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导学案设计学习精品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489719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莲说》导学案设计学习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爱莲说》导学案设计学习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爱莲说》导学案设计学习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爱莲说》导学案设计学习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爱莲说》导学案设计学习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莲说》导学案设计学习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导学案设计学习精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莲说导学案设计爱莲说教学设计 教材选自人教版 8 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22 课 学情分析:八年级 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能借助一定的 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理 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 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 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 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 力,用多媒体手 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目的:1、.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衬托的手法及其作用;2、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文言文朗读能力;在诵读中加深对 课文内容 的理解;3、认识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 德的生活 态度,感受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课文;2

2、、把握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衬托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学生通过大屏幕欣赏各种形态的荷花图片) 导入语:莲,又名莲 花、芙蕖、水芙蓉、荷花等,它被古往 今来文人墨客们广为称颂。今 天,就让我们走进莲的世界, 赏一赏美丽的莲花,读一读写莲的诗 句。 (欣赏莲花的图片, 并为每幅图画配上诗句。 )李白赞它: “清水出芙蓉,天然 去雕饰”;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 荷花别样红”。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而宋代哲学 家周敦 颐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 的池塘种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

3、莲花的传 世名篇 爱莲说。(板书课题、作者) (2)、作者及文体简介: 多媒 体大屏幕显示:周敦颐 (1017-1073) ,字茂叔,道州营道 (现在湖南省道县 ) 人,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谥号元公。因他世居道县 濂溪,后 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 们称他为濂溪先 生。“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 道理, 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 说就是说爱好 莲花的问题。回顾以前学过的文体?陋室铭中的“铭”桃花源记中的“记” 请同学在说说你所知道的其他文体。二、读莲 (1)、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4、,粗知文意。结合大屏幕显示的读音、重要词句意思提示。2、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 1 )第一段介绍情况,当用陈述语气读;第二段发表议论, 其中 有判断、有感叹,应读出不同语气来。 ( 2)第一段首句 是总说, 当用提顿的语气读;“可爱者甚蕃”要读得分明。 以下一次说菊、牡 丹、莲,其间应有明显的停顿,“牡丹” 后的停顿应长一些。( 3 )“予独爱莲”是统领语,“之”要 轻读,后面的内容应读出 层次感,即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 象和品格,表示品格的句子宜读得 稍重一些。 (4)“菊之爱” 应读出惋惜之意,“莲之爱”读出慨 叹之意,“牡丹之爱” 应读出讽刺之意。3、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力求读出美感。

5、 (2)初读课文,赏析 莲花的形象 大屏幕提示:1、课文中那些句子是描写莲花的形象的,找出来并把它分 成七个短 句,说说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形象?2、表现了莲花什么样的品质?学生讨论回答。明确: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 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生长环境、体态香 气、风度气质3、描写了莲花超凡脱俗,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出 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 流合污,但又不以 孤高自许;“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 益清”,比喻君子通达事 理, 行为端正, 因而美名远扬; “亭 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 ”,比喻

6、君子志洁行廉,又 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大屏幕提示:1、第二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第二段包含哪些文言句式?三、品莲(1)研读课文,理解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提问:作者借莲的形 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抒发了作者什么志向? 明确:作者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抒发了自己不慕富贵、洁 身自好、 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什么叫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法,就是指借助外界的某种事物 来表明自 己的好恶爱憎的情感,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某 种外物之上的一种 写作方法。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以图片上的事物为对象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说几句话。用“我爱 - ,因为 ”的句式说话。示例:我爱梅花,因

7、为它傲霜斗雪,迎寒怒放,就像困境中 不言放弃的勇敢者。(2)、了解衬托的写作手法: 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 这有什么作用?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1 、 分析“菊”的衬托作用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学过他的桃花 源记, 了解了他是一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不愿意与统治阶级 同流合污的品德高尚的人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 品质用菊 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2 、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 来,世人 盛爱牡丹, 为什么?因为牡丹色彩艳丽

8、, 妩媚动人, 象征富贵也就 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 样贪慕富贵呢?文中有 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师:作者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请判断下列诗句用了正衬和反衬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3、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5、“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作者写菊和牡丹,一是对莲的衬托,在反复的衬托中既突出莲的品格,又表达了自己在污浊尘世间保持高洁品行的情 怀;学生带 着对莲的赞美之情读课文。四、(忆莲)背课文投影莲花的图片,放古典音乐,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教师提示:找有关爱的词语,如可爱、独爱、甚爱、莲之爱、菊之爱、牡丹之爱,把整篇文章连起来,便于背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