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4学案: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9498518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必修4学案: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4学案: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4学案: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4学案: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4学案: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必修4学案: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必修4学案:第1课 窦娥冤 Word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1丰富背景知识,调动参与热情。采用探究学习法,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关汉卿、曹禺、莎士比亚等作家的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他们作品的理解,在品读课文时能融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2强调诵读,揣摩语言,获得体验。诵读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通过诵读,可以加强学生对作品人物语言的把握,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戏剧的诵读,特别要注意剧本要素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语境,体会戏剧中人物语言的动作性,揣摩其言外之意,使学生了解语言是怎样推动情节发展的,进而把握人物形象。3读写结合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很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学习戏

2、剧单元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可以采取读写结合的形式,以写促读,以读带写,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4突出戏剧特色,增加参与空间。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可让学生观摩戏剧演出,参与课本剧表演,编写课本剧。自编自导,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戏剧的魅力,在多样的语义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又落实了对鉴赏能力的培养。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鉴赏戏剧作品,学会解读人物,提高他们欣赏戏剧、表演戏剧的能力。第1

3、课窦娥冤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延三年。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市)人,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生卒年不详。他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他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与当时许多戏曲作家、杂剧演员有着密切联系。他一生主要从事戏剧活动,不仅写剧本,而且登台演唱,借助元杂剧艺术来揭露现实黑

4、暗,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愿望。他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早出生三个多世纪,一生创作的杂剧有60多部,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关汉卿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其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同时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都过着悲惨的日子。另外,当时贪污之风横行,冤案不计其数。元世祖死后,他的孙子铁穆耳即位,就是元成

5、宗。元成宗时期,这种贪赃枉法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一次,查出有贪污行为的官吏一万八千多人,冤案五千多件。窦娥冤的冤案就发生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关汉卿在民间传说“东海孝妇”故事的基础上,结合元代的社会现实,完成了这部著名剧作的创作,用以反映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1元杂剧元杂剧是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1)结构: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一个完整的故事,个别作品是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是一个音乐组织的单元

6、。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分别称为“末本戏”或“旦本戏”。楔子,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独立段落,篇幅短小。一般放在剧首,类似现代戏曲中的序幕;有时也用在两折之间,衔接剧情,类似现代戏曲中的过场戏。(2)角色:末、旦、净、杂。末、旦: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外旦、小旦等。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在性格、相貌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净的次要角色叫副净。杂:上述三类不能包括的杂角。例如,卜儿(老妇)、孛老(老翁)、徕儿(儿童)、孤(官员)、洁郎(和尚)、

7、驾(皇帝)等。(3)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通过别的人物自叙心里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2“苌弘化碧”“六月飞霜”“东海孝妇”典故的出处(1)“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2)“六月飞霜”出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

8、忠,左右谮之王,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3)“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3秀才秀才指才之秀者,在科举制之前指优异之才;在科举制出现后,指通过“童子试”的人。4春榜唐、宋考进士都在春季,因此后世称进士考试为春榜。1识记字音当垆l绣闼t燕侣莺俦c

9、huzhn chui撚断nin恁的nn恓惶x鞍鞴n bi祗候zh桃杌w盗跖zh刽子手u罪愆qin苌弘化碧chn2近义词辨析(1)埋怨抱怨相同点都有“不满”和“责怪”的意思。不同点“埋怨”指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自己认为原因所在的人或事物表示不满。“抱怨”指心中怀有不满,数说别人的不对。语境运用出了问题要多想想自身原因,不能总是别人,或者社会不平等、不给你机会。答案埋怨抱怨(2)姻缘因缘相同点二者都有“缘分”的意思。不同点适用范围不同。“姻缘”指婚姻的缘分。“因缘”:佛学术语,佛教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结果的条件或力量。缘分。语境运用硕博会是本公司独家专为本科以上高知群体打造的一档品牌相亲平

