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及副伤寒.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948881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及副伤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伤寒及副伤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伤寒及副伤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伤寒及副伤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伤寒及副伤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伤寒及副伤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及副伤寒.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伤寒及副伤寒(Typhoid ever and Paratyphoid Fever)概述(Introduction)定义(definition) 中医学中,伤寒顾名思义指为寒所伤所导致的一系列症侯群,包括了西医学一系列有畏寒发热症状的疾病。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疾病-伤寒(typhoid fever)及副伤寒,发热虽然是其临床特点之一,但是指由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s typhi)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系列急性肠道传染病。历史(history) 伤寒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现考证可能属“伤寒论”中缓脉型伤寒。西医学的发展扎根于实证主义,其发展具有较好的续贯性。 165

2、9年,英国内科医生 Thomas Willis首先描述具有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少数病例可并发肠出血和肠穿孔等临床特征的疾病,称之为typhoid fever。1873 英国内科医生William Budd阐明了伤寒的发病本质,认识到它的传染性,基本病理变化是小肠淋巴组织的增生、坏死,并提出一系列预防措施。病原学(Etiology) 1877年几乎同时由德国细菌学家Karl Joseph Eberth, 45, 和 Robert Koch从伤寒病人粪便中分离出一种短小、有鞭毛、能运动杆菌,1884年德国细菌学家 Georg T. A. Gaffky年进一步证实是

3、伤寒的致病菌。 美国微生物学家cartnern在患有伤寒小鼠粪便中分离出鼠伤寒杆菌。1885年美国病理学家及兽医Daniel E. Salmon d.在美国猪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杆菌,由于他的贡献大,1913学术界规定将所有可运动的、有鞭毛、相似生物学结构和血清型反应肠杆菌( enterobacteria ),命名为沙门菌。沙门菌属是革兰氏阴性的短杆菌,按照O抗原(菌体抗原)的成分可分50个群,按照H抗原(鞭毛抗原)成分进行血清学分型,目前有2000以上血清型。对人类致病的有6个群及其代表菌属。可通过食物污染导致对人类和热血动物发生胃肠炎、肠热症、败血症等。 胃肠炎:甲型副伤寒杆菌-副伤寒丙

4、(其他沙门菌) 肠热症:伤寒杆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伤寒、副伤寒甲、乙、丙 败血症:副伤寒杆菌C(脓毒血症,迁徙性脓肿)(肺炎型:鼠伤寒沙门菌等)形态学(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伤寒杆菌属沙门氏菌D群,革兰氏阴性的短杆菌。长2-3微米,宽0.6微米,菌体周围有鞭毛,无夹膜,能运动在普通培养基上容易生长,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上更容易生长(了解)抗原构造(antigenic characteristics)菌体抗原“O”,H抗原对辅助诊断有意义,含有Vi抗原的菌株在体内有抗吞噬和抗溶菌作用,Vi抗原抗体检测有助于伤寒慢性带菌者进行调查,对之可进行噬菌体分型,用于

5、了解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生存能力: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抵抗力很强,耐低温,在水面中可存活1-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2月,在牛奶、肉类、蛋类中可生存数月,对阳光、热、干燥、及酸敏感,阳光直射数小时死亡,60度水中10余分钟或煮沸可灭菌。流行病学(Epidemioligy)1.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菌随粪便排出体外,也可经小便排出体外,患者自潜伏期末就可以从粪便中排菌,在病程3-4周时传染性最强,仍有半数病人在进入恢复期2周内排菌,持续排菌3个月以上,我们称之为慢性带菌者,2-5%的病人成为慢性带菌者,(typhoid marry举例说明)慢性带菌者是伤寒散发流行的重要传染源2.传播

6、途径 粪口途径,病菌从大小便中排出后,可以经过污染的手、餐具、饮料、食物、苍蝇及蟑螂传播。日常生活接触可引起散发流行,暴发流行往往是水源受污染的结果。3.易感人群 儿童及青壮年发病较多,老年人少见。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2%的病人可再次得病。流行特征 地区:温带和热带居多。季节:夏秋季,卫生条件差的温带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发病机理及病理生理 伤寒杆菌随饮食入胃,大部分被胃酸杀灭,残存的细菌进入小肠,肠道内呈碱性,其中有胆汁和营养物质,有利于细菌的生存、繁殖。细菌在小肠上段侵入粘膜上皮细胞,或侵入粘膜下层被巨噬细胞吞噬,在细胞内繁殖,并经淋巴管入小肠肠壁的集合淋巴结、孤立淋巴结、及肠系膜淋巴

