐、奶粉、果汁粉、大米、大豆、石子、温水。 活动过程: 一、情景故事“小鸭子买糖导入。 1、故

8、事内容:一只小鸭子相帮妈妈做事,妈妈让她帮忙买一袋白糖,小鸭子答应了。小鸭子高高兴兴地买了白糖,到了河边,一不当心,把糖袋子弄破了,糖都撒倒了河里,小鸭子会游泳,赶忙到河里去捞,可是她在河里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白糖,小朋友你知道白糖到哪里去了吗? 二、实验操作:溶解现象。 1、教师示范实验一:观察糖在水里的溶解现象。 小朋友想一想,小鸭子袋子里的白糖和盐哪儿去呢?河水里去了先用小勺舀一勺白糖放入空杯子里,让幼儿看看杯子里的白糖颜色和形状。白色的、颗粒状。让幼儿尝尝温水的味道,是无味的。再向盛白糖的杯里倒入温水,让幼儿观察白糖在水里,教师用小勺搅拌几下,这时幼儿观察,白糖有啥变化?白糖不见了那白

9、糖到哪儿去了呢?跑到水里了让幼儿尝尝杯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变甜了教师小结:白糖在水里过一会不见了,水变甜了,我们就说白糖在水里溶解了。 (二)幼儿操作进行实验。 1、熟悉操作材料。教师介绍桌面上的材料。红糖、果汁粉、大豆、大米、石子、奶粉、温水、杯子、小勺子、盆子、大勺子、抹布等2、幼儿动手操作实验,进一步探究。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老师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杯子、一把小勺。每组都有好多实验材料放入碗里,一大盆温水,一把大勺。操作实验时自己自由选择一样材料放入杯子里,每组的小朋友所选的材料应不同,在向杯里倒入温水,用小勺搅拌,看这些东西在水里是不是像白糖和盐一样,在水里就不见了,溶解了。操作时要

10、注意互相合作,不要争抢。 教师提醒幼儿把盛有在水里能溶解的东西的碗放在老师桌子的左上角,把盛有在水里不溶解的东西的碗放在老师桌子的右上角。 每组选两名幼儿,说说各组实验探究结果。(谁在水里溶解,谁在水里不溶解。)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都发现了有的东西能在水里溶解,有的东西不能在水里溶解。 三、各种糖的试验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糖呢,你在吃过什么糖? 老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糖,请小朋友来试一试,他们在水里会不会溶解呢? 幼儿实验,说一说做一做,最后请幼儿把糖水喝掉。 四、活动结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像糖和盐这样在水里能溶解的东西有好多;像大豆、大米、石子这样在水里不能溶解的东西也有好多。在生活中,请小

11、朋友们观察哪些东西也能在水里溶解,与你的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升。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 这样的自由探究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科学有趣的溶解小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发现糖和盐能溶解于水的现象,同时发现搅拌能加快溶解。 2、使幼儿知道有的物体在水里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里不能溶解。 3、培养幼儿对溶解这一现象产生好奇心和激发幼儿产生深厚的

12、观察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究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杯子假设干、筷子假设干。 2、实验材料:白糖、小米、盐、沙子、红糖、石子、温水。 活动过程: 一、情景故事“小鸭子买东西导入。 故事PPT内容:有一只小鸭子非常懂事,老是帮妈妈干活。有一天,鸭妈妈让她帮忙买一袋白糖和一袋米,小鸭子答应了。小鸭子高高兴兴地买了白糖和小米,到了河边,一不当心,把装糖和装米的袋子弄破了,糖和米都撒到了河里,小鸭子会游泳,赶忙到河里去捞,可是她在河里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白糖,但是小鸭子找到了米。小朋友们,

13、你们想一想为什么白糖找不到了,米还能找到? 二、实验操作:溶解现象。 (一)教师示范实验 1、观察糖和米在水里的溶解现象。 老师做实验,小朋友们观察。 (1)先用小勺舀一勺白糖放入空杯子里,让幼儿看看杯子里的白糖颜色和形状?。(白色的、颗粒状)教师拿出一杯清水让一位幼儿尝尝温水的味道?(无味的)再向盛白糖的杯里倒入温水,让幼儿观察白糖在水里,教师用小勺搅拌几下,这时幼儿观察,白糖有啥变化?(白糖不见了) (2)让幼儿尝尝杯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变甜了) (3)教师小结:白糖在水里过一会不见了,水变甜了,我们就说白糖在水里溶解了。 (4)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米,让幼儿观察米放进水里怎么样了?

14、(还能看见、不溶解) (二)幼儿动手操作实验,进一步探究。 出示(盐、红糖、小石子、沙子图片)这些东西会不会溶解呢? (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老师将小朋友分成四个组,每个组的实验材料都是不一样的。每组小朋友都有一个装有实验材料的杯子、一根筷子。等老师帮忙倒入水后,幼儿用筷子搅拌,看这些东西在水里溶解了还是没有溶解。操作时要注意当心搅拌,一只手抓住杯子,一只手进行搅拌。 1)介绍活动材料,让幼儿知道实验材料的名称。 2)让幼儿做小实验,观察结果如何。 3)请做实验的幼儿说一说你水里放的是什么?溶解了没有?激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在溶解的材料图片下面划对勾,没有溶解的材料图片下面划

15、错误) 3、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都发现了有的东西能在水里溶解,有的东西不能在水里溶解。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可以溶解,也有许多东西不可以溶解,小朋友们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发现。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升。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究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科学有趣的溶解小班教案3 制定意图: 生活中有很多琐碎的事情,其中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科学现象。如:“糖和盐不见了这一活动作为小班的幼儿,也是常常见到的,但幼儿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这种现象。此活动提供给幼儿施行操作机会,既满足幼儿动手操作探究的欲望,又能在活动中让幼儿充分的去发现问题,积存经验。如:幼儿在活动中观察溶解过程和了解溶解现象,激发了幼儿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