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高考山东文综地理试题及答题情况评析.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9495346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8年高考山东文综地理试题及答题情况评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08年高考山东文综地理试题及答题情况评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08年高考山东文综地理试题及答题情况评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08年高考山东文综地理试题及答题情况评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08年高考山东文综地理试题及答题情况评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8年高考山东文综地理试题及答题情况评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年高考山东文综地理试题及答题情况评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8年高考山东文综地理试题及答题情况评析选择题1、2两题以经纬网图和海陆分布图为住处载体,考查学生的地理空间定们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能力体现)1题考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知识点:稻作农业的分布解题思路:阴影部分显示此作物分布在江河中下游平原、三角洲及沿海平原上,可判读种植的作物为稻米。2题考点: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产业转移及工业发展的类型 解题思路:因为越南,与中国相比,其经济发展水平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的一般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等低级的产业类型。考点:(1)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

2、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产业转移知识点:经纬网,东南亚的中南半岛的国家分布和河流分布主要农产品的分布,水稻种植业存在东南亚的分布,中国与越南之间的国际产业转移。能力体现:利用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的能力,对局部地区人文地理特征进行分析和理解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高初中地理整合能力。评析:以中国和东盟建立“10+1”自由贸易后和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为背景,本组题选取了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主要考查学生利用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的能力,对局部地区人文地理特征分析的和理解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高初中地理整合能力。考点:美国的自然地理(气候)和人文地理(农业)特征 中国农作物的分布特点及区位条件知识点:美国北纬30

3、度-40度西海岸属地中海气候(可从表格中的气温和降水数据推理出来),是水果和灌溉农业区;表站的中国产区和美国产区相比,在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和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区位优势。能力体现:本题组以表格、文字、数据资料为信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察学生判读地理表格、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简明推导或定性分析地理特征和区域定位的综合能力;“无图考图”,考察学生的心象地图,知识迁移能力。 具体考察:美国的苹果产区的位置;中国苹果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区位优势。第3题失分在于不能利用图表获取信息,初中基础不牢,未建立“心象地图”,反映在答题时,没有思路,只好靠“蒙”,把不

4、太难的题目处理成了“老虎啃天,无从下口”。5-6题。考点:以区域图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水循环。知识点: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自然带水平与垂直分布基带与所处地区自然带一致水循环:水循环环布黄土高地的特征及成因分析能力体现:读图分析能力(信息提取,知识运用)区域特征分析能力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及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第5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包括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第6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貌与水循环的相关性)及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能力体现:通过读图快速、准确地提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所学地理主干知识论证和解决问题。

5、失分点:提取图中信息不准确、充分,如第5题,没有注意图中山脉的海拔不太高,结果误选D。 知识迁移能力差,如第6题,不能从黄土塬面广,平坦(题中信息)和黄土疏松(已学中图地理区域知识)来推理在地貌、土壤影响下的水循环。7题。能力体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及基本地理计算能力。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思路:8月8日与5月6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等,故北京昼长相等。考点:RS、GPS、GIS和数字地球各自的特点及利用知识点:RS是人类对地球全面和准确认识的重要途径,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

6、技术。;GIS是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GPS是利用卫星网络来获得地面某点经纬度和高程的系统,主要是定位功能;数字地球功能在于对地理事象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能力体现:掌握主干知识,排除干扰信息的能力。能力体现:读图、析图及获取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点:天气系统的特点知识点:风向的判读(风向与气压线和关系) 锋面分类及锋面过境后的天气状况失分原因:不会判读风向与气压线的关系在近地面,气温与气压的关系不清要点不全考点:农业区位因素知识点: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失分点:审题不细,漏看“优势”“比重及比重的变化”概念不清图表中显示的“粮食播种面积”混淆为“耕地面积”获取

7、信息能力差考点: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线”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失分点:错答为内河航运的缺点未说出高速公路的优点考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知识点: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危害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失分点:河流泥沙增多与河入湖泊的关系不清不清楚水土被破坏水土流失泥沙增多的因果关系26题: 考点:(1)锋面、低区、高区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农业区的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

