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第43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湘教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9492142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第43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第43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第43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第43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第43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第43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第43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湘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3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考试说明要求】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定义 “地球之肾”的功能价值 湿地资源问题与保护湿地【基础梳理】一湿地的含义及生态功能湿地的含义及生态功能含义概念是水位经常接近_或为浅水_的土地范围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_海区及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_带生态功能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和丰富的生物_性的生态系统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_、涵养_、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_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_效益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可调蓄长江及湘江、资水、沅江、澧水等河流

2、的来水提供丰富的_产品航运:如今,_仍是洞庭湖区不可缺少的重要运输方式旅游观光二湿地资源问题和保护湿地资源问题和保护湿地资源问题问题人类对资源、环境的_开发利用,使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质量在逐渐_,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_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明显下降洞庭湖萎缩的原因泥沙淤积严重大面积_洞庭湖萎缩的后果大片湿地消亡,_洪水能力降低,_灾害日趋严重,航道_现象时有发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保护湿地我国在长江流域实施的治理措施有:退耕还林、封山_、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疑难突破】一湿地的内涵及关联图法解析湿地资源的功能深化探究(1)湿地是重要

3、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与森林、耕地、海洋一样具有重要功能。(2)湿地是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淡水、半咸水水体,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关联示意图二表格归纳法解析湿地减少的原因深化探究自然原因气候干旱,使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湿地逐年消失;海岸侵蚀,便滩涂湿地不断损失;湿地减少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它们迟早会被来自湖泊内外的沉积物所充满,失去其充水洼地的形态与功能。人为原因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环境压力;土壤侵蚀,导致进入河流的泥沙增加,减少了湿地的面积;大量引水灌溉和河道截流改向,使湖泊、沼泽水量减少,面积急

4、剧缩小,甚至干涸;围湖、围海造田,使湖沼和海滨滩涂湿地面积减少,乃至消失;使湖沼、沿海富营养化现象时有发生,湿地功能减弱甚至丧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湿地植被破坏,湖沼、海岸生态系统退化;过度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环境污染;引入外来物种的干扰;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名题例析】例1对比遥感图像发现,近年来我国新增土地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读下图回答(1)(3)题。(1)黄河三角洲湿地泥沙来源主要是 ()A黄河上游泥沙 B黄土高原泥沙C地上河河床 D渤海海底泥沙(2)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幅减小带来的影响有 ()A耕地面积减少B地下水位下降C黄河三角洲海岸后退加剧D土地盐碱化面

5、积增加幅度上升(3)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增长幅度减慢的原因不可能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 B小浪底水利工程蓄水拦沙C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发挥作用 D渤海风浪强度增加【解析】第(1)题:黄河三角洲泥沙主要来自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第(2)题:湿地增幅减小,耕地面积未减小,而是湿地增长幅度比原来减小;地下水位不受影响,土地盐碱化面积增幅下降,而三角洲受海浪侵蚀后退幅度加大。第(3)题:黄河三角洲新增土地增幅减小不是因渤海风浪增强造成的,而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有效和小浪底工程所发挥的作用,防护林也起了一定作用。【答案】(1)B (2)C (3)D例2(改编题)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完成

6、以下各题。(1)图中湖泊A为;湖泊B为。(2)A地是我国重要的 ()A商品粮基地 B商品棉基地C甘蔗生产基地 D热带经济作物基地(3)AB两片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4)指出围湖造田对本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解析】图中两片湖泊的轮廊是判断本图所示区域的重要依据。从形状看,两湖分别是A(洞庭湖)和B(鄱阳湖)。另外,围湖造田与我国建国的人口增长及农业等背景有关,这是解答本题必须掌握的一些辅助内容;围湖造田的影响,则可根据教材原理进行作答。【答案】(1)洞庭湖鄱阳湖(2)A(3)20世纪5080年代,随着洞庭湖区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多地少,诱发了大规模的

