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考试重点资料的总结.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9474800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考试重点资料的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考试重点资料的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考试重点资料的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考试重点资料的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考试重点资料的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考试重点资料的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考试重点资料的总结.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考试重点资料的总结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下面是xx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一语文考试重点资料的总结,希望对你们有帮助!高一语文考试重点资料的总结1【遗】1、遗留: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列子汤问愚公移山)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2、赠送,读(wi):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当】1、对着,面对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2

2、、应当: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孔雀东南飞)3、处于某个地方或时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诸葛亮出师表)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王羲之兰亭集序)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高一语文考试重点资料的总结2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通“悦”,高兴yu)2.使工以药淬火(通“焠”,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cu)3.日以尽矣(通“已”,已经)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通“凌”,凌辱)5.今日往而不

3、反者(通“返”)6.请辞决矣(通“诀”,诀别)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震”,震慑)8.设九宾(通“傧”,傧相bnxing,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n。)9.图穷而匕首见(通“现”)10.秦王还柱而走(通“环”,绕)1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通“捧”)12.卒起不意(通“猝”)二、文言实词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动词,亲近,接近)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3.可以解燕国之患(动词,解除,解救)4.人不敢与忤视(动词,有勇气做,敢于)5.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6.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动词,遭受)7.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8.乃骇而图之(动词,图谋,筹画)9

4、.拔剑,剑长,操其室(名词,剑鞘)10.非有诏不得上(名词,皇帝下的命令,诏书)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2.名词作动词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左右既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作动,穿朝服)(二)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2.形容词作动

5、词则秦未可亲也(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接近)3.形容词的意动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高一语文考试重点资料的总结3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分风、雅、颂三部分,其表现手法是赋、比、兴。2,“四书”是论语、中庸、大学、孟子的合称。3,“五经”是儒家经典的合称,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4,楚辞是战国末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的艺术形式创作出来的新体诗。屈原,名平,字原,代表作离骚是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其中名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5,春秋相传为孔子所编撰,后由鲁国史官左丘明为之作传,全名叫左氏春

6、秋传,简称左传。春秋记录了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27年的历史大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6,国语是第一部依照国别记叙各国史实的国别体史书;西汉编定的战国策是另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史书,共十二国策33篇。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皇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体例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鲁迅先生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8,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上比史记少了“世家”,共四个部分组成。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9,汉书作者班固(东汉),后汉书作者范晔(南宋),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10,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据水经作注,是我国第一部

7、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11,南朝徐陵编选的玉台新咏,共编选汉魏以来有关男女闺情769首,高中课文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便选自该集。12,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阐述文学理论的专著,是南朝人刘勰著成。13,资治通鉴由北宋时期司马光编撰,所记史事上起东周,下迄五代,共1362年,按年叙事,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钦赐书名。14,四库全书由清代永容、纪昀等编写,是清代官修的一部规模庞大的丛书。内容分经、史、子、集四部。15,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为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西游记(明吴承恩)、红楼梦(清曹雪芹)。16,贾谊,西汉时期杰

8、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贾长沙。高中课文所选篇目有过秦论。17,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初中学过他的出师表,是伐魏临行前呈递刘禅的奏章。杜甫的七律蜀相以他为题材,内容是“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8,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时期诗人,散文桃花源记是他的代表作。高中课文学过的诗歌有饮酒。19,“初唐四杰”是指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20,盛唐的山水田园诗人主要有王维、孟浩然;边塞派诗人主要有岑参、高适;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也是边塞诗人。2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的第二位伟大的

9、浪漫主义诗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名句。22,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人称杜工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分别是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23,韩愈,字退之,人称昌黎先生,唐朝古文运动倡导者。师说是第一篇关于教师问题的论说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等观点都具有深远意义。24、柳宗元,字子厚,人称柳柳州,又称柳河东,唐朝文学家。“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分别出自初中课文捕蛇者说和小石潭记。高中学过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以独特的寓言形式讽

10、喻时政,表达“顺应天性”的观点。25,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由他进一步完善成熟,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琵琶行是他贬谪江州司马后感伤身世的诗篇,千古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令人唏嘘。26,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诗人,他的阿房宫赋以秦朝的奢逸亡国为戒,发出警告“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选自绝句过华清宫。27,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他的政论性散文多有鲜明的政治态度,如伶官传序论述国家盛衰之理在于“人事”,其中名句有“祸患常积于忽

11、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8,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六国论以古讽今,指出“弊在赂秦”是六国破灭的关键原因,暗示北宋统治者的不当之举。29,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诗词文及书法绘画均有很高成就。散文石钟山记体现景、情、理的统一,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反问。词的艺术性更强,念奴娇赤壁怀古以雄奇的想象,烘托建功立业的古代英雄,寄托自我理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水调歌头寄情中秋明月,感叹世间“圆”“缺”,道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心曲。30,苏辙,字子由,与其父兄并称“三苏”。“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是黄

12、州快哉亭记中的哲理佳句,我们在高一学过此文。31,柳永,北宋时期婉约派词人,字耆卿,世称柳七、柳屯田。雨霖铃是其代表作,“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32,司马光,字君实,谥号文正。训俭示康是选入高二课文的作品,以“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表达个人对物质生活的态度,劝告子孙保持廉洁。“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更是从为人、治国角度强调奢靡的危害。33,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时期婉约派女词人。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流露寂寞孤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篇末点睛之笔。34,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爱国文人

1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将自己卧病在床壮志不改的衷心表达无遗。35,杨万里,南宋时期诗人,作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将当时西湖风光描摹得准确生动。36,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时期词人,风格多变。青玉案“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龙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初中还学过清平乐村居,描绘农家欢乐图,“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37,文天祥,字履善、宋瑞,南宋时期政

14、治家、文学家。指南录后序表达誓死南归、一心救国的忠义。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励志名言。38,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结构通常是四折加一个“楔子”。每“折”用固定的一种宫调决定音调高低,采用不同曲牌表现唱词内容。如正宫是宫调,滚绣球是曲牌。关汉卿,的戏剧(剧作)家,代表作窦娥冤是杰出的古典悲剧。他和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1958年田汉为纪念他编写的历史剧是关汉卿。40,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朝散文家,入选课文的散文项脊轩志借“百年老屋”兴废,怀念家人亲友,感情真挚。高一语文考试重点资料的总结4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勿”或“毋

15、”,不要。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4:鸡豚狗彘(zh)之畜,【无】失其时。【无】通“勿”或“毋”,不要。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古今异义1.【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义: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词。今义:指形单影只之人)2.【河】内【凶】。【河内】:黄河北岸的魏地,今河南济源一带【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1.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2.不行的,不吉祥的。)3.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古义:副词,更。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增加4.弃甲曳兵而【走】。【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5.【或】百步而后止。【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