8、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点:(1)等压线 风向的判断,锋过境后天气特点。 (2)长江中上游商品粮基地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自然地理系统因素比较优势。以及西北商品粮基地20年来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变化及主要原因。 (3)内河航道,高速公路的特点,以及高速公路对 联系,协调关系的重要意义。 (4)洞庭湖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的原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来分析。能力体现:等估线判断能力,区域空间定位能力,区域差异分析比较能力,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地理计算能力,灵活调动知识能力,归纳和概括能力,探讨和谁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在南 东面 雪灾和我国粮食安全大背景下,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切

9、入点,从动态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设计了该题,将我国长江中上游区域及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图中A、B、C三各段我国东北三省及全国1985年2005年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的和粮食间产量比资料整合为一体,考查了,等区线、风向,全锋过境后天气特点,农业区因素,商品粮基地在全国地位的变化及主要原因,内河航道,高速公路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重要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能力。29题.(3)(4).试题涉及到的考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点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我国不同经济地带城市化的发展策略。.能力体现本题主要借助地理坐标图8、示意图9获取“地图语言信息”,着重考查考生运用

10、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根据地图叙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能够根据地图进行分析,得出地理事物时空变化特点;能够把地图中有联系的事物,经过分析加以归纳和总结,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题通过精心设计的两幅图,借助地理图这种地理理语言,让考生在读图、析图破译这种语言的同时,越过障碍,从而达到考查考生分析、归纳及表述能力的目的。(4)题则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创设,答案及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设计,鼓励考生的创造性思维,体现了新课标的设计理念。失分原因:29(3)从城市结构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考生普遍漏掉“城市结构中、以中小城市为主”采分点(2分)。原因可能是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对培养自己从各种地理资料中提取信

11、息能力重视不够。(4)题中认为不合理的考生在阐释理由时,往往带有明显的政治学科语言思维特征从而失分。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1分) (二) 30. 【地理旅游地理】.试题涉及到的考点: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知识点 我国西北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西北地区旅游活动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能力体现本题主要借助示意图11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调动所学的有关知识,培养考生运用相关概念、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失分点:(1)优势:旅游资源独特性强(1分),科考价值高。(1分)学生易答出具体的图中的景点,结果优势中

12、两条失了分。劣势:远离客源市场(2分)主要不利条件中“远离客源市场”大多学生答不出来;(2)保暖(1分)第(2)题答不全,得不了满分。考点:旅游景观综合评价;旅游活动设计。知识点:综合评价包括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优势:旅游资源特色(本题体现独特性强);资源价值(科考价值)劣势:自然条件恶劣,通达性差(可从图中信息推理得出);远离客源市场(课标主干知识、常规概念);旅游安全及防范措施:安全问题。能力体现:体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来自生活的地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在地图中和题干上获取隐含信息的能力。失分原因:第30题很多同学没答出景观的特色和科考价值,“特色”是吸引旅游者

13、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楼兰古城遗址和罗布泊干湖等具有历史文化和科考价值,这是图中信息隐含的信息;远离客源市场答出的很少,这是课标主干知识。“到该地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是设计得相当出彩的问题,体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来自生活的地理”, 清新轻松亲和,是试卷总体印像。而本题的亲和力绝对够劲,即使不学旅游地理,仅凭生活经验,也可轻松答出。但部分同学非得死记硬背课本知识,生搬硬套成答案,离题已经十万八千里了。(三) 31.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试题涉及到的考点: 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知识点 我国涝渍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14、;涝渍灾害的防御措施。.能力体现 本题借助图12获取灾害分布的相关地理信息,调动与本地区有关自然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的相关知识,分析灾害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培养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失分点:(1)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较重。(2分)前两条自然成因大多学生能答出,但人为原因多考虑不到,(2)题“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一条学生答不准,易失分。考点: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防灾与减灾。知识点: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分布及形成原因;预防洪涝灾害的措施。能力体现: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国涝渍灾害空间分布的原因既有自然方面的因素,又有人文方面的因素。31题丢分

15、多在“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上。反映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有点差。32. 【地理环境保护】.试题涉及到的考点: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知识点 化石燃料使用产生的环境问题;水利工程建设不当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能力体现本题从能源这一传统热点切入。设置了两个小问题,两个问题间有很好梯度和层次性,并引导考生关注环境问题的思想。借助图13,培养获取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失分点:(1)总悬浮颗粒物增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2分)大多学生答不出或答不准。很多同学把“总悬浮颗粒物”表述成“浮尘”,地理名词使用不当。“温室效应”“酸雨”两条有些学生答不透,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