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的形成内因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9483301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胆管癌的形成内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胆管癌的形成内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胆管癌的形成内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胆管癌的形成内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胆管癌的形成内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胆管癌的形成内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管癌的形成内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胆管癌的形成内因张宗甫在发明胆管癌五行致癌学说后,通过对 7000 余例胆管癌 进行了九卷八脉辩证、肺腑五行推演和临床追踪调研,把导致胆管癌 产生的内因,归结为三种:情志失调、阴阳失衡、脏腑失司;一、情志失调:(一)情志失调概念:五行失衡致情志失调:由于五行失衡,很 多人的心理性格脾气就会产生变异如暴怒,发狂,压抑症,言 行举止异常,过喜过悲等,从而产生各种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 如口角、是非、争吵、暴力犯罪等;(二)情志失调与胆管癌1. 喜:伤火伤心,为血瘀型胆管癌的常见致病外因;2. 怒:伤木伤肝,为气滞型胆管癌的常见致病外因;3. 思:伤土伤脾,为食伤型胆管癌的常见致病外因;4. 悲:伤金

2、伤肺、为痰结型胆管癌的常见致病外因;5. 恐:伤水伤肾,为湿聚型胆管癌的常见致病外因;二、阴阳失衡(一) 阴阳失衡危害1.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根本,阴阳失衡既是致病的源泉,也是 致瘤的根本原因。如果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 就会出现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变化。2. 阴阳失衡又是臓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运动失常的概括。由于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也必须通 过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阴 阳失衡又是胆管癌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据。3. 阴阳失衡致瘤的基本表现为

3、经络阻塞淤滞,从而影响了五 脏六腑的正常生化能量循环,产生偏盛偏弱的反应,同时 病气的变化由毛皮肉血脉经络脏腑骨髓 依次深入加强加重。(二) 阴阳失衡分类及其与胆管癌的发病关系1. 阴阳偏盛: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为气滞 型、血瘀型胆管癌的常见致病内因;2. 阴盛则寒:是指阴邪致病,导致机体机能障碍,体内阴气 绝对亢盛的病理变化。阴胜多由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 冷,寒湿中阻,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阴盛为湿聚型、食伤型胆管癌的常见致病内因;3. 阳盛则热:阳邪致病,导致机体机能亢奋,体内阳气绝对 亢盛的病理变化。多见机体的机能活动亢奋、代谢亢进, 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

4、阳盛为毒踞型胆 管癌的常见致病内因;4. 阴阳偏衰: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阳虚则 外寒,阴虚则内热。”正所谓”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阴阳偏衰为正虚型、毒踞型胆管癌的常见致病内因;5. 阴虚则热:就是指体内的阴液不足,滋养、濡润作用明显 不足的病理状态。多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耗 伤阴液所致。现代人多阴虚。具体表现为:五心烦热、骨 蒸潮热、面红升火、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 脉细数无力等。阴虚为气滞型、痰结型胆管癌的常见致病内因;6. 阳虚则寒:是指体内阳气不足,温煦、推动作用明显衰退的病理状态。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过劳,过度受寒 药物过量、久病失养、饮食不当等

5、损伤阳气所致。虽也可 见到面色觥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等寒象,但还有喜 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表现。阳虚为正虚型、痰结型胆管癌的常见致病内因;三、脏腑失司(一) 脏腑概念:脏腑是化生气血,通调经络,濡养皮肉筋骨, 主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人体的脏腑分为脏与腑二大 类。心、肺、脾、肝、肾,称作五脏;胆、胃、大肠、小肠、 膀胱、三焦,称作六腑。(二) 脏腑功能:脏以化生和贮藏精气为一般功能;腑以腐熟水 谷、传化糟粕、排泄水液为一般功能。(三)常见的脏腑失司与胆管癌的发病关系1. 脾胃运化失司:1)所谓运化,是指人体把水分和食物消化分解吸收,并把 吸收后的各种养分和水分运达身体的每个角落

6、,然后回 收身体各处的代谢产物,最后经过处理排出体外的整个 过程。2) 五行伤金损土,可致肠胃运化失司,为食伤型胆管癌的 常见致病内因;患者经常腹痛,然后伴随着时而腹泻, 时而又便秘,日积月累,即可使胆管癌转移至肠胃;3) 五行伤水,可致肾运化失司,为湿聚型胆管癌的常见致 病内因;肾脏不能及时收集处理排出体内代谢产物,日 积月累,即可使胆管癌转移至肾、输尿管、膀胱等部位;2. 三焦气化失司1) 三焦气化功能:三焦是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通道,也是 精气、血、津液生化之所,五脏通过三焦气化联系在一 起。2) 五行伤木伤火,可致上焦心肺气化失司;此为气滞型、 痰结型胆管癌的主要致病内因;3) 五行伤土

7、可致中焦脾胃气化失司;此为食伤型、血瘀型 胆管癌的主要致病内因;4) 五行伤木伤水,可致下焦肝肾中气化失司;此为毒踞型、 湿聚型、气滞型胆管癌的主要致病内因;5) 任何一个脏腑气化功能出现异常,都可最终导致三焦整 体气化失司,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通道不畅,从而内生 风、火、湿、热诸邪及痰、淤、浊毒等病理产物。这种 失常的气化状态因而成为各种胆管癌的发病根源,胆管癌的存在又进一步加重三焦气化失司,促进机体衰;3. 疏泄失司:肝司疏泄,五行伤木,可致肝疏泄失司,从而引起肝气郁结,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此为血瘀型、气滞型胆管癌的主要致病内因,并可促使胆管癌转移至肝 胆,形成肝胆肿瘤;4. 气化、开合

8、失司:五行伤水,可致膀胱气化、开合失司,日积月累导致湿聚型、毒踞型胆管癌的发生,并可促使胆 管癌转移至肾、输尿管、膀胱等部位;5. 藏统失司:肝藏血,脾统血,对血行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如果五行伤木伤土,就会导致肝脾藏统肝不藏血,脾不统血,日积月累导致血瘀型胆管癌的发生,并可促使胆管癌 转移至卵巢、子宫等部位;6. 清肃失司:五行伤金,可致阴虚肺燥,从而导致肺脏清肃失司,日积月累导致气滞型胆管癌的发生,并可促使胆管 癌转移至肺、支气管等部位;7. 传导失司:五行伤金,可致大肠的传导失司,湿热、寒湿与大肠之气血相博,气滞血瘀可致下痢赤白粘冻、里急后重;日积月累导致食伤型、毒踞型胆管癌的发生,并可促使胆管癌转移至大肠、胃肠等部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