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直流电机稳态分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9478453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直流电机稳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三章 直流电机稳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三章 直流电机稳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三章 直流电机稳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三章 直流电机稳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直流电机稳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直流电机稳态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 通 大 学 教 案 用 纸 第三章 直流电机(DC machine)的稳态分析3.1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结构一、基本工作原理直流电机的构成(1).定子:主磁极、换向磁极、机座、端盖、电刷装置;(2).转子:电枢铁心、电枢绕组、换向装置、风扇、转轴(3).气隙*注意:同步电机旋转磁极式;直流电机旋转电枢式。1.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实质上是一台装有换向装置的交流发电机;(1) 原理: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2) 特点:e=BLV;a、 电枢绕组中电动势是交流电动势b、 由于换向器的整流作用,电刷间输出电动势为直流(脉振)电动势c、 电枢电动势原动势;电磁转矩阻转矩(与T、n反向)2

2、.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实质上是一台装有换向装置的交流电动机;(1) 原理:带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并形成电磁转矩,推动转子转动起来(2) 特点:f=BiL a、 外加电压并非直接加于线圈,而是通过电刷和换向器再加到线圈b、 电枢导体中的电流随其所处磁极极性的改变方向,从而使电磁转矩的方向不变。c、 电枢电动势反电势(与I反向);电磁转矩驱动转矩(与n同向)*说明:直流电机是可逆的,它们实质上是具有换向装置的交流电机。3、脉动的减小电枢绕组由许多线圈串联组成 二、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1、 主磁极建立主磁场(N、S交替排列)a、 主极铁心磁路,由1.01.5mm厚钢板构成b、 励磁绕组电路

3、、由电磁线绕制2、 机座磁路的一部分(支承)框架,钢板焊接或铸刚3、 电枢铁心磁路,0.5mm厚硅钢片叠压而成(外圆冲槽)4、 电枢绕组电路。电磁线绕制(闭合回路,由电刷分成若干支路)5、 换向器换向片间相互绝缘(用云母或塑料)6、 电刷装置a、 电刷石墨或金属石墨b、 刷握、刷杆、连线(铜丝辨)7、 换向极改善换向,由铁心、绕组构成(放置于主极之间或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三、励磁方式1.定义:主磁极的激磁绕组所取得直流电源的方式;2.分类:以直流发电机为例 分为:他激式和自激式(包括并激式、串激式和复激式) 他激:激磁电流较稳定;并激:激磁电流随电枢端电压而变;串激:激磁电流随负载而变,由于激

4、磁电流大,激磁绕组的匝数少而导线截面积较大;复激:以并激绕组为主,以串激绕组为辅。*说明:为了减小体积,小型直流电机采用永磁式。二、 直流电机的型号和额定值(type and rated values)1.型号: Z 2-9 2 铁心长度代号 机座号 第二次改型设计 直流2.额定值额定功率:发电机PN:输出电功率;电动机PN:输出机械功率;额定电压:UN;额定电流:IN;额定值之间的关系:发电机:PN= UN IN;电动机:PN= UNINN。3.2 电枢绕组电枢绕组简介叠绕组单叠、复叠波绕组单波、复波混合绕组(又称蛙型绕组)一、电枢绕组的构成1、 元件组成绕组的基本单元2、 元件边上层元件边

5、,下层元件边3、 元件数S4、 换向片数K5、 槽数和虚槽数6、 槽内层嵌放的元件边数u二、单叠绕组单叠绕组的特点是相邻元件(线圈)相互叠压,合成节距与换向节距均为1,即:Y=Yk=1 单叠绕组的的特点: 1)同一主磁极下的元件串联成一条支路,主磁极数与支路数相同。 2)电刷数等于主磁极数,电刷位置应使感应电动势最大,电刷间电动势等于并联支路电动势。 3)电枢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三、单波绕组单波绕组的合成节距与换向节距相等。单波绕组的特点:1)同极下各元件串联起来组成一条支路,支路对数为1,与磁极对数无关;2)当元件的几何形状对称时,电刷在换向器表面上的位置对准主磁极中心线,支路电动势最大

6、;3)电刷数等于磁极数;4)电枢电动势等于支路感应电动势;5)电枢电流等于两条支路电流之和。四、 换向概述(一)、换向过程1.换向定义:从+ia到-ia的过程;2.换向周期:Tk,几毫秒;3.换向原因:电磁、机械、电化学和电热(二)、换向元件中的电动势主要分析电磁原因:换向过程中换向元件的电动势不为零。1.电抗电动势er 从+ia到-ia 方向:由楞次定律知,阻碍换向,与换向前相同;2.旋转电动势ek 物理中性线偏移几何中性线B0由于电枢反应影响e=BLv0 方向:对换向起阻碍作用,与换向前同,其大小与电机的转速及负载大小有关。(三)、改善换向的方法1.换向的不良后果:产生火花; 火花等级:2

