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9498900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步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散步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散步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散步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散步教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散步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步教案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散步教案设计教学目的 1培育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 2培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力量。 重点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文章内容和的情意。 一、预习 试朗读课文。 二、导人 漫步这篇散文,通过祖孙三代人漫步的过程,表现出家庭成员间 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朗读时要专心领悟。 三、正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漫步。 2、分六个层次指导朗读。 (1)缘由。(第13自然段) 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去漫步? 争论并归纳:为了母亲。“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应当多走走”所以一家人陪母亲去田野漫步。 提问:

2、怎么朗读第13自然段? 争论并归纳:应读得轻柔一些,用陈述语气。读出“我”对母亲的孝心。 提问:试读出第2自然段的重音和停顿,使朗读有节奏感,抑扬顿挫。 争论并归纳: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去远一点,就觉得内又累。我说,正由于如此,才应当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则又听/她的话一样。 (2)过渡。(第自然段) 提问:这段写什么来过渡? 争论并归纳:描写初春的田野来过渡。 提问:怎样描写? 争论并归纳:描写初春田野的特征新绿,嫩芽,冬水春天的气息,生命在呼唤。用拟人手法,写出新绿的形态和颜色,写出冬水的声音和形象。 提问

3、:怎样会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争论并归纳:写出初春的田野生气盎然。 提问:应当怎样朗读这一段? 争论并归纳:应读得有诗情画意,读出初春田野的勃勃生气。 (3)人题(第5段) 提问:课文写一家三代人怎么漫步的?儿子怎么说的?表现儿子什么性格? 争论并归纳:小儿子从一家三代人漫步的方式发觉“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表现儿子的天真得意,聪慧才智。 提问:应当怎样朗读这一段? 争论并归纳:前一句用平缓的陈述语气,儿子的话应读得天真、昂扬,如有新发觉。 提问:漫步时发生了什么分歧? 争论并归纳: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提问:怎样解决这一冲突?表现“我”什么

4、性格? 争论并归纳:一切取决于“我”走大路。表现“我”爱幼,更尊老。 提问:应当怎样朗读这一段? 争论并归纳:分几个层次读,为了使层次清楚“后来”、“不过”、“一霎时”、“我想”、“我想”、“我打算”、“我说”要重读。读出“我”心理活动的几个层次。 (5)一波又起(第7段) 提问:又起了什么曲折?表现母亲什么性格? 争论并归纳: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办法。表现母亲听从儿子,更爱孙子。 提问;为什么要写母亲看到的景物? 争论并归纳:母亲看到小路上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想到这些景物对孙儿的吸引力,更下了变了办法的决心。 提问:怎样解决小路难走的冲突? 争论并归纳:母亲提出“我

5、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提问:怎样朗读这一段? 争论并归纳:从重音看,“但是”、“摸摸”、“变了”、“还是”、“金色”、“整齐”、“水波粼粼”、“背”等都要重读。从层次来看,“但是”、“那里”、“我走,”都要停顿。用平稳、舒缓的语调读出母亲慈祥、体谅孙子的感情,读出一家人相互体谅、生活和谐。 (6)收结(第8段) 提问:怎样以漫步收结全文? 争论并归纳:一表达漫步的方向;二表达在漫步中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三表达“我”的感受。 提问:为什么说“似乎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争论并归纳:由于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肩负承前启后的责任,表现对生活的一种使命感。 提问:怎样朗读这一段? 争论并归纳:从重音看,“菜花”、“桑树”、“鱼塘”、“走”、“蹲”、“背”、“瘦”、“重”、“胖”、“轻”、“渐渐”、“稳稳”、“认真”及最终句都要重读。从层次看,“这样”、“到了一处”、“但”都要停顿。用较快的语速读,最终一句要读得缓慢、肤浅。 四、小结 这篇散文表现祖孙三代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是欢愉、肤浅的。朗读时要细心体会。最终,再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1、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