10、台。诗人余光中的名作乡愁,许多人耳熟能详;至于他与东南大学的一段,却知者甚少。答案姻缘因缘3成语辨析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并做出解释。(1)近日,商铺市场成交量价齐升,市场趋好;写字楼市场孤身只影,仅一项目成交。()解释: (2)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大家互相鼓励,举案齐眉,走过了风风雨雨。()解释: (3)为加快对辽宁舰的改造,专家和技术人员忘餐废寝,前后共有15人因积劳而殒。()解释: (4)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送出“爱心帮扶卡”后,将与社区中的鳏寡孤独、残疾人等进行结对帮扶,帮助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解释: (5)7年前,19岁的小伙子到哈尔滨打工,至今杳无踪迹,生死不明

11、。()解释: 答案(1)适用对象不当。“孤身只影”指孤单一人(多指没有亲属或亲属不在身边);形容孤儿无亲。不能用于修饰“楼市”。(2)适用对象不当。“举案齐眉”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形容夫妻互敬互爱。不能用在其他人身上。(3)“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4)“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5)不合语境。“杳无踪迹”指一点踪迹也没有,不知去向。侧重一点踪迹也没有。例句已说明其去了哈尔滨打工,故应改为“杳无音信”。窦娥的困惑文/温斌关汉卿在中国戏剧史上领军地位的确立得益于他诸多悲剧的创作和悲剧人物的塑造,尤其

12、是对社会底层劳动妇女命运的关注和思考,由此产生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批以独特的人生境遇和艺术魅力鲜活于历代人物画廊的女性形象,窦娥便是其中的经典。在一般论者看来窦娥是一个反抗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形象,然而当我们将窦娥与其他叛逆者进行比照时会发现窦娥的反抗过程是渐进的、冲突的,甚至是不确定的。窦娥不像崔莺莺那样,以自我果敢的行为与传统婚姻制度、家长制度产生激烈的对立;也不似李香君那样,忠于男友,将宦官阉党视作敌对,与之坚决斗争,从而使风尘女子的人生历程具有了政治的价值。窦娥的性格构成中充满着一种对永恒正义追求的“力”,任何阻碍与破坏她生命捍卫的外在力量,都是她的抗争对象。窦娥先是严词拒绝张驴儿的无理要求

13、,像一位凛然不可侵犯的女神使社会黑暗势力对她无可奈何;继而她经历了千般拷打,万般逼供,从绝望中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残酷现实;最终对世界的主宰天和地,发出了抗争的最强音:“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对封建文化世俗观念中最公正无私的事物天、地、日、月加以否定,从而使窦娥的抗争意义更具有了普遍性的价值。但是,当窦天章将罪有应得的张驴儿、桃杌太守等绳之以法为她平反昭雪之时,

14、窦娥却在亲历了冤屈的“感天动地”之后,一反其铮铮铁骨、指天骂地的抗争精神变成了自觉维护皇统纲常统治的卫道士。第四折唱道“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窦娥一方面对造成她生命毁灭的社会切齿痛恨,勇敢抗争,全面否定;一方面却想着国泰民安,替天子分忧,最后,她竟自觉地站到了残害她青春生命的一边。可见,窦娥的抗争是自发的、幼稚的,她对自己所遭冤屈成因的认识是表层的、感性的、模糊的,是随着受迫害程度的加重而变化的。先是社会恶势力的代表张驴儿父子,继之以封建官府的典型代表桃杌太守,最后是封建社会正统的标志天地日月。但是,尽管窦娥“咆哮呼号”,她也根本没有改变封建教育给予她的本质宿命对皇权的忠诚,做天子的顺民。于是,她只能片面地认为是个别官员的腐败、偶然现象的发生导致了她的人生不幸,而从天子到庶民,从天地到百姓都显示着公理和正义。窦娥在第四折唱到:“今日个将行文卷重行改正,方显得王家法不使民冤。”实际上,“王家法”才是其冤的主要元凶。总之,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