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美术欣赏提高教学质量.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9487396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重美术欣赏提高教学质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注重美术欣赏提高教学质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注重美术欣赏提高教学质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注重美术欣赏提高教学质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注重美术欣赏提高教学质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注重美术欣赏提高教学质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重美术欣赏提高教学质量.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重美术欣赏 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曹家湾镇红星明德小学 曹文活【内容摘要】:当前落实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美术课越来越多的受到学生的亲睐。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已不单是教会画画就行了,更应该有质的体现,所以美术教学需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运用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运用于美术教学中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

2、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的课堂氛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重点发掘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目的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小学美术 趣味 教学法 一、 张扬学生的审美个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也不例外。张扬学生的审美个性,就是激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作品,而且有自己的审美观点。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学识和情感个性,都会出现不同的审美观点和不同的审美意味。所以美术课的教学中,教师不要事先就给出某一审美材料,并规定统一的

3、评价标准,而是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不同角度的审美感受,激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去观察同一件艺术作品,让不同角度观察的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这样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不受任何因素的限制。例如:我在教学欣赏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的代表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课时,仅仅向学生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他们自己观察这幅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且在要求他们看画的同时思考问题:这幅画画的主题是什么?你想怎么画?画中的色彩、用笔各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汇报:“看看谁能把自己获得的信息告诉大家?”这时,学生们都举起了自己的小手,纷纷说出自己

4、的感受,学生甲说:“我看到了这幅画的构图上的沙滩以及河湾转折,这幅画的宏伟及深远的张力;”学生乙说:“我看到了这幅画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丙学生则说:“我看到了这幅画给人以惆怅、孤独、无助之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最后我来小结:“这是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在19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油画中的杰作。这是画家亲眼目睹的情景,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列宾决定把这一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画出来,狭长的画幅展现了这群纤夫的队伍,阳光酷烈,沙滩荒芜,穿着破烂衣衫的纤夫拉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向前行进。纤夫共11人,分为三组,每个形象都来自于写生,他们的年龄、性格、经历、体力、精神气质各不相同,画

5、家对此都予以充分体现,统一在主题之中。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色描绘头上的天空,使气氛显得惨淡,加强了全画的悲剧性。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所描绘的焦黄的河岸、空蒙的天空、只显露一点蓝色的河水,以及那几个迈着沉重脚步、挣扎在生存边缘的纤夫,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美术想象。”我的描述,启发了学生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和审美意识。二、张扬学生的自我体验,激发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张扬学生的自我体验,就是激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活动,对绘画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工艺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不要求学生一定要依照范画样本制作,都是让

6、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灵活多样。在教学水彩画、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激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我还让学生多写生,多观察,多总结,上写生课时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大自然事物的形态特征,把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中,在真实的事物面前观察表现比对着

7、范画临画要形象生动得多,这样学生对形象的掌握也会更快而且准确。在图案创作方面,通过录像、图片、标本、实物等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激励学生自己从不同角度去总结概括事物的造型特点,获取自己喜欢的素材,最后他们所创作出来的图案造型比我形象中的效果要好得多,造型丰富、生动。 三、激励学生的艺术表现,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由此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就可以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不得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

8、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如果给定的条条框框太多就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作品就很可能存在千篇一律,就会缺乏个性与活力。因此,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所以教师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讲时应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闪光点,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他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既教书又育人,

9、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把他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充分表现出来。如我在引导学生以“家乡美”为主题创作一幅作品时,我在课前先布置他们对家乡的美景走一走,看一看,找到自己认为最能代表家乡的美的风景区。上课时我先讲了一点风景装饰画的基础知识,然后提问:“同学们把你们选择的风景区告诉大家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好吗?”课堂气氛活跃了,有的认为热闹的市场能体现家乡的繁荣景象美;有的说宁静的小街美;有的说幽静的村前小园美;有的认为田野的春天大遍庄稼绿油油是生命的美,秋天硕果累累是丰收的美,白雪皑皑的冬天同样美。这时我对同学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激励他们把自己的独特感受用画笔一一的表现出来,结果,他们的作业没有连篇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较充分的体现了家乡多角度、多方位的美。展示了各自的家乡独特风貌。由此可见,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运用激励教学的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热情。 参考文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科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