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492245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方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引导学生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为把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到实处,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三爱”(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节”(节水、节电、节粮)教育为重点,以守则、规范为载体,从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和身心发展规律出发,认真研究新时期青少年学生品德状况,加强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民意识教育

2、、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促进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和道德素养全面提升。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市德育工作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养成教育为主线,以家校合作育人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两翼,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在德育实效化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教育内容 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还存在着德育目标空泛、德育活动实效性不强等问题。为此,我们要在完善德育目标基础上,将德育目标具体化、明确化,要求人人会管理,处处有

3、管理,事事见管理,通过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深化德育目标递进层次化、德育内容序列化改革,按学段对养成教育工作目标进行细化,确定了相互衔接、内在统一、层次递进、逐步达成的养成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 紧紧围绕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强化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广泛参与到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中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在参与体验中成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 小学低年段 1.尊敬长辈,听从父母的教诲,不发脾气、不撒娇,帮助家长做

4、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2.爱惜生活学习用品,爱惜劳动成果,节约粮食、不挑吃穿,不偏食,节约用水用电; 3.爱劳动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学会穿衣服、鞋袜,漱口刷牙,洗脸洗脚;整理书包玩具;会洗领巾、手帕、袜子等; 4.会扫地、擦桌、倒垃圾、会盛饭,端菜和收放碗筷; 5.尊敬师长,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听从老师教导,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或轻声敲门,经允许再进入; 6.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有病要请假; 7.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时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踊跃举手,大胆发言,回答问题要起立有礼;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书写工整不潦草; 8.喜欢读科技书,会做简单的小制作; 9.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注意

5、用眼卫生,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10.尊敬国旗、国徽,升国旗肃立,敬礼,会唱国歌; 11.学会礼貌用语,待人处事讲礼貌;感受同伴之间的友情,团结友爱,不欺凌弱小; 12.不说谎话,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捡到东西要交公或失主; 13.讲究卫生,爱清洁,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壳、纸屑; 14.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玩耍、追逐游戏; 15.遵规守纪,遵守公共秩序,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16.爱护动物,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不在建筑物上乱写乱画。 小学中年段 1.关心体贴父母,孝敬长辈,外出或要向父母打招呼,对父母有意见要委婉提出,不顶撞父母和长辈,不为大人添麻烦。 2.做好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自

6、己的衣物用品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刷餐具、做简单的饭菜等; 3.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不比吃穿、不乱花钱,节约水电,节约粮食; 4.熟练地运用礼貌用语,学会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节,乐于帮助老人; 5.珍惜时间,能在父母的指导下制定科学的作息; 6.养成课外读好书、看好影视、收看新闻的好习惯,自觉控制看电视和上网时间; 7.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熟知并履行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8.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主动学习,善于思考,不懂的问题能够及时寻求教师和同伴帮助,有初步的自学能力和竞争意识; 9.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考试不作弊; 10.尊重老师的劳动,主动接

7、受他们的教导; 11.学会帮助同学、关心班级集体、珍惜集体荣誉,遵守集体纪律,多为集体做好事,不做损害集体利益的事; 12.按时做值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13.诚实坦诚,不隐瞒自己和别人的错误,不贪小便宜,拾金不昧; 14.邻里要和睦相处,小伙伴间要相亲相爱,不欺侮弱小,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 15.遇事能思考,认为正确的才去做,不干错事;做事有责任心,认真负责,善始善终;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努力做到; 16.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共秩序,上下车不乱穿,见到老人、抱小孩的妇女、残疾人要主动让座。 17.爱护公共财物,不在课桌椅、建筑物、文物古迹上等处乱涂刻

8、; 18.在车上、商场、影剧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要做文明的小乘客、小顾客、小游客、小观众; 19.爱护花草树木、庄稼和有益动物,爱护大自然,热爱家乡,保护环境; 20.相信科学,不迷信,不参与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 小学高年段 1.孝敬父母、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不任性,关心父母的健康,多为父母添欢乐; 2.不浪费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养成良好地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饮酒、不乱扔废弃物,无不良嗜好; 3.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怕脏、不怕累,爱惜劳动成果,具有简单的家庭劳动技能; 4.能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懂得学习、做事讲效率; 5.听从教师的教诲,尊重老师的劳动,与教