7、.改善换向的方法装设换向磁极;增加换向回路的电阻;电刷移到气隙磁场的物理中性线附近。3.3 空载和负载时直流电机的直流电机的磁动势和磁场一、 空载时直流电机的气隙磁场1、 主磁通和漏磁通2、 气隙磁场波形图3、 特点:(1)I单独产生,即F单独产生;(2)平顶波(3)几何中性线B为零二、 负载时的电枢磁动势电枢电流I(一)交轴电枢磁动势1、 电刷放在几何中性线2、 电刷是电枢电流的分界线3、 磁动势分布波形为三角形4、 磁场波形马鞍形5、 电刷位于几何中心线上,F为交轴电枢磁动势6、 磁动势的计算(1) 电负荷(线负荷)A电枢表面单位长度上的安培导体数A=Z*I/*D式中:Z电枢绕组总导体数I

8、导体内的电流(即支路电流)D电枢直径(外径)(2) 距原点为+x及-x的闭合回路的磁动势(两个磁极即一对磁极)(3) 距原点x处每个气隙的磁动势(即每极磁动势)(4) 交轴电枢磁动势的最大值(距原点/2处,即几何中型线处)(二)直轴电枢磁动势 若电刷从几何中性线移过角,则可把电枢磁动势Fa分解成Fad和Fag 交轴磁动势Fag=A( /2b )(安/极) 直轴磁动势Fad=Ab (安/极)三、 电枢反应1.概述空载:气隙中磁场仅由主磁场的激磁磁动势产生(Ff=NfIf)负载:Ff+电枢磁动势电枢反应定义:电枢磁动势对激磁磁动势的作用使气隙中的磁场发生变化。2.主磁场:以主磁极的轴线对称分布 几

9、何中性线:两相邻主磁极的轴线对称分布,此处B=0; 物理中性线:B=0处的直线位置3.电枢磁场:总是以电刷相接触的换向片相连的导体为界交轴电枢反应磁场:与主磁场垂直4.电枢反应性质电刷在几何中性线时的电枢反应 性质:交轴电枢反应; 作用:使气隙磁场畸变;使气隙磁场削弱;电刷不在几何中性线时的电枢反应 双反应理论:,分直轴和交轴分别分析; 交轴:同; 直轴:根据电机性质不同,有去或助磁作用。34 直流电机的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距一、电枢绕组的感应电动势1 电枢绕组的感应电动势 一条支路的感应电动势(即根导体)2 的计算:(1) 一根导体产生的平均电动势(见P77图327) =lv 式中:Ba =

10、=l = =(2) 一条支路的电动势,即电枢电动势EaEa= =n=n 式中: 每极磁通量 n转速() Ea电枢电动势(V) Ce电动势常数当不计饱和时: 即式中: ; Caf运动电动势常数()二、直流电机的电磁转距1 直流电机的电磁转距全部电枢导体产生的电磁转矩2 Te的计算(1) 一根导体所受点电磁力 favia(2) 全部电枢导体产生的电磁转矩,即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Bav=Te=Zafav=Zaavlia = Zal Ia/ 2a 式中: 每极磁通量(Wb) ;电枢总电流(A) ; 电磁转矩(N*m); CT转矩常数() 当不计饱和时: 式中:(同运动电动势常数)三、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

11、机的电枢电动势和电磁转矩的比较: :电动势常数性质:电源电动势;与同向性质:反电动势;与方向相反:电磁转矩常数性质:制动转矩;与n 反向性质:驱动转矩;与n 同向3.5 直流电机的基本方程一、电动势平衡方程 式中:电枢回路总电阻;:正、负电刷电压降,一般为0.62伏; 发电机:取“+”;电动机:取“-”;忽略电刷压降,则*结论:发电机:;电动机:;即根据与U的大小判断直流电机的运行状态。二、直流电机的功率平衡方程以并激直流发电机为例 pCua+p0 p0=pmec+pFe P1 Pem P2 (机) 转子 定子 pCuf 发电机: 机械能电能电动机: 电能机械能电机效率:三、转矩平衡方程1.发电机:2.电动机:四、直流电机的可逆性改变电机的外界条件,可以改变其运行状态。 例:直流发电机由原动机拖动并入电网运行时,若去掉原动机,nEa当 EaU时,Ia反向,电动运行.3.6 直流发电机的运行特性1 空载特性指n=n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