7、围湖造田。围湖造田对湖区的社会经济的影响表现为:增加耕地面积,农业增产,对缓解湖区的粮食问题产生过积极影响。(4)由于围湖造田,使得湖区大面积减少,将完整的湖泊分割为西洞庭湖、东洞庭湖和南洞庭湖三个部分,泥沙的淤积,大片湿地的消亡,湖泊调蓄洪水能力下降,使湖区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课堂训练】一选择题(第1-4题为单选,第5题为双选,每题5分,共25分)读下列有关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13题。与19世纪初相比,20世纪中期的洞庭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八百里洞庭风光不再,面积减小 B洞庭湖湖水变浅C洞庭湖调节洪水的能力下降 D洞庭湖入湖水系增加,

8、调蓄洪水的能力上升洞庭湖四周的地势大致是 ()A南高北低 B东高西低 C四周高中间低 D北高南低引起20世纪中期洞庭湖水系变化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增多,人类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B荆江河段大量的裁弯取直工程C退耕还湖 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鸟类的乐园”,保护湿地十分必要。据此回答45题。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A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减轻污染 B吸烟滞尘、防风固沙C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D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湿地的正确发展方向,应是 ()A通过湿地改造,发展谷物种植业 B利用湿地自然条件

9、,建立蔬菜、瓜果基地C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 D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二综合题(1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新京报2008年9月4日报道近日,有消息称国家林业局已将丹顶鹤作为国鸟候选提交国务院审查,按程序最后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我国国鸟。材料2: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是典型的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材料3:2008年9月9日13日,江西湿地办进行实地考察后,拟在江西修河、鄱阳、东江源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经专家组实地考察认为均为自然与人工复合湿地系统,是城市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的完美

10、结合。(1)丹顶鹤作为湿地的代表性禽类,其主要生活在我国的_平原。(2)下列就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地势低,水源充足 B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C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D地下水位低(3)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上的绿地更具环境效益,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4)扎龙湿地火灾多发,引起湿地退化,鸟类迁移,使“鹤乡”齐齐哈尔市的旅游业受到很大影响。对此,你认为应采取哪些解决措施?【基础梳理】一地表 覆盖 浅 过渡 多样 气候 水源 污染 环境 农副 水运二过度 下降 效益 围湖造田 调蓄 洪涝 断航 育林【课堂训练】一选择题(第1

11、-4题为单选,第5题为双选,每题5分,共25分)1D2C3A【解析】题目由洞庭湖面积的变化引出,考查了湿地的功能、地势、变化的人为原因。洞庭湖面积减小、湖水变浅,调蓄洪水的能力会下降,周围河流水系并未发生较大变化。湿地往往是在地势低洼的地区,洞庭湖周边入湖河流从四周向中间流,反映了地势四周高中间低。洞庭湖变小,是由于长江上中游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入湖泥沙增多,加上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而形成的。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工程有利于河水下泄,减轻河道泥沙淤积。退耕还湖则有利于洞庭湖面积扩大。4A5CD【解析】海洋不是湿地,滩涂、河湖、水库等属于湿地。湿地主要的功能不包括吸烟滞尘,防风固沙,也不能吸纳所

12、有的污染物和阳光中的紫外线。湿地的正确发展方向是予以保护,因地制宜发展水产业、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产生综合效益。二综合题(16分)6【答案】(1)松嫩(2分)(2)D(2分)(3)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解有毒物质,净化水质;增加地表水下渗,增大地下水资源总量。(至少3点,6分)(4)人工补充湿地水量;禁止大规模采伐芦苇等湿地植被;迁移湿地核心地区过多的人口;人工繁育丹顶鹤等珍稀鸟类等。(至少3点,6分)【解析】第(1)题,丹顶鹤主要生活在东北平原的松嫩平原上,是湿地代表性禽类。第(2)题,主要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来分析,总结扎龙地区地表多水的原因即可。第(3)题,考查了湿地的生态功能。第(4)题,湿地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引起湿地退化,从而削弱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旅游开发的功能,需要因地制宜,合理开发与利用,如补水、禁采、禁开荒、减少居住人口,人工培育养殖珍稀鸟类等。-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