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食积的中医疗法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9480508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食积的中医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儿食积的中医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儿食积的中医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儿食积的中医疗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儿食积的中医疗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儿食积的中医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食积的中医疗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食积的中医疗法关键词:小儿食积小儿食积是由于喂养不当、暴饮暴食、过多的喂给生冷油腻之食 物,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职,不能正常腐熟水谷,停滞不化, 胃气不降,反而上逆而引起食物积滞、出现呕吐或泄泻的一种病症。 那么,中医如何治疗小儿食积呢?医古文黄帝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许叔微曰:“留而不去,其病为实。”有个美国的小娃子,来任之堂看病,他爸妈带他过来。这小娃子不到十岁,额头上却起青筋,胃口不好,没有小孩子应 有的朝气。他妈妈问,这是怎么回事?老师便反问她,你们小娃子在那边,是不是常吃生冷凉的东西啊?他妈妈说,对啊对啊,即使喝饮料,也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都 是冰水,每天都会喝。老

2、师摇摇头说,这还得了,霜雪容易残害弱苗,春天的庄稼最怕 倒春寒,正发育富有朝气的小娃子,最怕生冷寒凉。你看喝到额上都 没有红润之气,都长青筋了。这生冷的东西,不能再吃下去了。他妈妈无奈地说,没办法啊,在学校里想要喝水,也是从冰箱里 拿出来的。老师说,那你也要放热了再来喝。他妈妈又问,为何小娃子容易感冒,没胃口?老师说,这娃子脾胃吃伤了,所以容易招外邪,他里面脏腑元气 都不够,就不会分出阳气来固护肌表。再加上长期吃生冷,肠道里面 积滞必不下去。然后老师就给他开四君子汤合开胃三药(木香、山楂、鸡屎藤), 加上柴胡、黄芩、罗汉果。小娃子一吃完药后,他妈妈又带他回来复诊,说过几天就要回美 国了。老师问

3、,吃了药觉得怎么样?他妈妈说,以前都没见他吃那么多,现在吃完药后,胃口大开,饭量增加了。而且这药也不难喝,小孩子吃了后,还觉得挺舒服的。老师说,行,就这样吧,让他保持下去,身体就不碍事了。老师随后问大家,为何小孩病要调肝脾?为何古人常说,万病不治,必寻到脾胃中去,才有可治之机?为何这个病人容易招风感寒?为何他长期食纳差,胃口不开?我 们又该怎么调呢?水库2*库上雅軒丸注竝“都冲不也/ -一-。木库滋头动力乃內駐懐七4二:込當道河旄乃舒啄胖注、卞V氓强,胃舅畅,自虬气血J A/if:; .IE報不得亂Z/为何给小孩子开药,如果孩子不喜爱中药的味道,要加上点山楂 或罗汉果?原来小孩有个特殊的体质,

4、叫做“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有余 当疏泄,不足当培补。所以常用柴胡疏肝气,黄芩泻胆热,用四君子 汤直接补中土脾脏,使化源充足,这样正气存内,外邪就不容易干扰 了。这是扶其正以治本,俗话说,门内有君子,小人就待不住了。有 四君子汤护住内脏脾胃,邪风之气就不敢来干扰了。但病人长期吃生冷,肠道有积滞,没有化开的话,纳食就不香, 这时老师就用开胃三药,木香、山楂、鸡屎藤,把这些肠道中的食积 一化开,纳食就香喷喷的。所以整体的治疗思路就是用柴胡、黄芩、 四君子汤升肝脾,用开胃三药加罗汉果降胆胃。这样虚能够得补,食 积能够得化,病便得除。至于加上山楂或罗汉果,可以改善口味,也可以增加胃口。这点 也很重要,

5、平时很少喝中药的小娃子,为了让他第一印象对中医不排 斥,首先要考虑汤药的味道,因为你得让他喝得进去,治疗才能起作 用啊!而且这山楂还能够消积化滞。我们看那些泡过山楂水的杯子,原 本杯壁有污垢的,居然可以变得洁净起来。这表明,酸味的中药有一 定软坚散结、消积化滞的功效。小孩子如果有积滞,常加入山楂、鸡 屎藤,或乌梅、白芍、陈皮,可以帮肠道洗个澡。老师又说,你们回去想想,为何人体瘀浊会停留?仅仅通过疏通 血脉肠道,能不能够把瘀浊搬走呢?真正把瘀浊搬走,靠的还是内脏的动力,人体的正气,肝脾强大, 胆胃才不容易留浊。你们去自然中看看,河流水充足,河底就不容易沉淀垃圾,河流 水变少,动力不足,流速变缓,垃圾就冲不走,所以在治理上,是去 减垃圾,还是去加大水力呢?我们两手都要抓,强大内脏以增强气血源头动力,通降六腑以增 强身体排浊功能。这就是为何要脏腑同治的道理。参究提示1. 脾与胃相表里。2.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3. 人体体虚,瘀浊会停留,这叫因虚致瘀,元气推动力不够。这 种积滞不能单纯靠消积,要加强元气推动力。版权声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