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9485415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 六 )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位置的表示方法,正确描述某点的“坐标”。 2、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计算分数乘、除法(简单的能够口算),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4、让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通过介召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5、让学生初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6、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

2、问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的选用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资源分析教材基本结构内容体系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援,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是重点教学内容。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减淡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

3、,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方面,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已有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减淡的问题;另一方面,安排数学广角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 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

4、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活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计算分数乘、除法(简单的能够口算),使学生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让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通过介召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3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

5、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的选用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4、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1、这些学生当中,少数学生对数学课学习兴趣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有两名学生平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较好。一名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也不能保持最基本的纪律,在课堂上不止自己不能专心,还影响周围的同学。2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有待于培养。四、教学方法设计1、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鼓励学生自主

6、探究、合作交流。2、 注意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3、 从实际情境出发,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4、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5、 让学生学会学习。6、 我要正视差异。7、 落实完全的自主学习。8、 关注评价。9、 落实“因材施教”。五、教学评价(一)评价内容:课程方面:各学科均衡发展水平;校本课程开发和课外活动的开展情况。教师方面:专业发展水平;备、讲、批、辅、研。教学方面:单元目标教学达成情况;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与建议。学生方面:学业水平;能力水平;情感、态度与学科素养;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二)评价类型:评价的依据是课程标准。评价包括水平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两种:过程性评价是指教师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学习情况的评价。(三)评价方式评价的方式有:统测、抽测、面试、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课后访谈等。六、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