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949893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南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南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成果类别编号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成果名称:申 报 单 位: 中沙完小 申报人: 易本友 推 荐 单 位: 中沙中心校 湖 南 省 教 育 厅 制2011年 10 月一、成果的主要容摘要(一)理论成果1、研究了小学数学主题图的创造性应用,解决了主题图“弃之不顾”这一问题,初步形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主题图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创设主题图情境,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 尝试探究巩固应用归纳总结。并把模式运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了数学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通过研究,我们初步解决了“机械使用”主题图的问题,总结出了将静态的主题图以动态的方式呈现的几种方式

2、:A、将主题图编成故事的形式呈现。B、动手操作主题图。C、多媒体动态演示。D、创设问题情境呈现。E、游戏形式呈现。3、通过研究,我们总结归纳出了一些创造性地处理和应用主题图的策略,使主题图更贴近本班学生实际,较好地解决了使用主题图时教学容“本末倒置”的问题,促进了有效教学。 策略一:挖掘主题图的丰富涵,提高主题图的“质”。策略二:灵活改编主题图,提高主题图的“趣”。策略三:选择主题图的呈现时机,突显主题图的“效”。(二)实践成果1、学生在数学学习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引领学生自主利用主题图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团队合作交流能力。2、在学生数学学习情感方面

3、成效显著。在教学和学习中灵活运用主题图,改变了我校作为边远农村小学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围绕主题图编故事、做游戏、操作活动、多媒体动态演示等使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锻炼。学生由兴趣短缺,变成了喜欢上数学课。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在中心校组织的期末统一文化知识检测中,实验班的同学每次都获奖。参加市里举办的数学竞赛,有熊其等同学获奖。3、教师的备课方式和形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教师备课方式可以是分工负责,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优势,这

4、是几年来我校长期坚持的教研特色。此外学校还配备了电脑,可以让教师进行课件制作、电子备课等教研活动。4、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水平、教研能力明显提高。在研究活动中,课题组教师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借鉴国外在这个课题研究方面的经验,钻研教材和教法,互相交流经验,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通过研究课、实验课、观摩课等活动,展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自我反思,相互评课,专家指导,教学能力、教研能力、教学效果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自身素质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两年来,我们课题组共收集了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与反思24份,课件8份,教学论文20篇,课题经验交流发言稿2篇,举行专题讲座2次。课题组老师在研

5、究期间辛勤耕耘,有12篇论文分别获省、市级奖励。有三份课件分别获省一等奖和二等奖。王群芳参加市教研室举办的评课比赛和撰写教学反思比赛,均获一等奖。在教学比武、辅导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课题组也连续两年被评为“湘乡市优秀课题组”。5、学校的办学品位得以提升,学校的示功能得到加强。学校近年的考试成绩均居镇前列。首次在市教育质量评估中获得了“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在市数学竞赛中获优秀组织奖等。二、成果的特色和创新之处1、将主题图编成故事的形式呈现这种呈现方式是指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和书中实际,联系生活,通过创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故事形式,来演绎主题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会引发学生惊奇、新鲜、亲近的儿童情趣,有利于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容。教材中许多以拟人化创设的“主题图”情境,都可以编成童话故事。2、动手操作主题图。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质是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只有主题图的展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就比较模糊,不够深刻,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

7、作,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特别在几何图形教学中都可采用此方法,引导学生先观察图形,再进行实践操作。通过操作中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学概念。3、多媒体动态演示。教材中的主题图多是半成品,往往以结论式的呈现而少了过程,静态的主题图又受篇幅、教学容、目标的限制不可能把多元的生活因素都体现在一幅主题图中,且并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的学习。在教学中,可依据情况用多媒体形式将主题图提供的容动态化,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增加实际体验,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与无处不在。4、创设问题情境呈现挖掘出主题图中的隐含数学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关键,基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如果将学生一下子置于非常复杂

