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6、寓言二则第 1 课时教[3].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9484705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 6、寓言二则第 1 课时教[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题 6、寓言二则第 1 课时教[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题 6、寓言二则第 1 课时教[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题 6、寓言二则第 1 课时教[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 6、寓言二则第 1 课时教[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 6、寓言二则第 1 课时教[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6、寓言二则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会写1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其中一则寓言;在理解寓言的基础上,感悟寓言中蕴含的道理。2过程与方法: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朗读、感悟、品读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明白爱听奉承话就会上当受骗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做人不能自欺欺人,要客观地看待事情。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其中一则寓言。教学难点感悟寓言中蕴含的道理。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教师、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题激趣1、多媒体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动画,教师富有感情地讲述故事。2、听了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问题。3、梳理学生提出的问

2、题。4、板书课题,读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不通、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喜欢的地方要带上自己的感情读,读准字音。学生互读生字、正音。指导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读音。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研读重点,探究感悟狐狸怎样把乌鸦的肉骗走了? 画出狐狸说的话。指名读“狐狸”说的三次话。讨论:狐狸这样说能得到乌鸦口中的肉吗?研读三次对话。第一次:“亲爱的乌鸦,你好啊!”、怎样读狐狸的话?找出书上的提示。乌鸦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不做声?它可能怎样想?读句子,读出狐狸尊敬而又假惺惺的语气,读出狐狸“馋得直流口水”的味道。第二次:“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小声读这句话

3、,想想乌鸦的反应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你是怎么看出乌鸦有点动心了?第三次:“啊,亲爱的乌鸦片 您唱几句吧!”指导读这几句话,狐狸为什么这样说?此时,乌鸦的反应怎样?有表情地朗读相关句子。为什么狐狸能骗走乌鸦的肉?学习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四、指导学生书写生字1、自由练写。2、展示、评价。五、课堂小结学习这个寓言故事后,你有什么收获?个性见解: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课题 6、寓言二则第 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会写1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其中一则寓言;在理解寓言的基础上,感悟寓言中蕴含的道理。2过程与方法: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朗读、感悟、品读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3情感

4、与态度:让学生明白爱听奉承话就会上当受骗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做人不能自欺欺人,要客观地看待事情。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其中一则寓言。教学难点感悟寓言中蕴含的道理。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教师、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狐狸很狡猾,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有关狐狸的故事,看看这里的狐狸又是怎样的呢?2、板书课题、读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不通、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喜欢的地方要带上自己的感情读,读准字音。学生互读生字、正音。指导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读音。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研读重点,探究感悟1、分小组讨论: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认真朗读、品味。 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边辨析边指导朗读。3、小结讨论结果。 4、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四拓展训练1、讨论:学习了这两则寓言后,你有什么收获或想法? 2、续编故事 。(三者任选其一) 以“狐狸叼起肉,钻进洞里去了”为开头续编故事。 以“乌鸦再次见到狐狸”为题编故事。 编自己创作的关于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指名练说。五指导书写生字1、学生自由练写生字。2、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析。个性见解: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