7、结等处继续繁殖,并导致肠道淋巴组织T细胞致敏,淋巴组织增生。后经门静脉或胸导管入血,24-72小时形成初次菌血症,此阶段患者不出现症状,如果机体免疫力较强,可将细菌杀灭而不发病。如果机体免疫力差,细菌随血流进入全身各脏器,如肝脏、脾脏、胆囊、骨髓、及淋巴组织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继续大量繁殖。在胆囊内细菌繁殖比较旺盛,第2、3病周,大量细菌经胆汁排入肠道,致敏的肠道淋巴组织发生剧烈的IV型变态反应,淋巴组织发生坏死,坏死组织脱落后形成肠壁溃疡。在次期菌血症以前的时期我们称之为伤寒潜伏期。3-35天,平均10-14天。在潜伏期末,细菌再次侵入血流,形成次期菌血症,病人开始出现症状,进入.临床表现(

8、clinical manisfestations)初期:缓慢起病,体温阶梯上升,可有全身不适,酸痛,乏力,5-7天体温达到39-40度。如为预防接种者或小儿,可有不典型轻型伤寒。很少出现极期症状。1-2周痊愈。极期:2、3病周出现了典型伤寒临床表现。持续高热,10-14天,稽留热,39-40左右,少数有弛张热。原因:内毒素血症;菌体同抗体结合,激活补体引起炎症反应;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源;相对缓脉和重脉:多数可见相对缓脉,少数见重脉,正常人体,体温升高1度,脉搏每分钟加快15-20次,(附以体温表单),例如患者体温40度,脉搏仅仅90-100次,称为相对缓脉,内毒素导致副交感

9、神经所致。触疹挠动脉,每一脉搏感觉有两次搏动,称为重脉,由内毒素作用于末梢血管导致扩张所致。3.内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表情淡漠、重听、反应迟钝、精神错乱、昏迷,有时出现脑膜刺激症。玫瑰疹 内毒素作用于末梢血管,引起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在6-10病日,在躯干部位,胸部、背部、腹部出现2-4mm直径的淡红色充血性皮疹,压之可退色,数目不超过10个,原因不明。一般在3-5天自行消退。肝脾肿大,第一病周末,肋缘下可触及肿大的肝脾,1-2cm之内。质地软,有轻微压痛。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所致,伤寒小结形成。灶性坏死,单核吞噬细胞增生,肝细胞浊肿,脂肪变性。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其他:肠道粘膜的

10、溃疡病变可导致腹痛、腹泻。电解质紊乱、中毒性肠麻痹可导致便秘、腹胀、右下腹压痛等。白细胞减少,少于5000/dl,嗜酸细胞减少或消失,贫血常见,乃单核吞噬细胞增生而其它造血细胞系受抑制结果。缓解期:第四病周,体温呈弛张热,逐渐下降,病情开始好转,患者消瘦虚弱,同时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恢复期:此后随着人体抵抗力的增强,在4、5病周,细菌被消灭,或长期隐藏在体内,特别是胆囊,成为慢性带菌者。体温正常,症状逐渐消失,组织逐步修复。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不典型伤寒:轻型 免疫接种有部分免疫力者及儿童。1-2周可愈顿挫型 儿童及有部分免疫力成人。迁延型 血吸虫病或伴有其他慢性病或免疫功能不全的病人,病程可

11、迁延数月。症状轻。发热持久,但其他症状轻。逍遥型 病情轻微,可坚持工作,但常突发肠出血及肠穿孔。爆发型 急剧高热,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中毒症状重,谵妄、昏迷,中毒性心肌炎、循环衰竭、血压下降休克。见于感染严重及免疫力极差的病人。儿童伤寒特点:常发生轻型和顿挫型,呕吐腹泻多见,肝脾肿大突出,并发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较多。婴儿伤寒起病急,重症多,高热、惊厥、腹账、腹泻、呕吐,白细胞计数降低不明显。老年人伤寒特点:体温多不高,临床表现不典型,神经系心血管系统中毒症状重,易并发支气管炎和心功能不全,恢复慢,病死率高。再燃和复发 部分患者进入恢复期前,体温尚未降至正常时,又重新上升,称为再燃。可能同菌血

