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管理作业.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9483108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展管理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会展管理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会展管理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会展管理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会展管理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展管理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展管理作业.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展管理作业10级旅游管理(2)班 茹秀荣 2013年5月会展,会展经济,会展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会展是指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览展销活动、大型会议、体育竞技运动、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会议和展览,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而会展管理者要进行会展管理活动,要具有基本的艺术与文化素养,有较强的创意、策划、组织、管理与协作能力,既掌握会展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时又具有现代管理知识,能对会展活动进行设计、策划与管理。通过各类会展活动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和促进会展业的发展,因此它们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

2、互制约的关系。 欢庆的锣鼓 春天的旋律酒泉社火社火,俗称秧歌,是西北地区特有的风俗节日,是每年人们为庆祝元宵节而举行的以舞狮舞龙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迎春祈福,歌舞祭祀,社火在酒泉历史悠久。作为从人民大众中走出来的民俗文化艺术,社火在酒泉这块大地上越闹越红火,并不断推陈出新。今天,社火已成为酒泉人在春节期间享受的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人们通过社火来营造欢乐、喜庆、热闹的气氛,也通过社火展示魅力无穷的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民间传统表演艺术,社火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地域、民俗的不同,各地的社火各具浓郁的地方特色。酒泉流传的社火有狮舞、地蹦子、铁芯子、太平鼓、龙舞、旱船、高跷、跑驴等,其中狮舞

3、分文、武两种。文狮着重表演狮子滚绣球和登高的动作、神态;武狮主要表现狮子翻云梯、上桌子、翻跟头等,基本动作有举、扑、跳、跑、翻、滚等。作为民间自发的活动,社火尽情地表现出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社火中的人物都有一定的寓意,也体现了人民群众的许多愿望和祝福。许多民间社火表演,都以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善男孝女为表现对象,彩绘出各种脸谱,这样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脸谱艺术。社火中出现的脸谱忠实、夸张、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情感。在长期的发展中,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心理需求的不断变化,一些难度高、观赏性强的社火有的已经失传了,有的濒临失传。为了抢救保护这些民俗文化,酒泉社火“地蹦子”等现在已被列为省级非

4、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了。在传承保护民间文化上,关键是要赋予民俗文化一些新的时代精神,真正做到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在漫长的发展路上,社火文化应该为每一个酒泉人所传承,因为它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兰州市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会展能够为举办地区和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许多会展发达的地区和城市,会展已经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会展业因为具有强大的产业联动效应而受到普遍重视。兰州会展业起步晚,相对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兰州会展业存在着产业形态不成熟、会展人才匮乏、缺乏品牌战略等诸多问题。 当前,甘肃大多数城市正在功能转型的关键时期,甘肃省必须充分重视会展业和会展经济的巨

5、大潜力,对会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发展对策和发展规划,这将对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甘肃省会城市的兰州,地处西北内陆,会展业正在起步,如何合理地整合资源,利用当地的特色办好会展,促进经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兰州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兰州最具代表性的展会是兰洽会,已经连续举办了18届。兰洽会对兰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2010年,随着甘肃国际会展中心的落成,兰州会展更是蓬勃发展起来,会展经济成为兰州乃至甘肃省经济的助推器和新亮点。但是兰州的会展业相对全国其他会展发达城市来说,起步晚,规模小,水平低,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行业规范和产业形态。

6、这种现状制约着兰州会展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兰州会展业发展的瓶颈问题。1.兰州会展业起步晚,发展缓慢最能代表兰州乃至整个甘肃省会展业发展水平的是兰洽会 。兰洽会从小到大,从杂乱到规范的发展历程是兰州会展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2 年的“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拉开了甘肃举办大型节会的大幕,这也是兰洽会的雏形,从此以后,会展业才开始在甘肃大地上发展起来。从1992年到1999年,经过多次更名,兰洽会的名称和性质终于确定为“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兰洽会也逐渐从不规范走向规范,从贸易为主走向以投资洽谈为主。第二阶段:从2000年到2009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兰洽

7、会得以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兰洽会的签约项目数量逐年增多,并且逐渐注重项目的质量,大会项目签约得到严格筛选,正式合同增多,意向性协议减少。第三阶段:2010年的第16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已经形成了届次化的品牌会展活动,并成为西部地区国际化和专业化的大型展会,成为甘肃省和兰州市扩大开放的窗口、桥梁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 纵观兰洽会的发展历程,其发展经历了从以销为主到以展为主,从商品交易到项目洽谈,从游击办展到落户大型场馆,从混乱到规范,从追求经济效益到注重品牌打造等变化过程。但这一发展过程与中国会展发达地区比起来显得太漫长。 2.兰州会展业在全国三大会展阶梯,五大会展产业带上处于末端目前从会展

8、产业发展的格局来看,全国形成了三大阶梯,五大产业带。第一阶梯,包括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会展发达城市。第二阶梯会展城市包括深圳、武汉、成都、重庆、天津、长春、哈尔滨、昆明、宁波、苏州、杭州、大连、青岛等。第三阶梯会展城市包括义乌、东莞、廊坊等。从会展产业带的城市分布来看,目前我国会展集中区域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深圳、厦门等经济发达地区,尤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会展城市最为活跃。基本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兰州市属于中西部会展城市带,处于第三阶梯和五大产业带的末端。 兰州地处西部内陆,跟大多数西部城市一样,兰州不是边城、不靠海、多山地,