9、师有不同意见委婉指出; 6.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主动学习,勤于思考,有初步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竞争和创新意识; 7.养成课外读好书、看好影视、收看新闻的好习惯,自觉控制看电视和上网时间; 8.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 9.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团队意识; 10.讲文明、懂礼仪,待人接物自觉使用礼貌用语和体态语言,养成文明礼仪好习惯; 11.诚实、正直,不弄虚作假,待人处事负责守信,考试不作弊; 12.尊重他人,同情生理有缺陷的人,不讥笑别人和给别人起绰号;乐于助人,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能做到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13.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积极参加环保活动,自觉保

10、持教室、校园及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有益动物,爱护文物; 14.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不赌博,不滥用药物,不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不参与迷信活动; 15.遵守交通规则,不做违章骑车、野浴等有危险的事,懂得珍爱生命; 16.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不在公共场所打闹、大声喧哗。 初中学段 1.理解孝敬父母长辈,能主动为父母长辈服务;尊重并关心家庭所有成员;有事能主动与教师和长辈沟通,不顶撞教师和家长; 2.养成生活自理和主动从事家务劳动的习惯,掌握一定的家庭劳动技能,掌握1-2项简单的生活与生产劳动技能; 3.不浪费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 4.养成良好地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饮

11、酒、不赌博、不乱扔废弃物,无不良嗜好;不进入电子游戏厅、网吧等不健康场所; 5.能科学安排学习、活动、生活和休息时间; 6.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具有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7.认真预习、复习,按时完成作业; 8.具有一定的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能力,积极参加学校、团队和班级组织的文体、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 9.具有团队精神,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利益,珍惜集体荣誉; 10.待人做事要诚实,不说谎话,考试不作弊; 11.尊重他人,同情并帮助老、弱、病、残人员,乘车、乘船以及外出旅行要主动帮助乘客; 12.穿着朴素得体,不化妆、不穿奇装异服、不染发、不佩戴首饰; 13.坐、立、行姿势端庄大方,

12、待人接物自觉使用礼貌用语; 14.言行一致,对人守信,不弄虚作假,不做损人利己的事;考试不作弊。 15.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积极参加环保活动,自觉维护和保持环境卫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16.具备较强的法纪观念,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遵守校规校纪,遵守公共秩序,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起哄、打闹; 17.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拒绝邪教,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18.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遵守交通法规,不做危险游戏,不野浴; 19.明辨是非,知荣明耻,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20.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能自觉维护国家尊严,树立为全

13、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高中学段 1.关心、孝敬父母长辈,做事情能够与父母长辈商量并征得父母长辈的同意,能为父母长辈服务;尊重并关心家庭所有成员,正确理解家庭成员对自己的关心,不理解父母或长辈的行为时要采取合理的办法进行沟通; 2.养成生活自理和主动从事家务劳动的习惯,掌握一定的家庭劳动技能,熟练掌握1-2项简单的生活与生产劳动技能; 3.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不浪费粮食,节约水电; 4.养成良好地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饮酒、不赌博、不乱扔废弃物,无不良嗜好; 5.学习目标明确,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顽强的学习毅力,具有健康向上的竞争意识; 6.珍惜学习机会,科学安排作息,具有合作与探

14、究的学习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7.会自觉地运用学习工具辅助学习,具有一定的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能力; 8.具有团队精神,乐于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利益,珍惜集体荣誉; 9.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与合作,在交流合作中,能够虚心听取他人有益的意见或建议,能够与同伴共同努力,解决学习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10.善于团结、关心帮助他人,能够与身边的人共同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劳动与学习成果,学会帮助和化解他人内心世界中的困惑,共同进步和提高; 11.穿着朴素得体,仪态端庄,不化浓妆、不穿奇装异服、不留长发、不染发、不佩戴首饰;坐、立、行、走姿势端庄大方,自觉

15、使用礼貌用语,待人接物仪表、语言、动作大方礼貌文雅; 12.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对人守信,不弄虚作假,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做有悖社会公德的行为;考试不作弊13.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自觉维护和保持环境卫生,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主动劝阻、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14.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遵守校规校纪,遵守公共秩序,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起哄、打闹,不聚众斗殴;不进入电子游戏厅、网吧等不健康场所; 15.珍爱生命,不野浴,不参与邪教及封建迷信活动,开展“远离毒品,健康生活”,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16.树立正确荣辱观,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明辨是非,知荣明耻,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17.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积极参与科技制作、科技发明活动; 18.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时刻准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伟大复兴梦贡献力量。 三、实施途径 坚持不懈地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断提高中小学生道德素养。各校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有效措施,学校要切实把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