8、的情境中,会让他们东拉一句西扯一句,无所适从。如二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主题图孕含了“看戏、跷跷板、丢沙包、买面包”四个情景问题。如果做一次呈现,学生会迷糊不清,这时我们将各个场景分批出示,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老师的合理安排,主题图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探索过程提供思维表象,激励学生探究的热情,促使学生生活经验不断数学化。5、游戏形式呈现我们发现很多主题图呈现的是与学生联系十分密切的生活场景,那么结合主题图,使学生参与进来开展游戏活动,成为主题图中的一员,既可以使学生提高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也可以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领悟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生活

9、价值。6、我们认为该课题最有价值的研究是活用教材,赋予主题图灵魂(资源化、故事化、生活化、活动化、问题化、人文化),把静止的主题图场景以动态的形式呈现,走出了主题图机械使用的误区。它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活化教材容。打破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僵化格局,营造学生自主学习、多向交流变化,师生间、生生间、个群间互动交流的局面。整个研究具有“严肃性、科学性、艺术性”的原则,研究成果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实用性,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可进一步推广。三、成果的已有推广效益1、初步形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主题图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创设主题图情境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 尝试探究巩固应用归纳总结。2、学

10、生在数学学习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引领学生自主利用主题图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团队合作交流能力。主题图不仅仅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学习中一起讨论,一起合作学习中应用。低年级学生通过操作主题图、给主题图编故事等形式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中年级学生通过给主题图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决,使学生既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从具体、复杂的情景中提出问题展开数学化思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我探索精神。高年级学生通过为习题自创主题图,培养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品尝到了创造的喜悦和成就感。3、在学生数学学习情感方面成效显著。大量生动活

11、泼的主题图,色彩鲜艳,富有情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观察。有的主题图主要为我们提供了源于生活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故事氛围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展开讨论,不仅掌握知识,而且让孩子们深切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的主题图主要提供了一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或操作方式,属于活动方式类。它提示给我们的是一种“做数学”的教学理念,让孩子们在类似的操作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数学,同时也向我们教师提示了一些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和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方式。在教学和学习中灵活运用主题图,改变了我校作为边远农村小学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围绕主题图

12、编故事、做游戏、操作活动、多媒体动态演示等使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合作意识都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锻炼。学生由兴趣缺缺,变成了喜欢上数学课。4、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水平、教研能力明显提高。在研究活动中,课题组教师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借鉴国外在这个课题研究方面的经验,钻研教材和教法,互相交流经验,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通过研究课、实验课、观摩课等活动,展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自我反思,相互评课,专家

13、指导,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受益匪浅,脱颖而出。他们不仅教学能力、教研能力、教学效果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自身素质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两年来,我们课题组共收集了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与反思24份,课件8份,教学论文20篇,课题经验交流发言稿2篇,举行专题讲座2次。课题组老师在研究期间辛勤耕耘,在论文、赛课、说课、评课、制作课件、学生辅导、学生测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课题研究期间的论文有12篇分别获得省、地市、市级奖励。有3份教学课件分别获得省级一、二等奖。参加市教研室举办的各类竞赛分别获得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以与一个指导奖。课题组连续两年被评为市优秀课题组。课题研

14、究期间教师辅导学生获奖情况:参加中心校举办的期末质量检测获得7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参加湘乡市高年级数学竞赛有熊其等多人获奖。主 要 研 究 人 员 名 单姓 名职务或职称年龄专 业签 名易本友小学高级32数学王群芳小学高级34数学罗志超中学二级31数学左志钢中学二级32数学 源中学一级42数学飞雄中学一级46数学申报人所在单位意见课题组从当前小学数学主题图的应用研究着手,认真制订研究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展开相关研究工作。从课题立项到研究再到结题,每一环节都经过了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反复实践与论证,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推广。现呈报上级,恳请领导、专家指导。 主要负责人签名:易本友 公章 2011年 10月 14 日县(市、区)教育局推荐意见 主要负责人签名: 公章 年 月 日市、州教育局推荐意见主要负责人签名: 公章 年 月 日省评审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表决结果同意人数不同意人数弃权人数参加表决人数等第省评审委员会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