12、症尚未完全控制有关。再燃时症状随之加剧。有的病人在退热1-3周后临床症状再现,称为复发,原因是病灶内的细菌尚未完全消灭,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伤寒杆菌再度繁殖,并再次侵入血流,多见于抗生素疗程过短的患者,少数病人可有两次以上的复发。复发症状一般较轻,病程短,并发症与合并症较少。并发症(complication)肠出血 肠壁的溃疡侵蚀血管导致多少不等的出血,出血少可见大便潜血阳性。出血量大则可出现黑便或紫红色血便,表现为体温骤降低后回升,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多发生于2-3周,腹泻的病人容易发生。肠穿孔 肠壁的溃疡侵蚀浆膜层,则导致肠穿孔,穿孔部位多在回肠末端。病人突然出现右下腹部剧烈疼痛,伴有恶心

13、、呕吐、及休克症状,不久又出现高热、腹胀、腹膜刺激症,肝浊音界消失,X线检测可见腹腔内游离气体,白细胞总数升高,往往由饮食不当,滥用泻药、排便用力,高压灌肠,钡餐检查或肠胀气等,多发生于第2、3病周,发生率1-4%。伤寒肝炎 肝脏对伤寒杆菌及其代谢产物产生非特异性反应,肝肿大发生率10-50%,ALT异常50-90%,黄疸1-3%,肝功能异常同肝肿大程度无关,预后良好,个别可发生肝性脑病和全身出血。心肌炎 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S-T、T波改变。支气管炎咳嗽咳痰,X线有肺炎表现。肾炎蛋白尿发生率40%,内毒素及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肾小球肾炎。溶血尿毒综合症,以急性溶血、贫血、血红蛋白尿、急性肾功

14、能衰竭为临床表现,血小板数目减少,血中有破碎的红细胞。预后很差。其它还有胆囊炎、脑膜炎、骨髓炎等较少见。诊 断(Diagnosis)一、临床诊断:以下情况可考虑伤寒:持续发热5天以上、体温阶梯上升呈稽留热、相对缓脉、伤寒面容(表情淡漠)、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持续发热5天以上,白细胞减少并有嗜酸细胞减少甚至消失的病人,要注意流行病学资料,季节、地区、卫生条件、病史、接触史等情况有助于诊断。二、实验诊断1.细菌培养血培养: 第一周,阳性率达80%以上,以后逐渐降低,如已经开始应用抗生素,则采用血凝块培养,采用含胆盐的培养基培养。 粪培养: 第3病周阳性率最高,60-70%,新鲜粪便。 尿

15、培养: 后期较高。 骨髓培养:单核吞噬细胞摄取细菌较多,出现早,持续时间长,不论病程早晚阳性率都较高,因此疑诊断病人都应该进行骨髓培养。2.伤寒血清凝集试验(重点) 18世纪末法国内科医生Fernand Wida提出了一种凝集血清检验反应诊断伤寒( agglutination reaction )肥达反应:第一周末出现阳性反应,抗体效价逐渐递升,阳性率70-90%,10-20%的假阳性。接种过伤寒疫苗可以出现假阳性,应用抗生素后可出现假阴性。化验单:O:伤寒杆菌菌体抗原抗体 H:伤寒杆菌鞭毛抗原抗体 A:副伤寒甲鞭毛抗原抗体 B:副伤寒乙鞭毛抗原抗体 C:副伤寒丙鞭毛抗原抗体诊断价值:1):肥达反应阴性不能排除伤寒2):双份血清抗体效价递增4倍,可确诊。3):由于O抗原抗体检测在伤寒副伤寒中有交叉反应,因此依靠鞭毛抗原抗体可进行鉴别。4):单份血清抗体效价O1:80,H、A、B、C:160,有诊断价值。 3.其他免疫学检查:对流免疫电泳(CIE)阳性率:44-96%间接血凝试验(IHA)98.3%炭凝集试验100%,假阳性率15%乳胶凝集试验(LAT)90.4%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