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赵州桥[10].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9504352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 赵州桥[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9 赵州桥[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9 赵州桥[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 赵州桥[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 赵州桥[10].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 赵州桥教学目标: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雄伟、创举、坚固、美观、遗产”等23个词语。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3、 通过研读课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4、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学习作者“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赵州桥。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吸铁石,制作课件。(需要:赵州桥实景录像)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 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学习

2、生字同学们好!(播放课件:赵州桥,由远拉到近。)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又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课件定格:桥头“安济桥”字样。)叫又叫(课件出示:赵州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9课。大家一起来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自由读读课文,碰到生字或长句子多读几次,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生:安济桥。生:赵州桥。齐读课题生:(从赵州桥的年代、设计者、地点、样子等方面质疑) 自由读课文三、回顾问题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五、总结,布置作业好,老师请几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谁来读第一段。这段话中有好几个生字组成的词语,谁再读读。 放回到句子中一起读。 谁来读第二段

3、。 这句话生字特别多,的确比较难读。同学们,电视机前的同学们,我们也一起读读。谁来读第三段。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些字的读音特别要提醒大家注意。这样一提醒,我们肯定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了。同桌一起读读吧。 第四段谁来读。通过刚才的读,你了解到赵州桥的哪些信息? 同学们真会读书,相信随着我们继续学习,我们会对赵州桥有更多更具体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翻到课后生字,互相讨论讨论,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电视机前的同学们,你们也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将生字卡片吸在黑板上)我们交流一下,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将生字卡片按学生说的移动位置,进行归类)(根据学生提醒,在卡片上用红色

4、粉笔标出来。)这节课我们就写好以下几个字(出示课件:设 部 栏 横 跨 爪 击 县 固案 贵 参 举 坚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漂亮呢? 打开生字抄写本,每个生字抄一次,有困难的可以先描一次。如果能够在后面组个词语就更好了。请注意写字姿势。(反馈:展示学生写的生字。)来,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写的生字。你们互相之间也来评一评。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赵州桥,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了解赵州桥。回家把难写的生字写1-2个,有时间的同学去了解一些有关赵州桥的知识互相交流,老师这里也给大家提供一点资料。(出示:赵州桥的结构:主拱由28道相互独立的拱券并列而成,各块条石之间用二个“腰铁”相连。每条拱券坏了可单独修理。

5、建桥时先砌中间的,再砌两边的。为了防止拱券向外倒,另外还采取了以下方法:1、上窄下宽。2、在拱券中用几根用一头是孔,一头是钩的铁连杆将28道拱券连起来。 3、每块石料相连处用二个腰铁将各块石料加固。 4、用6个条石钩拉住外侧桥拱。一位学生读第一段生1:赵县 洨河 安济桥 隋朝 石匠。学生齐读词语。一位学生读第二段(第三句话结结巴巴,不通顺)。学生齐读这句话。一位学生读第三段。生1:我提醒大家注意“缠绕”的“缠”是翘舌音、前鼻音,这个词特别难读。请大家和电视机前的同学们跟我一起读。生2:我提醒大家注意“前爪”的“爪”是多音字。“张牙舞爪”也读“爪”。还有个音读“zhu”。“爪子”的“爪”。同桌互

6、相练读第三段。一位学生读第四段。生1:我知道赵州桥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生2:我知道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生3:赵州桥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生4:我知道赵州桥雄伟,而且美观。学生小组讨论生1:我们小组发现“栏、案、跨、横、固”这些字都是形声字。 生2:我门小组把字按照结构进行归类,记起来更方便了。生3:我们小组提醒大家注意“县”的里面是两横,千万不要写错了。生4:我们也提醒大家注意,“横”写的时候右边的中间是“由”要出头的。生5:“举”的下面也只有两横。“贵”的上面也要注意,是扁扁的“中”下面加一横。生1:左右结构的字,右边部分长一点。“部”的右边低一点。生2:上下结构的字只有“案”上面和下面部分差不多,其他几个上面部分都扁扁的。学生书写生字。生:“参”的三撇很难写,他顺着竖中线写下来,很漂亮。学生互相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