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9484869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征》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征》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征》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征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朗读全诗。2、指名背诵并解释全诗。二、明确教学目标。三、品诗、品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指名读开头两句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师:这两句是全诗的总起,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红军徒步长征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每天跟敌人,跟饥饿、疲劳、伤病,跟自然界的困难作生死的搏斗。这中间的艰难险阻是可想而知的,但红军战士对这一切的回答是什么?你从这里感受到什么?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自由朗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根据下面的提示,在四人小组里练说

2、:第一步先找出的是那一句。第二步说说从这句诗中看出红军遇到了什么困难。第三步说说红军是如何对待困难的。3、学生交流后,汇报。4、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吗?5、想象诗句所展示的画面,体会“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词语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1)轻声读中间四句诗,想象一下红军过五岭、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观看录象)(2)交流。(3)讨论“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这四个词语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6、红军长征途中征服了万水千山,作者为何只选择五岭、乌蒙、金沙江和大渡河来写?7、齐读最后两句。师:毛泽东用“更喜”来形容什么?这突出了红军的什么精神?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五、背诵全诗。六、欣赏歌曲长征。七、总结。伟大的长征虽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但红军的英雄形象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八、扩展阅读。推荐毛泽东的另一首歌颂长征的词忆秦娥. 娄山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