9、经济发展落后,城市综合竞争力偏低,这使兰州市会展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低,落后与东部会展发达城市。3.兰州在西部城市中,会展产业优势不是很明显 目前,兰州会展业大有“四面楚歌”之困:南有昆明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西北有新疆乌洽会、西宁有青洽会、银川有宁洽会,东有会展大省陕西。新疆乌洽会2011年已经升级为中国-亚欧博览会,代表了边境城市会展业纷纷与国际接轨,抢尽地利之便,将展会做大做强的态势。而全国发达城市的老牌会展已经形成行业壁垒,兰州会展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西北几个省会城市的会展竞争中,兰州唯一可以与其比较的城市只有拉萨、西宁、银川等,然而西宁和银川这几年在打造特色会展、重视会展宣传和投入方面很引

10、人注目,兰州能不能在西北会展业中保持优势地位,真正成为西北会展经济带上的关键一环,必须引起兰州市相关部门的重视。二、兰州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兰州会展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明显的产业形态,会展行业内部存在着运作机制的缺陷。这一点从会展从业公司的性质、业务水平、数量、规模、主营业务中会展所占比例以及从业人员的数量、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稳定性等方面体现出来。在今年三月刚刚成立的“甘肃省会展业协会”会员名单中,公司名称中标明展示或展览性质的只有15家(包括展览装饰工程公司),加上没有入会的大概就是18家左右,而这些公司也大多是从其他非会展公司中分化重组或新成立的,有些是从广告策划或文化传媒公司转型的,

11、大多是以会展经营为辅,以广告或文化传播业务为主,会展经营经验不足。从会展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来看,专职的会展从业人员很少,受过正规会展教育的从业人员几乎没有,会展从业人员的稳定性低,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会展行业的规范化、规模化、物态化建设,使会展行业难以形成健全的运作机制和行业体制。 另外,兰州会展业多年来缺乏行业管理机构,缺乏行业规范和约束。会展企业分散经营,没有形成战略同盟或展会联盟,本来就经营能力较弱的会展公司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再加上恶性竞争,造成会展行业经营秩序混乱,难以促进地区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2.缺乏会展专业研究,缺乏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在会展业发达的地区,往往是产学研一体,产业发

12、展和产业研究同步,兰州会展起步晚、发展相对落后,有关的会展研究更是贫乏。在各个高校或科研院所中,专业的会展研究机构还是空白,一些关于兰州乃至甘肃的会展研究文章更是零零星星,微乎其微。专业的会展研究人员和专职会展教师严重缺乏。在兰高校也很少开设会展专业的,这两年有个别高职高专院校尝试性地开设了会展专业或会展方向,但由于兰州会展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不能很好地消化或者留住有限的受过会展专业教育的人员,导致会展毕业生外流。 企业不能或者不愿意下功夫留住会展人才,这导致一方面是会展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另一方面是会展人才的外流。一种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的智力支持,目前这种智力资源的缺乏也制

13、约着兰州会展业的快速发展。3.缺乏配套的会展服务会展是一种服务性行业,需要会展企业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观念。兰州会展业界对会展服务的认识还不到位,不能很好的吸引参展商或者令参展商满意。一个会展活动的成功举办需要相关行业的积极配合和联合服务,兰州市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协调各行业在会展活动中的服务等方面还有待于改进和提升。城市的相关服务设施也不能很好地为会展活动提供方便,如甘肃国际会展中心距离市区较远,没有相应的公交站名,也没有足够的公交线路,兰洽会期间,都是临时开通公交专线接送展商和观众,经中心工作人员多次建议也没有改观。4.会展题材风严重,没有形成品牌观念和品牌战略 品牌展会的优势就是能

14、尽量延长展会的寿命,推迟衰落期的到来,或者通过改革和品牌创新获得再生能力。如果一个展会一开始不注重树立品牌意识,便很难连续办展。一个展会如果浅尝辄止就会浪费题材,以后想重新开发这一题材的展会,将会非常空难。因此,在兰州会展界尚不能长远规划会展项目开发的当前,兰州市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当发挥政府的调节和规划职能,着眼于品牌展会的打造,有效地控制题材过热和题材浪费,在充分调查会展市场和相关行业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开发特色会展题材,并将其做强、做大、做长久。5.兰州市的场馆建设步伐相对滞后,场馆利用率偏低兰洽会在办了15届之后,于2010年才有了固定的场馆,场馆建设的滞后严重地制约了兰州会展业的发展。目前

15、兰州市有规模的展馆有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兰州体育馆展览中心、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国际博览中心等四个。而新落成的甘肃国际会展中心,拥有28208 平方米的展览面积,会议面积达到1350 平方米,库房面积有1200 平方米,是目前兰州市最大的专业展览场馆。甘肃国际会展中心的落成结束了多年来兰州市没有专业的大型展览场馆的历史。但是由于受明显的淡旺季影响,在会展淡季冬春两季,场馆基本都处于闲置状态,比起会展发达城市月月有展,日日有展的场馆利用程度来说,兰州会展场馆的利用率偏低。但在会展的旺季,场馆面积又显得不足,难以承办全国性的或者大型的国际性展会。场馆面积在旺季的不足和在淡季利用率的偏低也影响着兰州会展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